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ROG Flow Z13 評測:PC 與平板電腦,終極超便攜遊戲玩家?

華碩透過 ROG Flow Z13 試圖實現遊戲玩家的夢想:提供一款專用於電玩遊戲的二合一超便攜電腦。一款集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和塔式一體機於一體的產品。台灣品牌的成功賭注還是冒險的實驗?在此測試中作答。

想像一下,您可以在 Surface Pro 上玩遊戲而無需擔心電源問題。介於個人電腦和平板電腦之間的超級行動終端,您可以隨身攜帶,而且還能夠運行當前的大型遊戲。這就是華碩提供的與 ROG Flow Z13 一起使用。

華碩多年來一直在游牧遊戲領域嘗試有趣的事情。繼 2021 年發佈出色的 ROG Flow X13 Hybrid 之後,這家台灣公司正在嘗試另一種格式:二合一的那種。

我們有一台電腦類似 Microsoft Surface Pro,但配備了Nvidia顯示卡。足以讓使用者享受當下所有的遊戲,甚至是最大的遊戲。對於最嚴苛的要求,華碩甚至提供與其 ROG XG Mobile 的高級相容性,其外置顯示卡單獨出售。

偉大的承諾,但是否會兌現還有待觀察。在這次測試中我們將問自己兩個主要問題。 ROG Flow Z13 是一台好遊戲機嗎?該產品能否實現遊戲、工作和娛樂之間的完美平衡?馬上回答。

價格和供貨情況

ROG Flow Z13 是已在法國上市在華碩網站上,以及 Fnac、Darty、Boulanger 和 Amazon 等合作經銷商。在撰寫本文時,某些型號已經缺貨,但製造商向我們保證,這種情況很快就會消失。這是一台遊戲電腦,這麼貴。提供四種型號總的來說,每個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這是列表:

  • ROG Flow Z13 配備 Core i5、Intel Xe、1200p 120Hz 顯示器、16GB RAM、512GB 記憶體:1499 歐元
  • ROG Flow Z13,Core i7,RTX 3050,1200p 120 Hz 螢幕,16 GB RAM,512 GB 記憶體:1899 歐元
  • ROG Flow Z13,Core i9,RTX 3050 Ti,1200p 120 Hz 螢幕,16 GB RAM,1 TB 記憶體:2099 歐元
  • ROG Flow Z13,Core i9,RTX 3050 Ti,4K 60 Hz 顯示屏,16 GB RAM,1 TB 內存:2299 歐元

考慮到配置,價格偏高(無論如何,配備 3050 的筆記型電腦很昂貴),但我們必須記住,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甚至是實驗性的產品。華碩的目標不是按托盤銷售電腦,而是主要針對行動遊戲玩家並測試新用途。

紙上的經典技術表

只看數據表,我們有一台中檔遊戲電腦。這種格式可以完成這一切。使用者可以選擇自己的配置。他可以選擇 120 Hz 的 1920 x 1200 像素螢幕,也可以選擇 4K 螢幕(但僅限於 60 Hz)、Core i5、i7 或 i9,甚至可以選擇 GeForce RTX 3050、3050 Ti 顯示卡或根本沒有顯示卡。缺少 GPU 僅涉及最便宜的型號。目標是針對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超便攜和在家中需要遊戲機(透過與外部 GPU 相容)的人。如果這個論點成立,我們仍然很難看出這種配置的好處。

華碩 ROG Flow Z13
螢幕- 13.4 吋觸控螢幕 IPS 面板,光面塗層
- WQXGA(3840 x 2400 像素)或 FHD+(選購版本)
- 60hz 或 120hz(單獨版本)
方面30.2 x 20.4 x 1.2 厘米
重量1.2公斤
中央處理器英特爾酷睿 i5-12500H、英特爾酷睿 i7-12700H 或英特爾酷睿 i9-12900H
圖形處理器英特爾 Iris Xe、RTX 3050 或 RTX 3050 Ti
記憶體16 進入內存
貯存第512章 去歐1
ROG Flow X13 連接- 2 個 USB-C
- 1 個 USB-A
- 1 x 迷你插孔 3,5mm
- 1 個 ROG XG 端口
連接性- Wi-Fi 6 802.11(斧頭)
- 藍牙5.0

請注意,在本次測試中,華碩借給我們的是配備 Intel Core i7、RTX 3050 和 512 GB 記憶體的型號,即 1899 歐元的型號。從我們的角度來看,2099 歐元的一款(配備 3050 Ti 和 Core i9)無論是在價格還是在用途方面都更有趣。據製造商稱,這也是銷量最高的一款。現在是時候看看這款 ROG Flow Z13 的價值了。這種格式真的值得這麼大的購買嗎?它會帶給玩家真正的好處嗎?

