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9 月,蘋果推出了包括 iPhone 13 在內的四款智慧型手機。對手的主張同樣高端,但截然不同。 Android 與 iOS 的巔峰對決是我們無法避免的。這就是我們的想法。
如果 iOS 生態系統不是很多樣化,那麼 Apple 提供的體驗也非常同質,並且受益於與其他 Apple 產品(Mac、AirPods、iPad、Apple TV)的良好整合。相反,您會發現 Android 上的種類非常繁多。但並非所有這些都是定性的和/或詳盡的。並非所有人都尊重Google的願景。介面的設計因一種覆蓋層而異。客製化工具不一定存在。而且可訪問性也有很大不同。
另請閱讀——Pixel 6 和 Pixel 6 Pro 入門:將引發爭論的設計
谷歌是當今唯一提供介面的品牌100%“純”Android。沒有添加。沒有刪除。必須說的是,該公司是唯一一家能夠存取 Android 某些部分的公司,允許該作業系統針對硬體進行最佳化,就像蘋果的 iOS 一樣。因此,Pixel 系列(以及先前的 Nexus)通常被認為是值得效仿的例子。
如果 Pixel 提供的體驗是 Android 生態系統中最好的體驗之一,那麼範圍顯然不夠明確。今年,Google希望透過兩款智慧型手機來提高其產品的可讀性,這兩款智慧型手機的名稱使用了更明顯的命名法:Pixel 6 和 Pixel 6 Pro。第一個顯然被定位為替代iPhone 13斑紋,已經在我們的專欄中進行了測試。與後者相比,Google的提議有何價值?這就是我們將在這次面對面中看到的。
技術表
像素6 | iPhone 13 | |
---|---|---|
螢幕 | 6,4" AMOLED 1080p 90hz | 6,1" 超視網膜 XDR OLED 2532 x 1170 像素 每英吋 460 像素 |
作業系統 | 安卓12 | 安卓12 |
系統 | Google張量(5 nm) | A15仿生(5nm) 六核心主頻 3.22 GHz GPU四核心 |
記憶體 | 8 去 | 4 去 |
記憶體 | 128 去 | 128 / 256 / 512 去 |
微型SD卡 | 非 | 非 |
相機 | 主要的 : 500萬畫素 鏡頭光圈 f/1.85 7 倍高解析度數位變焦 光穩定器 超廣角: 自動對焦雷射 | 主要的 : 12 MP 感測器,1.7 微米像素 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鏡頭光圈 f/1.6 Sensor Shift 光學穩定器 5 倍數位變焦 超廣角: |
自拍感應器 | 8 MP,鏡頭光圈 f/2.0 | 12 MP、f/2.2 光圈鏡頭 Face ID深度感測器 |
生物辨識技術 | 螢幕下方的指紋辨識器 | 先進的臉部辨識 Face ID |
電池 | 4614毫安培時 | 3240毫安培時 |
快速充電 | 30W | 20W |
無線充電 | 21W Qi 無線充電 | MagSafe 無線快速充電高達 15W 7.5W Qi 無線充電 |
IP68認證 | 奧伊 | 奧伊 |
八等獎 | 649 歐元 | 909 歐元起 |
雖然設計是一個高度主觀的問題,但有一些基本原則是每個人都同意的。厚度適中。減少螢幕周圍的邊框。智慧定位技術元素(電源按鈕、音量控制、指紋辨識器、3.5 公釐插孔連接埠)。智慧型手機平放時不會失去平衡的照片模組。 ETC。

Pixel 6 和 iPhone 13 的設計截然不同。那個iPhone 13 與 iPhone 12 非常相似。它的靈感來自 iPhone 4:正面採用兩塊礦物玻璃,邊緣採用金屬輪廓(iPhone 13 和 iPhone 13 mini 為鋁製,Pro 型號為不銹鋼)。在前面,螢幕是平面的。它的瀏海比之前的 iPhone 更小。在背面,照片塊的技術元素的佈局也進行了修改。
Pixel 6 的設計與所有其他 Pixel 形成鮮明對比,但也與目前商店貨架上的大量手機形成鮮明對比。該設計於幾週前洩露,其特點是礦物玻璃背板的整個寬度被一個明顯突出的照片塊擋住。在這個區塊中,您可以找到幾個照片感測器和閃光燈。我們將在該文件的照片部分再次討論這些元素。
在 Pixel 6 周圍,你會發現鋁製底盤和所有常見的技術元素。 Pixel 6 的尺寸比 iPhone 13 大得多,尤其是高度:Google型號比其競爭對手高出14毫米環境。與 iPhone 13 及其前身一樣,Pixel 6 也是防水的。支援30分鐘好好泡個澡,深度可達1.5米,相當淺。iPhone 13 最大潛水深度可達 6 米。
判決: 設計是一個品味問題。但客觀地說,Pixel 6 的突出部分既有利又不利:當手機平放時,它提供了出色的穩定性,但它顯然妨礙了將手機插入口袋。對iPhone 13來說,情況恰恰相反。我們認為 iPhone 13 的防水性能稍有優勢。
iPhone 13 vs Pixel 6:誰的螢幕比較好?
