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布以來,我一直使用我購買的 iPhone X 來撰寫評論。可以說,我完全被征服了!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在使用幾個月後解釋原因。但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在日常使用中將其更換為 Android 智慧型手機變得相當困難。
我們的主編 Romain Vitt 寫道前幾天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為為什麼我永遠不會在智慧型手機上花費超過 300 歐元。一篇文章在編輯人員中引發了相當多的爭論。我們不斷測試所有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在 iPhone X 之前,我個人很難說我是否比其他智慧型手機使用更多。但今天,要明確說明的是:我只使用他。
到目前為止,我主要在我的小型「收藏」中的兩部智慧型手機中安裝了 SIM 卡:一部 OnePlus 3T 和一部華為 P10。我仍然喜歡我的 OnePlus 3T,因為它具有瘋狂的快速充電功能和大 OLED 螢幕,非常適合晚上在我的房間裡觀看 Netflix。華為 P10 更適合拍照,這要歸功於它的雙感應器,這讓我可以使用「高級」功能,例如散景效果。有時,出於對 Android 介面的厭倦,我將 SIM 卡放回稍微老化的 iPhone 5S 中,進行一些更改以獲得更符合人體工學的格式,或者在我們的其他網站 PaperGeeek.fr 上進行教程。
我對 iPhone 和 Android 智慧型手機有著悠久的歷史。 iPhone,第一部(我現在還把它放在家裡,狀況很糟糕!),確實是讓我意識到即將到來的技術革命的設備。當它發佈時,沒有同等的東西。但蘋果就是蘋果。當谷歌收購這家 Android 新創公司時,我很快就對競爭產生了興趣,對它能帶來什麼新東西感興趣。例如,透過夢想能夠做到滲透測試(入侵測試)直接從我的智慧型手機進行。
你應該知道,在我們這個行業,品牌經常藉給我們智慧型手機,以便我們可以測試它們。嗯…有些品牌,以蘋果為例,除了少數知名的英文部落客和 YouTuber 之外,你總是可以申請貸款!所以,當你是一個網站並且想要測試 iPhone X 時,你必須像其他人一樣:去結帳。我的收藏中有一部 3T、一部 P10、一部已經開始磨損的 iPhone 5S、一部 iPhone 7 和一部甚至無法開機的 iPhone 2G。
在 iPhone 方面,你會注意到我正在跳過幾代:我不僅保留它們相當長的時間,而且作為獎勵,我對它充滿熱情,而且我不認為從蘋果購買智慧型手機有什麼意義除此之外並不是一個對智慧型手機產業有任何意義的模型。第一個是因為它是收藏家的智慧型手機:它為整個產業注入了活力。 5S,因為正是因為它,所有智慧型手機都配備了指紋感應器。 7 除此之外,還因為 Taptic Engine(它「點擊」虛擬 Home 按鈕)。儘管自 5S 以來,我發現 iPhone 的發布相當舒緩……直到我們談論 iPhone X。
甚至在發布之前我們就知道會有很多新功能,例如 OLED 螢幕,四面無邊框(給我這個術語,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相當薄且規則的邊框,給人一種邊框消失的感覺)。在演示中,明星是照片、Face ID 及其奇怪的凹口螢幕,這讓所有應用程式看起來都像電影票。所以我想擁有一部這款智慧型手機,我已經有一種感覺,它會激勵中國工廠的許多人...
我住在國外,在荷蘭,如果我買了它,也是因為我的運營商 (KPN) 讓我立即支付 200 歐元,然後將包含該金額的 0% 信用額添加到我的套餐中。簡而言之,對我來說,價格爭論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我認為,如果我們在法國如此談論它,主要是因為很少有選擇可以使其購買更加可持續(我這裡根本不討論補貼這是一種利率過高的變相信貸)。
Face ID 真正改變了生活,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拆箱時我做的第一件事,除了詳細查看其相當令人難以置信的製造品質之外,就是對其進行配置,特別是向 Face ID 展示我的臉。我在S8 上測試了臉部和虹膜辨識功能,我真的很想看看蘋果能否真正兌現其承諾:一個真正安全的系統,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工作,即使你剪掉了手機,它仍然可以辨識你。
到目前為止,我有幾款帶有指紋感應器的智慧型手機。但我很不幸,手上容易出汗(別笑,我相信你們很多人也受到影響!)。因此,指紋感應器會在需要時工作,並且您通常需要重新註冊指紋才能工作。這個過程太無聊了,以至於我最終完全禁用了指紋識別。所以,對我來說,這就是「程式碼無所不在」。
然而,即使你的手出汗,Face ID 也能工作!這還不是全部 - 是的,我測試了動話表情,它逗樂了我兩分鐘,僅此而已 - Face ID 的真正優勢在於它不僅僅取代了智慧型手機解鎖碼。但絕對是您智慧型手機上的所有代碼。因此,當我在某處建立帳戶時,我讓 Safari 為我選擇一個密碼,下次我的 reel 會完成剩下的工作。多麼節省時間和安全!
