介绍:
Linux 中的 ping 命令用于多种用途。 这些用途包括检查主机是否可访问、验证服务器是否启动并运行、检查您的 Internet 连接以及检查网络中的任何潜在延迟。 除了 Linux 中 ping 命令的基本用法外,还有几个标志和选项可用于 Ping 命令用于多种用途。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在 Linux Mint 20 中使用 Ping 命令的多个示例。但是,相同的命令应该适用于 Debian 10 和 Ubuntu 20.04
在 Linux Mint 20 中使用 PING 命令的示例:
在开始使用 Linux Mint 20 中的 ping 命令示例之前,我们希望通过以下方式向您介绍其帮助手册:
ping --help
运行此命令不仅会显示 ping 命令的语法,还会列出可以使用此命令的所有不同选项和标志,如下图所示。 您可以向下滚动此列表以查看所有标志和选项。
现在通过使用 ping 命令的帮助手册,我们创建了几个使用示例,如下所示:
示例 # 1:简单地尝试访问主机:
ping 命令最简单的用法是通过在 Ping 命令后指定其 URL 来尝试访问主机,如下所示:
ping google.com
在这里,您可以将 google.com 替换为您选择的任何其他主机。
执行此命令时,Ping 请求将每隔一秒发送到指定主机,如下图所示:
在任何时候,如果你想停止这个过程,你可以通过按“Ctrl+C”来完成。 当 Ping 进程终止时,您将能够看到它的摘要,其中包括发送的数据包数量、往返时间 (RTT) 等,如下图所示:
示例 # 2:在 Ping 主机时产生声音:
您还可以在 ping 所需主机时产生声音。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
ping –a google.com
在这里,“-a”标志用于在每个 ping 输出中产生音频/哔声/声音,而在视觉上,该输出看起来与示例 #1 相同。
示例#3:检查本地网络: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 ping 命令的帮助下检查您的本地网络:
ping localhost
通过运行此命令,您将能够找到 localhost 的 IP 地址,如下图所示:
示例#4:设置 Ping 数据包之间的特定时间间隔:
正如我们在示例 #1 中提到的,两个 ping 数据包之间的默认时间间隔是 1 秒。 但是,我们始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运行 Ping 命令来根据我们的要求更改此时间间隔:
ping –i 2 google.com
在这里,您可以将“2”替换为您希望在两个 ping 数据包之间保留的任何时间(以秒为单位)。 在我们的例子中,一个 ping 数据包将在前一个数据包之后 2 秒发送。 该命令的输出如下图所示:
示例 # 5:使用 Ping 请求淹没主机: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 ping 请求淹没所需的主机:
sudo ping –f google.com
要使用 ping 请求淹没主机,您将需要 root 用户权限。 但是,一旦您希望终止此过程,您可以通过按“Ctrl+C”来执行此操作,之后下图所示的输出将显示在您的终端上:
示例 # 6:更改 Ping 数据包的大小:
ping 数据包的默认大小为 56 字节。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根据您的要求选择增加或减少此大小:
ping –s 100 google.com
在这里,您可以将“100”替换为您希望用于 ping 数据包的任何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运行此命令后,我们新发送的 ping 数据包现在将具有 100 字节的大小,这可以通过下图中突出显示的大小来验证。 此外,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总大小,其中还包括标头的 28 个字节。
Example #7:限制 Ping 数据包的数量: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Ping 命令开始向指定主机发送无限数据包,您需要强制停止此过程。 但是,您也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来限制要发送的 ping 数据包的数量:
ping –c 3 google.com
在这里,您可以将“3”替换为您希望发送的任何数量的 ping 数据包。 发送指定数量的 ping 数据包后,该命令将自动终止。
从该命令的输出中,您可以轻松验证在这种情况下仅发送了三个 ping 数据包,如下图所示:
示例 # 8:设置一个时间,直到您想要发送 Ping 数据包:
除了限制 ping 数据包的数量,您还可以指定一个时间间隔,直到您希望以如下所示的方式继续发送 ping 数据包:
ping –w 10 google.com
在这里,您可以将“10”替换为您希望继续向指定主机发送 ping 数据包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一旦该时间到期,此过程将自动终止。
在我们的 example,Ping 命令在 10 秒后停止执行,如下图所示:
示例 # 9:仅获取 Ping 统计信息:
除了查看每个 ping 数据包的输出,您还可以选择通过运行 Ping 命令来查看整个过程的摘要,如下所示:
ping –c 5 –q google.com
在这里,我们有意使用了“-c”标志,以便我们可以指定我们想要获取其摘要的 ping 数据包的数量。 “-q”标志将用于显示摘要。
在我们的 example,发送的五个 ping 数据包的摘要如下图所示:
示例 # 10:在 Ping 输出中显示 IP 地址:
如果您希望显示发送 ping 数据包的位置的 IP 地址而不是主机名,可以按如下所示的方式使用 Ping 命令:
ping –n google.com
发送 ping 数据包的实体的 IP 地址在下图中突出显示:
示例 # 11:显示带有 Ping 输出的时间戳:
如果您还想根据系统时钟知道发送特定 ping 数据包的确切时间,则需要运行以下命令:
ping –D google.com
每个数据包的时间戳显示在与每个数据包相关的其他详细信息之前,如下图所示:
示例 # 12:使用 Ping 请求特定的 Internet 协议:
使用 Ping 命令,您还可以指定用于接收 IPv4 或 IPv6 地址的 Internet 协议,如下所示:
ping -4 google.com
在这里,如果您希望查看 IPv6 地址,可以将“-4”替换为“-6”。
此命令的输出如下图所示:
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与您分享了多个示例,这些示例演示了 ping 命令在 Linux Mint 20 中的用法。您还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标志来满足您选择的不同目的。 但是,本文已与您分享了 Ping 命令的所有基本用法。 您可以按照本教程非常有效地使用 Ping 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