iPhone 螢幕享有盛譽。 iPhone 13 的那些並沒有玷污它,恰恰相反。 2021 年所有 Apple 智慧型手機均受益於面板,包括校準是市場上最好的校準之一。平均 Delta E 非常低。完美的伽瑪。以及出色的色溫。再加上漂亮的解析度(iPhone 13 為每英吋 460 像素)、無限對比度和改進的亮度,您將獲得市場上最好的螢幕之一。
iPhone 13 並未受益於 iPhone 13 Pro(和 Pro Max)的所有改進。如果我們在這個 6.1 吋面板中找到相容性HDR10 和杜比視界(為了與杜比視界(Dolby Vision)錄影並行),蘋果傾向於將更新率從改進的更新率移至 120 Hz,以優化自主性。這也意味著刷新率是不變的。
在他面前,我們發現了一塊截然不同的石板。首先,尺寸更大:6.4英寸,始終採用 19.5/9 格式。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 Pixel 6 比 iPhone 13 更大。如果沒有為更大的面板添加任何像素,解析度就會降低:從每英吋 432 像素變為每英吋 402 像素。

該面板為OLED。更準確地說,它是一塊 LTPO 面板。這些板的優點是提供可變更新率,根據型號的不同,可以降低至 10 Hz。最大速率為90赫茲。另一方面,不要指望這裡有 120 Hz:Google為 Pixel 6 Pro 保留了這個頻率。
面板相容HDR10+。它有多種顏色顯示模式,例如 Pixel 5。我們預計今年至少會取得相同的結果。
判決:在這裡,我們為 Pixel 6 帶來了一點優勢。 iPhone 13 Pro 版本受益於更高的費率。但iPhone 13沒有。
iPhone 13 vs Pixel 6:哪個介面比較好?
iPhone 13 和 Pixel 6 各自依賴截然不同的作業系統。我們面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一方面是 iOS,另一方面是 Android。它的兩款智慧型手機均受益於最新版本的作業系統。iOS 15一側。和安卓12另一方面。 Pixel 6 也是首款受益於 Android 12 的智慧型手機,這是個好消息。
多年來,iOS 和 Android 在很大程度上互相汲取了靈感。以至於這兩個作業系統已經變得相當接近。特別是 iOS 已經接管了應用程式抽屜,將其轉變為自動圖書館,或最終為介面提供更好的互動性的小部件。今年,蘋果也改進了蘋果地圖、iMessage、Safari、天氣,甚至 Siri。其中很大一部分與人工智慧有關。這些新功能很受歡迎,但對於其中許多人來說,它們聽起來像是對庫比蒂諾公司近年來陷入困境的簡單追趕。
Android 12 在某些方面也從 iOS 中汲取了靈感。我們特別考慮安全性,這是蘋果最喜歡的主題之一。因此,Android 12 進一步提高了授權的粒度,包括麥克風訪問除了自拍感測器和地理位置之外,在對應用程式授予的授權進行精細管理。對剪貼簿的存取也受到監管。並且可以禁用廣告追蹤。
在 Android 12 中,我們看到了新介面設計的到來。被稱為物質的你,它允許您根據壁紙調整主題的色調。因此,後者即使不是由 Google 提供的,也會與選單和圖示相匹配。此外,通知現在的干擾性也較小。它的所有新功能都是Android 12的功能。
Pixel 6 將受益於 5 年的安全更新。另一方面,智慧型手機不應受益於如此多的作業系統更新。它肯定會升級到Android 13和14,甚至Android 15。在 iOS 9 下推出,最近升級到 iOS 15。
判決:每年,iOS 和 Android 都會不斷發展,互相複製。當今兩個作業系統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美觀。即使蘋果在軟體維護時間方面值得贏得這一回合,我們也不會讓 iOS 佔據優勢。
iPhone 13 vs Pixel 6:誰的表現比較好?
