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耳開放式無線耳機隨著AirPods(第3代)有了很大的進化!
入耳式耳機的音質往往比入耳式耳機低。AirPods(第 3 代)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在保持自然配戴性的同時實現了接近AirPods Pro的音質。
雖然它們不具備降噪功能,但相容於可與 AirPods Pro 一起使用的空間音頻,推薦給不喜歡入耳式耳機的人。
所以,AirPods(第 3 代)設計、音質和易用性回顧我做到了。我們在實際使用後評估每個產品的優缺點,請參考。
AirPods(第 3 代)的優點
- 入耳式可減輕耳朵壓力
- 音質比之前的型號有了很大的提高
- 空間音頻支援確實是最好的
- 如果您遺失了耳機,可以使用「尋找」找到它們
- 無線充電現支援 MagSafe
AirPods(第 3 代)的缺點
- 滑溜溜的外殼
- 不支援降噪功能
你可以在蘋果官網、亞馬遜、樂天市場等上以27,800日圓的價格買到AirPods(第3代),有時打折還會更便宜。
AirPods(第 3 代)的特點

AirPods(第 3 代)的特點
- 內耳式(開放式)耳機
- 音質較上一代有明顯提升。
- 透過動態驅動器享受豐富的低音
- 相容空間音頻,帶來寬敞的音樂
- 配備皮膚檢測感應器(什麼意思?)
- 捏合控制,直覺操作
- 使用 AAC-ELD 編解碼器提高 FaceTime 通話的音訊品質
- 透過音訊分享在兩對 AirPods 之間分享音樂
- 現在您可以透過「搜尋」準確找到 AirPods
- MagSafe 相容充電盒(防水)
- 即使潮濕也可使用,具有 IPX4 防汗防水性能
- 連續播放時間長達 6 小時(附保護殼時為 30 小時)
- 終端價格:27,800日圓
- 發售日期:2021 年 10 月 26 日
AirPods(第 3 代)沒有耳塞內耳式(開放式)全無線耳機是。由於不是耳道式,因此您可以長時間自然使用耳機,佩戴時不會感到耳朵有任何壓力。
如果您因為不喜歡耳道式耳機的壓力而無法使用 AirPods Pro,或者由於密封而導致耳朵發癢或疼痛,那麼您可以使用 AirPods(第 3 代),沒有任何問題。
AirPods(第3代)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音質。驚人的改善,也支援空間音頻我正在做。
不僅相容於內容,還可以將一般立體聲模擬為空間音頻,讓您享受寬敞的聲音。
電池續航力也從 AirPods(第 2 代)的 5 小時增加到 AirPods(第 3 代)的 6 小時,實現了包括充電盒在內的 30 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
此外,還可以透過 MagSafe 充電。這些是多功能耳機,可以使用 MagSafe 充電器充電。
AirPods(第3代)可以在蘋果官網、亞馬遜等處以28,800日圓的價格購買。
AirPods(第 3 代)評測
包裝及配件
AirPods(第 3 代)僅提供白色。 iPhone 和 iPad 擁有豐富多彩的顏色,但 AirPods 始終堅持一種顏色。

我希望盡快看到更多顏色選擇。
AirPods(第 3 代)包括 MagSafe 充電盒、Lightning 轉 USB-C 線和說明書。

不含充電器,因此如果您沒有 USB-C 型充電轉接器,請使用正品或第三方、等推薦。
AirPods(第 3 代)充電盒
AirPods(第 3 代)充電盒它具有類似於 的水平長橢圓形形狀。

它是一款閃亮的充電盒,其尺寸(54.4 x 46.4 x 21.38毫米,37.9克)比AirPods Pro充電盒(45.2 x 60.6 x 21.7毫米,45.6克)更緊湊。

AirPods(第 3 代)握在手中時的外觀更加緊湊,我感覺比實際尺寸大一號。

AirPods(第 3 代)它不僅兼容 MagSafe 充電器,還兼容、現在您可以使用它充電

與一般無線充電有何不同?我把它固定在像這樣的垂直支架上現在,您可以透過將 AirPods(第 3 代)連接到裝置來為其充電。

雖然之前的型號無法使用直立式無線充電器充電,但 AirPods(第 3 代)即使在直立式支架上也可以使用 MagSafe 充電器充電。 (躊躇滿志)
當然,您可以使用相容 Qi 的無線充電器為其充電,並且由於它具有 Lightning 端口,您還可以使用隨附的 Lightning 轉 USB-C 線為其進行有線充電。

