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網路上簡短地發布了一篇科學論文,其中我們了解到,它已經成功獲得了第一個只能由量子電腦處理的計算結果。該裝置使用 53 個量子位元在短短 3 分 20 秒內就獲得了結果,而傳統電腦需要 10,000 多年的計算時間。

這金融時報他設法獲得了谷歌工程師在 NASA 網站上簡短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但該論文被撤回。在該文件的摘要中,標題為“使用超導可程式處理器的量子霸權”,我們可以這樣讀:“據我們所知,這個實驗標誌著第一個只能由量子處理器執行的計算機化計算。”
據報道,谷歌已經實現了「量子霸權」:但這意味著什麼?
計算本身只花了3分20秒,而對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電腦Summit來說,不間斷運算需要一萬多年的時間。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谷歌確實已經成功進入了“量子霸權”。儘管如此,這也意味著人工智慧、密碼學和科學模擬。
達到“量子霸權”意味著開發了一台無需模擬即可執行量子計算的計算機。由於有足夠數量的量子位,電腦必須能夠執行傳統電腦無法模擬的計算。大約 50 個量子位元就達到了這個限制——目前的超級電腦只能模擬 5 到 20 個量子位元的系統。
谷歌在 53 量子位元電腦上所做的努力並不新鮮:我們在同一份文件中了解到,該公司希望在 2017 年透過 72 量子位元電腦實現這一目標。但後者太不穩定了——幾乎不可能保持系統的量子相干性,這需要將超導材料放入冷卻至極低溫度的容器中。這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決定將他們的系統減少大約二十個量子位元。
這篇科學論文的洩漏引起了許多參與者的反應。包括IBM,它在這個主題上也非常先進。藍色巨人沒有質疑結果,但拒絕承認谷歌已經達到了“量子霸權”。據 IBM 稱,谷歌的機器實際上是專門為進行精確計算而設計的。
另請閱讀:谷歌推出比個人電腦快一億倍的量子計算機
IBM 已於 2017 年 11 月成功運作 50 量子位元處理器 90 微秒。英特爾也在 CES 2018 上展示了非常先進的 49 量子位元處理器。因此,我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谷歌為何撤回其科學出版物,並進一步了解他們的機器和實驗結果。
來源 :金融時報
詢問我們最新的!
谷歌正在透過谷歌文件的一項有前途的新功能來擴展其人工智慧工具庫。這項創新被稱為“幫助我創建”,它遠遠超出了簡單的寫作幫助,它允許完整生成結構化文件。這個消息…
應用領域
來自 CarWoW YouTube 頻道的 Mat Watson 剛剛進行了一項相當獨特的測試。這個想法?駕駛六輛電動 SUV 達到極限,看看哪一輛能跑得最遠。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同一條路線上…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