相對於 Android 的競爭,蘋果的優勢之一是其對整個智慧型手機價值鏈的控制。該公司自行開發作業系統和運行 iOS 的處理器。結果:蘋果是唯一一家能夠根據其智慧型手機的技術特性盡可能優化作業系統的公司。
多年來,蘋果憑藉著這種精通,在性能方面(無論是功耗還是自主性)一直保持著一定的領先地位。而今年我們又在 iPhone 13 上再次看到了這一點,它提供了強大的性能和性能。市面上最佳的自主/容量比。我們在 iPhone 13 上尤其看到了這一點,其日常使用的自主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從競爭角度來看,沒有其他品牌可以提供這一點。三星正在開發 Exynos,但無法控制 Android。谷歌開發了 Android,但迄今仍依賴高通的 Snapdragon 為其作業系統提供支援。今年,谷歌以此為由攻擊蘋果:Mountain View 公司開發了 Tensor作為與三星合作的一部分。
Tensor是一款5nm製程的SoC。它由八個應用核心組成:兩個 Cortex-X1時脈頻率為 2.8 GHz,兩個 Cortex-A76時脈頻率為 2.25 GHz 和四個 Cortex-A55時脈頻率為 1.8 GHz。它伴隨著一個GPU ARM Mali-G78 標準。該組件的配置使其更接近 Snapdragon 870,而不是 Snapdragon 888。
SoC 附帶8 進入記憶體以提供所有必要的流動性。內部儲存容量為 128 GB 沒有第二儲存層。與蘋果一樣,谷歌也不允許你增加儲存容量。請記住,iPhone 13 的 A15 Bionic 配備 6 個應用核心(兩個強大,四個節能)、Apple 的四核心 GPU 和 4 GB RAM。它配備 128、256 或 512 GB 儲存空間。
判決:在此,我們讚揚谷歌主動利用 Tensor 創建能夠與 A15 Bionic 相匹配的 SoC,這是蘋果在該領域 11 年經驗的成果。然而,A15 Bionic 不僅能夠提供出色的性能,還能透過降低日常要求來提高自主性。我們為蘋果帶來了優勢。
iPhone 13 vs Pixel 6:哪個電池續航力較長?
對 iPhone 來說,電池是一個模糊的話題。事實上,蘋果智慧型手機的電池容量通常低於競爭對手。但他們的自主權不必讓規模相似的對手感到羞恥。然而,iPhone 12、12 Mini 和 12 Pro 的電池續航力略顯令人失望。 2021年,蘋果已經宣布對此進行改進。確實如此。
官方稱,與 iPhone 12 相比,iPhone 13 的電池續航力提高了 2 小時 30 分鐘。但這也是電池容量加強的標誌。非官方的說法是,該電池的容量為3240毫安培時。它提供了普遍的自主權典型使用一天半。或比 iPhone 12 略高,iPhone 12 在 1 天又一個季度達到峰值,但沒有超越。
Pixel 6 則受惠於充足的電池,其容量為4614毫安培時在典型充電情況下(最小 4524 mAh)。要么是增加 13%與 Pixel 5 相比,容量有所增加。知道 Pixel 5 已經特別耐用(比 iPhone 12 強得多),很明顯,它的後繼者也將提供良好的自主性能,即使 SoC 比 Pixel 5 的 Snapdragon 765 要求更高。
充電方面,iPhone 13 提供有線充電20瓦, MagSafe 充電15瓦和無線充電7.5瓦。我們測量了使用合適的充電器(顯然是單獨出售的)在一個半小時內充滿電,並使用另一個充電器在兩個小時內充滿電。 Pixel 6 提供有線充電30瓦和無線充電21瓦。根據我們的估計,即使谷歌智慧型手機的電池更大,充電時間也應該更短,低於 75 分鐘。請注意,這裡也不提供充電器。
判決:Pixel 6 在這一輪中具有很大優勢。鑑於容量的增加,這對 Pixel 6 來說是個好兆頭。此外,最大相容充電功率高於 Pixel 5。
iPhone 13 vs Pixel 6:誰的裝置比較好?