AirPods(第 3 代)單獨耳機最長播放時間為 6 小時,比 AirPods(第 2 代)長 1 小時,搭配充電盒使用時則從 24 小時增加到 30 小時,讓您享受音樂單次充電時間更長。
即使電池即將耗盡,只需使用充電盒充電 5 分鐘即可獲得約 1 小時的播放時間或約 1 小時的連續通話時間。
AirPods(第3代)機身設計
對於AirPods(第3代),當您打開充電盒的蓋子時,您會發現耳機。

這是耳機從盒中取出後的樣子。

AirPods(第3代)採用內耳式(開放式)耳機,有一支棒子從耳機本體向下延伸。

耳機外殼採用與先前的 AirPods(第 2 代)相同的光滑光滑樹脂材料製成。

耳機背面覆蓋有黑色聲學網,麥克風還起到抑制通話時風噪的作用,雖然沒有降噪功能,但看起來與 AirPods Pro 類似。
壓敏感應器安裝在搖桿的平坦部分,透過用手指撥動該部分,您可以播放、暫停、快轉歌曲,甚至接聽和掛斷電話。

如何操作AirPods 3
- 捏一下:播放/暫停/接聽電話
- 捏兩下:跳至下一首歌曲
- 捏三下:跳至上一首歌曲
- 長捏:啟動 Siri
- 嘿 Siri:可以進行各種操作
AirPods(第 3 代)左耳塞和右耳塞的操作控制相同。
第二代允許您從設定中分配按鈕,但 AirPods(第三代)似乎無法自訂。
AirPods(第 3 代)的配戴性
AirPods(第3代)為入耳式(開放式)耳機,單隻耳機重量為4.3g,雙耳重量為8.6g,是一款相當輕量的耳機。
由於它們是開放式耳機,因此沒有像 AirPods(第 2 代)那樣配備耳塞。

不過形狀與 AirPods(第 2 代)略有不同,驅動器頭部分較大,因此驅動器部分像入耳式耳機一樣深入耳朵一些。

不過,與帶有耳塞的 AirPods Pro 不同,它們與耳朵的貼合度並不緊密,因此您不會感到壓力。這些耳機可以在走路時使用,因為您可以清楚地聽到外界的聲音。
另外,由於AirPods(第3代)的頭部稍大一些,所以我感覺它比(第2代)感覺更穩定一些。
AirPods(第 2 代)在行走時有時會移位,但 AirPods(第 3 代)可以牢固地貼合在耳道中,即使在跑步或運動時也能保持穩定,並且可以長時間使用。 。
耳機和充電盒現在具有 IPX4 防汗防水功能
AirPods(第 3 代)支援 IPX4 防汗防水。 (第二代)不支持,所以這是一個主要的改進點。
更重要的是,不僅是耳機,充電盒也符合IPX4標準,因此您不必擔心拿著充電盒時會被雨淋到。精彩的。即使突然下雨,你也不用收起箱子。
至於它能受潮多少,受潮是可以的,但它是IPX4等級的,所以很難被浸濕。
但其性能是這樣的,即使耳機在劇烈運動時出汗,或突然下雨,耳機被淋濕,也不會破裂。
AirPods(第 3 代)音質
AirPods(第 3 代)的規格與 AirPods Pro(第 1 代)相同,採用 SiP 上的 H1 耳機晶片,並配備專用的高動態範圍放大器和專用的高偏差 Apple 驅動器。

AirPods(第 3 代)規格
- H1晶片
- 高動態擴大機+高衝程蘋果驅動器
- 自適應均衡
- 相容空間音訊
- 音訊編解碼器:AAC
- 藍牙:5.0
- 電池壽命:6小時(附保護殼30小時)
AirPods(第 3 代)配備了內向麥克風和自適應均衡功能,可偵測您正在聆聽的聲音並調整低頻和中頻。
它會根據您的耳朵形狀和環境即時調整音質,以創造最佳的音質,AirPods(第3代)的音質相比AirPods(第2代)有相當大的提升。
我認為如果音質能好一點就好了,因為它是同一個無品牌型號,但我驚訝地發現音質有所改善。
聲音的傾向與此類似,所有聲音從低音到高音都是平的,你可以享受豐富的低音、高清的高音和呼吸音域。
AirPods(第 3 代)音質穩定。

與 AirPods(第 2 代)相比,AirPods(第 3 代)的低音更強,可以產生鼓、低音等更厚重的聲音,還可以產生 AirPods(第 2 代)無法達到的高頻聲音。
相較於AirPods Pro,低音和高音的力道雖然不如密封的AirPods Pro,但也接近了,而且我個人認為AirPods(第3代)在中音方面的清晰度要好一些。
我還覺得整體聲音很有凝聚力,因為人聲的聲音很紮實。
相容空間音訊
AirPods(第3代)支援空間音頻,可從控制中心的音頻控制項進行設定。