還有一個細節:例如,當您收到簡訊時,iPhone X螢幕鎖定時,會顯示通知,但不會顯示絲毫細節。如果您將目光轉向 iPhone X,則會顯示通知內容。誰從未收到過因過於明顯的通知而引起不適的簡訊?對於 iPhone X,這是不可能的。而且您甚至不必真正在您面前才能發揮作用。一邊看著一邊自然地靠近的姿勢就足夠了。從那時起,其他競爭對手也參與其中,尤其是榮耀。
這個缺口很快就會被遺忘,未經優化的應用程式非常罕見
但這不一定是 Android 製造商隊伍所保留的。自從 iPhone X 發布以來,太多的手機都採用了著名的「瀏海」。由於多種原因,整合顯然不太成功。首先是 iPhone 的瀏海這一事實。因此,將 3D 原深度相機放置在這個小飛地似乎是合乎邏輯的。
另外,App Store 中的大部分應用程式都已經針對 iPhone X 進行了最佳化,甚至還有很多獨佔的。 iPhone X 的瀏海不僅令人煩惱,而且還是一個識別元素。每個人都會告訴你:這真的不是問題。這是因為三星製造的 OLED 螢幕的品質很快就會讓你忘記它。例如,在 Netflix 應用程式中,相容於 HDR(在這個螢幕上真的哇!),您可以讓它從影片中消失。
然而,我係統地雙擊將影片和連續劇全螢幕顯示。甚至沒有註意到它。必須要說的是,在影片中,動作一般主要發生在中心,很少有重要的細節被拋到影像的外圍。
此外,iPhone X 在照片方面的表現比其前身稍好一些,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人工智慧的支援。足以改善逆光或光線不一定很強的情況下的曝光。除此之外,照片感應器的品質非常高:有蘋果照片選項卡,具有暖色但不一定飽和。還有iPhone
智慧型手機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雖然現在有更好的照片,尤其是P20 Pro相機,似乎沒有什麼真正足以說服我(再次)做出改變。
iOS 安全性與更新,相對於 Android 有著不可否認的優勢
問題仍然是:這一切都很好,但我怎麼最終只使用 iPhone X 呢?這也是因為iOS。我真的不知道谷歌發生了什麼,但就像我在 Android P 的另一篇評論文章中對此進行了探索,我發現與iOS相比,Android的優勢正在失去光彩。從理論上講,Android 更好。但現實情況是安全更新仍由製造商自行決定。
當然iOS也存在安全漏洞。但駭客(我們這裡討論的是黑帽)和有可疑行為的公司的真正遊樂場仍然是 Android。當發現安全漏洞,並且補丁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您的智慧型手機(當它到達時),這些都會被記錄下來。因此,這增加了資料被盜的風險等。這是讓我越來越困擾的一個面向。
主要更新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因為一切都取決於您的製造商。而後者雖然呈現為“主要”,但最終並沒有帶來很多新功能。最後,製造商對智慧型手機的支援通常持續約兩到三年。切換到 iOS 也意味著不再有這些問題。至少強度不一樣。
該品牌所有產品的支援期限為 5 年。主要更新頻率較低,新功能更豐富,而且是立即進行的,而且當發現缺陷時,蘋果的反應速度是獨一無二的。在這種情況下,我發現很難聽到 Android 比 iOS「更安全」的論點。即使後者的作業系統更頻繁地存在缺陷,蘋果在其整個產品系列中糾正這些缺陷的能力也足以彌補這一缺陷。
生態系統,優勢多於劣勢(前提是你已經擁有一些蘋果產品)
當然,蘋果也是一個生態系統。在購買 iPhone X 之前,我沒有 0 件 Apple 產品。問題是所有蘋果產品都可以很好地協同工作。我特別建議你在 iPhone 上測試 AirPods。有趣的是,它的運作效果非常好:只要你打開 iPhone 旁邊的盒子,你就可以在智慧型手機螢幕上看到電池電量,就像變魔術一樣。戴上它們,打開 Spotify 就可以了!
當您在 iPhone 上執行某項操作後,您就可以在 Mac 上恢復該操作。例如,您開啟訊息,擴充座左側會出現一個小建議:按一下它,您可以在電腦上繼續。反之亦然:例如,Safari 選項卡與 iPhone 同步。那麼,來自Android的iOS真的給人一種受到限制的感覺嗎?在我看來,漫畫“Android = 開放,iOS = 封閉”開始被廣泛過度使用。事實上,現在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在 Android 上可以做而在 iOS 上卻做不到的。
在測試了允許存取 Android 上真實終端的各種駭客攻擊後,我最終非常喜歡 SSH 用戶端解決方案以及在伺服器(例如 AWS)上執行命令。說到個人化,顯然是個人化的(笑)。但我不太喜歡字體或顏色主題的變化。不,也許 iOS 在這方面唯一缺少的就是黑暗模式,它不屬於 hack 的範疇。也許還可以將圖標放置在主螢幕上您想要的任何位置。然而,我認為在選擇智慧型手機時,這方面並不重要。
結論:要靠 Android 生態系統來說服我重新切換
iPhone X 幾乎在各方面都非常出色。 Face ID用起來確實很愉快,設計很漂亮(當然這是主觀的)。螢幕令人驚嘆,儘管有一個合理的凹口(它沒有下巴)並且很快就被遺忘了。蘋果對其生態系統的控制實際上比在追蹤更新方面苦苦掙扎的 Android 競爭對手更具優勢。其他優點包括:大多數應用程式都針對 iPhone X 進行了最佳化。
使用這兩種作業系統時,Android 相對於 iOS 的優勢並不總是那麼明顯。不,我們不覺得“就像在籠子裡一樣”在 iOS 上。我仍在尋找 iPhone 無法再做的事情。 購買 iPhone但這確實是我能對他做出的唯一客觀批評。
儘管如此,Android 製造商從中汲取靈感還是錯誤的。我們需要想出新的想法,不僅要增加新功能,還要加強系統的安全性,一旦有更新就立即更新。製造商還需要承諾確保其智慧型手機的軟體支援至少 5 年。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