在設備方面,兩款智慧型手機都提供了經典扇子,無論是連結性、聲音或連結。有很多共同點。這兩款智慧型手機均相容於 5G,無論是經典波(低於 6 GHz)還是毫米波。它們都提供了 NFC 感測器,儘管 Pixel 上的用途肯定比 iPhone 上更加多樣化。兩種型號均沒有 3.5 毫米插孔,但有兩個揚聲器:主揚聲器位於底部邊緣,輔助揚聲器隱藏在聽筒中。
讓我們繼續討論差異。 iPhone 13 配備藍牙 5.0 感應器,並結合經過優化的無線連接管理晶片,可與所有配備類似組件的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完美配合。對於第三方品牌來說,情況很複雜。你還有一個閃電連接埠連接音訊配件,包括智慧型手機隨附的耳機。最後,iPhone 13 整合了超寬頻感應器(Google為 Pixel 6 Pro 保留的裝置)。
在正面,您可以找到一個帶有 Face ID 的凹口,用於臉部辨識。另一方面,Pixel 6 提供了用於生物辨識安全的指紋辨識器。它位於觸控螢幕後面。另一個區別是 Pixel 6 受益於連接藍牙5.2。它比 iPhone 更新,透過無線耳機提供更好的能源管理。另一個區別是,Pixel 整合了連接埠 USB Type-C 3.1用於資料傳輸和充電。更加標準化的連接埠。並且 Pixel 相容無線6E,與 iPhone 的 WiFi 6 相比。
判決:使用上,兩款手機沒有什麼差別。但我們這一輪選擇的是 Pixel 6,因為它具有更快的 WiFi 連接、更標準的 USB Type-C 連接埠(因此更容易智慧地連接到第三方充電器)以及藍牙 5.2 連接(也是更新的)更容易連接非Apple 耳機。
iPhone 13 vs Pixel 6:誰拍出最好的照片?
現在讓我們繼續攝影。在這裡,兩所學校發生衝突。一方面,感測器的標準化以獲得均勻的結果。另一方面,不同的感測器,但適應某些用途。兩所學校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缺陷,我們將在這裡看到。
iPhone 13 配備兩個 1200 萬像素感測器。第一個是感光像素寬1.7微米的大型模型。搭載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穩定器感測器移位以及客觀的開放f/1.6。它是一款出色的感應器,適用於白天、夜間照片和影片。
附全景感應器12百萬像素有目標的超廣角 120° 光圈 f/2.4。沒有自動對焦。 iPhone 13 以每秒 60 幀的速度拍攝 4K 視頻,慢動作則高達每秒 240 幀。他在電影中杜比視界就聲音而言,是立體聲。 iPhone 13 不具備光學變焦功能。數位變焦最高可達 5 倍。
在前面我們找到相機Facetime 高清 1200 萬像素通常,鏡頭光圈為 f/2.2,並配備接近感應器(Face ID),為拍攝美麗的自拍照提供了可能性。此感應器在視訊通話期間以電子方式保持穩定。
Pixel 6 還具有兩個感測器。主要的是模型500萬畫素採用 Quad Bayer 技術,將四個相鄰像素合併成一個更大的像素。它可以拍攝 1250 萬像素的照片,像素大小為2.4微米。或比蘋果的理論像素寬。它伴隨著一個鏡頭光圈 f/1.85。這比蘋果的亮度要低得多。光學穩定器位於鏡頭上,而不是感光元件上。
輔助感測器專用於全景。它的定義是12百萬像素。這裡的像素寬度是1.25微米。目標開放至f/2.2,提供比 iPhone 更多的光線。另一方面,視角更窄:114°。 Pixel 6 的優勢之一是整合了自動對焦雷射主感應器和輔助感應器均可使用。這意味著照片拍攝速度更快且整體更清晰。
這裡也沒有光學變焦。數位變焦倍率為7倍。比率更高,因為主感測器的原生清晰度也更高。在視頻方面,Pixel 6 以每秒 60 幀的速度拍攝 4K 視頻,慢動作則高達每秒 240 幀。它還可以立體聲錄製(得益於三個集成麥克風)。