不僅是相容空間音訊的內容,常規的立體聲音訊可以營造出偽三維空間,甚至常規的MV視訊和現場視訊也可以擴展空間,給人一種驚人的真實感。
連接到配備 Apple Silicon 的 Mac 時還支援空間音頻,因此您可以享受各種最新技術。
視訊和聲音之間的延遲很小
AirPods(第 3 代)在智慧型手機和視訊之間幾乎沒有延遲。雖然連接到設備時沒有延遲,但如果您只是欣賞 YouTube 視頻、動漫和音樂視頻,這不是問題。
玩遊戲沒有問題,但玩音樂遊戲可能就很難了。
通話品質也不錯
AirPods(第3代)內建雙波束成形麥克風,通話品質良好。透過使用外向式麥克風,可以抑制風噪,讓對方清楚聽到您的聲音。
此外,透過採用新的 AAC-ELD 音訊編解碼器技術,FaceTime 通話現在具有高清質量,讓您更容易聽到聲音。
我實際上嘗試過將它們與 AirPods Pro 進行比較,但說實話,我並沒有真正感覺到差異...我覺得 AirPods(第 3 代)不知何故音質比較好。
如何連接智慧型手機
當您打開 AirPods(第 3 代)時,您的 iPhone 上會自動出現一個彈出窗口,您可以點擊「連接」進行配對。

您可以輕鬆地按原樣設置耳機,而無需將其從盒中取出,並且基本上只需打開耳機蓋即可配對一次並從第二次開始使用它們。

當您打開蓋子時,AirPods(第3代)耳機的電池電量會自動顯示在您的iPhone上,您可以透過放置電池小工具隨時檢查充電盒和耳機的電池電量。
此外,與iPad和Mac的連接性能很高,可以在它們之間輕鬆切換。
您可以使用搜尋應用程式搜尋各個耳機。
AirPods(第 3 代)支援「搜尋」。當與 iPhone 配對時,它們會自動註冊,不僅可以透過充電盒找到,還可以透過耳機「L」和「R」找到。

如果你想遠距離搜索,會顯示地圖,顯示方向,當你靠近耳機時,顯示會變成上圖,還可以透過播放聲音進行搜尋。
您丟失耳機的情況並不常見,但在需要時能夠透過 Apple 的生態系統找到它們可能會有所幫助。
AirPods(第 3 代)評測:總結

AirPods(第 3 代)的優點
- 入耳式可減輕耳朵壓力
- 音質比之前的型號有了很大的提高
- 空間音頻支援確實是最好的
- 如果您遺失了耳機,可以使用「尋找」找到它們
- 無線充電現支援 MagSafe
AirPods(第 3 代)的缺點
- 滑溜溜的外殼
- 不支援降噪功能
AirPods(第 3 代)的優點
AirPods(第3代)是開放式全無線耳機,因此對於不喜歡封閉式耳機(帶耳塞的類型)的人來說,它們應該是最好的耳機。
基本可用性與 AirPods(第 2 代)相同,但音質有所改善,使其成為切換的良好候選者。即使您因為不喜歡入耳式耳機而無法選擇 AirPods Pro,也可以放心改用 AirPods(第 3 代)。
此外,能夠透過 AirPods(第 3 代)體驗 AirPods Pro 支援的空間音訊也是一大優勢。只要打開空間音頻,普通的音樂就會轉變成逼真的聲音。
AirPods(第 3 代)的缺點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很難使用所有 AirPods 系列共有的閃亮外殼,而且很滑。
我真的很滑,尤其是運動後。也許只是我。
AirPods(第3代)是入耳式耳機,因此不支援降噪,雖然這也無可奈何,但價格有點貴,為27,800日圓。
首先,2萬日圓以上的入耳式耳機可能很難找到。
不過,AirPods(第3代)的音質是迄今為止入耳式耳機中最好的,而且考慮到它們還可以使用空間音頻,價格可能還算合理。
向誰推薦 AirPods(第 3 代)?

AirPods(第 3 代)、、當然,這些耳機推薦給使用蘋果產品的人,但也推薦給那些不喜歡耳道式耳機並且想要優先考慮音質的人。
儘管它們看起來與 AirPods Pro 相同,但它們具有不同的個性,因此根據用途不同地使用它們可能是一個好主意。
→點這裡
按此處查看無線耳機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