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中智慧型手機成癮與藥物成癮的比較

研究致力於智慧型手機成癮這類研究有很多,但由貝勒大學進行並發表在《行為成癮雜誌》上的最新一項研究並沒有掉以輕心。智慧型手機成癮可以簡單地比喻為毒癮。

智慧型手機成癮與毒品相比。

領導這項新研究的詹姆斯羅伯特教授認為,成癮是透過六個標準來衡量的:顯著性、欣快感、耐受性、戒斷症狀、衝突和復發。然後,他將我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行為與我們使用某些藥物的行為進行了比較,例如戒斷綜合症

例如,當遠離設備導致焦慮或恐慌的感覺時,當我們的電池電量耗盡時也會有這種感覺,那麼我們就屬於這項研究的標準,即對設備上癮。智慧型手機與吸毒成癮相比。

就像對任何藥物上癮一樣,智慧型手機成癮對個人的個人、社會和職業生活帶來壓力。在這個層面上,我們都已經觀察到人們在過馬路時沒有註意,因為他們正在查看 Facebook 或通知。從那裡,我們甚至可以談論危及自己的事情。

顯然,任何經常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都不會自動被視為上癮。作為參考,該研究也表明女性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 10 小時男性平均8.5小時。因此,能夠定義成癮的並不是頻率,而是使用者的行為。

但真正的問題是智慧型手機成癮是否真的可以與毒品相提並論?一年前,另一項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比酒精、巧克力和性更容易上癮但智慧型手機成癮雖然已被證實,但也許真的屬於同一類?

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