在正面,Google為 Pixel 提供了一個相當小的自拍感測器:800萬畫素像素邊長為 1.12 微米。鏡頭張開得相當大:f/2.0。但與受益於 Face ID 的 iPhone 13 不同,這裡沒有自動對焦功能。
判決:在這部分的對決中,我們把這一輪交給了 iPhone 13。首先是感測器移位。這是一項出色的技術,比安裝在鏡頭上的傳統穩定器好得多。它可以讓您保持視角(無裁剪效果),並且可以更有效地吸收不必要的震動,無論是在夜間模式還是在影片中。然後是 Face ID,它可以讓您創建更清晰、更精確的自畫像。 Pixel 6 唯一的一大優點是它的雷射自動對焦。
iPhone 13 vs Pixel 6:誰的價格最優惠?
讓我們透過財務部分來結束這兩款智慧型手機的比較:價格。價格顯然是這場對決的關鍵點之一。一方面,你有 Pixel 6,售價為659 歐元。另一方面,您有 iPhone 13,售價為909 歐元。對於相同的存儲量,這仍然是 250 歐元的差異。不要忘記,蘋果還提議增加內部儲存空間…以存放現金。
這兩款智慧型手機均配有耳機(法國強制要求)和充電線。另一方面,沒有兩個盒子裡都沒有充電器。產品也沒有附外殼。
很難證明價格差異是合理的。 iPhone 13 的優勢相對較少:蘋果在性能、設計和攝影方面獲勝,而谷歌在螢幕、自主性和設備方面獲勝。由於對更新的長期支持,庫比蒂諾公司也幾乎贏得了介面的勝利。但這就足夠了嗎?
判決:在這一輪的對決中,Pixel 6 輕鬆獲勝。這家山景城公司在價格上減少了 250 歐元,並且沒有提供更少的配件或內部儲存空間,因此正在打錢包牌。
Pixel 6 vs iPhone 13,選哪一款?
我們已經得出了這場決鬥的結論。現在我們必須決定哪款是最好的智慧型手機。這個問題有兩個答案。首先有技術和理論響應。從紙面上看,iPhone 13 贏得了幾輪勝利,其中一些是決定性的,例如性能和攝影,即使谷歌的提議並不無聊。但 Pixel 6 也贏得了一些勝利。我們正在特別考慮自主權和……當然還有價格。
因此,理論上總是,性價比最高的似乎是 Pixel 6。事實上,這兩款智慧型手機提供了與蘋果相對相似、有時甚至更好的技術體驗。但差異如此之小,並不總是證明價格差異是合理的。
最佳智慧型手機問題的第二個答案更主觀。在這場 iPhone 13 與 Pixel 6 的對決中,我們面臨的選擇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與 Oppo 與三星或 Vivo 與小米的對決不同,所有智慧型手機都使用 Android 系統,將 iPhone 和 Pixel 面對面放置就像將兩個生態系統面對面放置一樣。兩所學校。
因此,在這兩種模型之間進行選擇就像在 iOS 和 Android 之間進行選擇一樣。您已經擁有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了嗎?您已經是 iPhone 用戶了嗎?如果您對這兩個問題之一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您就會知道 iPhone 13 和 Pixel 6 提供了前代產品的所有優點,並進行了一些不錯的改進。而且從一個生態系統轉移到另一個生態系統總是很困難,尤其是應用程式和遊戲的恢復。
我們不會從設計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有些人喜歡 iPhone 13 的外觀,而有些人則覺得它索然無味。有些人會對 Pixel 6 感到驚喜,而有些人則會抗拒。在這一點上,我們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