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正式批准了《歐洲晶片法案》,該法案旨在加強歐盟的半導體產業,並在 2030 年將歐洲生產的晶片的市場份額從目前的 10% 左右提高到 20% 左右。

歐盟批准430億歐元計劃(475 億美元)旨在舊大陸開發更多工廠並增加半導體產量。根據歐洲理事會的新聞稿,該舉措旨在將歐盟的全球市場份額翻一番,到 2030 年,這一比例將從 10% 增加到「至少」20%。
《晶片法案》最初於 2022 年 2 月宣布,旨在不僅支持歐盟半導體生產,還旨在吸引投資、鼓勵研究和創新以及歐洲為任何潛在的晶片供應危機做好準備。
歐洲希望在半導體產業更加獨立
到 2030 年,半導體產業的價值預計將達到 1 兆美元,這主要是由智慧型手機、伺服器、資料中心和儲存應用程式不斷增長的需求所推動的。透過投資《籌碼法案》,歐盟旨在減少半導體生產對中國等外國實體的依賴。這項措施將顯著加強歐盟在全球半導體競賽中的戰略地位及其領導作用。
西班牙工業、商業和旅遊部長赫克托·戈麥斯·埃爾南德斯對這一發展持樂觀態度,並強調晶片法將帶來新的生產工廠、增加投資和革命性研究項目。此外,這項措施將有助於歐洲工業的振興和將減少該地區對外國半導體供應商的依賴。
和中國大陸和台灣關係緊張,全球半導體短缺可能會成為未來幾年該行業最大的禍害之一。因此,歐洲投資電子晶片變得刻不容緩。和三星已計劃從 2027 年開始生產 1.4 毫米雕刻晶片,歐洲也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