介於 Surface Pro 和遊戲 PC 之間的設計

ROG Flow Z13 採用與 ROG Flow Z13 完全相同的格式微軟Surface Pro。一方面,我們有一個帶有所有組件的平板電腦,另一方面是透過磁鐵系統連接到它的鍵盤。全部一起給予13吋超便攜。重要說明:鍵盤與機器一起出售,而不是單獨出售。

讓我們從平板電腦開始。華碩在視覺部分做得很好透過在遊戲玩家和更「嚴肅」的方面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因此,我們有一個黑色的鋁製終端,它樸素且隨處可見。

請注意,存在一個可伸縮腳(也是鋁製的),能夠將平板電腦旋轉 170 度,足以在遊戲、工作或觀看電影時找到理想的位置。

我們欣賞它的堅固性,也欣賞它的小拉環,使其易於操作。事實上,這種支援直接整合到機箱中,而不是像在鍵盤部分一樣華為MateBook E,是一個真正的優勢。

顯然不可能沒有看到「玩家」的一面從這款平板電腦可以看出,無論是激進的線條、封面上的雕刻或通風。空氣透過後部的通風口吸入,並透過上緣的格柵排出。這是一個理想的位置,我們將在下面討論這一點。

Flow Z13 背面的窗口是賦予 PC 真正個性的因素。正是這一點點滴滴讓設計變得獨一無二。它可以讓你看到主機板的一部分,並且具有背光的特殊性。用戶顯然可以透過預先安裝的軟體自訂它發出的光(或停用它),我們將在稍後的測試中看到這一點。但在所有情況下,這都可以讓您立即從一千種產品中識別出該產品。

腳下你可以看到一個小艙口,您可以使用精密螺絲起子進入該艙口:如果需要,這允許您新增 M2 格式的 SSD。如果這還不夠,用戶還可以將 microSD 放置在同樣位於腳下的另一個位置。這對於 512 GB 記憶體很快就會飽和的遊戲 PC 非常有用。

平板電腦比較厚,有1.2厘米(大多數一般小於1公分)。在邊緣,我們發現了一個總是有用的 USB 3.0 Type A 端口,還有兩個 USB Type-C 連接埠。因此,當您在移動時,不一定需要配備集線器來連接滑鼠。我們還注意到專用於 ROG XG Mobile 外部 GPU 的專有連接埠(隱藏了第二個 USB Type-C)。後者是即插即用的:只需將其插入平板電腦,您就會擁有 RTX 3080 而不是 3050,但我們會談到這一點。最後,我們仍然指出 3.5 毫米插孔的存在。唯一令人失望的是沒有 HDMI 端口,這對於通常與外部螢幕相關的產品來說並不算太多。但還有空間。

除了連接之外,ROG Flow Z13 的右側邊緣還有兩個實體按鈕。一個專用於音量,另一個專用於點火。後者包括指紋感應器它允許您解鎖電腦。它位置優越,工作完美。這方面沒什麼好抱怨的。

關於門面,沒什麼好報告的。我們有一個 13.4 英寸的面板,由於邊框減少,佔據了超過 85% 的空間,視覺上令人愉悅。像往常一樣,網路攝影機位於頂部,但沒有實體蓋。損害。

手裡拿著平板電腦有點重(1.18公斤)。如果可以將其用作平板電腦(計劃用於 Windows 11),那麼當將其放在桌子上查看內容或玩遊戲時,它就會發現真正的樂趣。適合在任何地方玩的理想產品。

對於更傳統的使用,我們當然可以透過磁鐵系統連接鍵盤。這個的內部是塑膠的,外部是織物的。任何曾經使用過 Surface Pro 鍵盤的人都會對此感到熟悉。幾乎是一樣的,無論是打字感覺(無可挑剔)還是形狀。我們甚至一度認為華碩在這一點上與微軟合作過,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此我們有巧克力鍵盤,打字起來非常舒服(我們在上面寫測試)。 13吋格式需要,我們沒有數字鍵盤。請注意與 F 鍵關聯的功能鍵的存在,用於管理音量、亮度甚至風扇功率。總是實用的。

鍵盤有四級背光,可以透過 Armoury Crate 嵌入式軟體自訂顏色和動畫,就像經典的 ROG 筆記型電腦一樣。沒有 LED 的遊戲 PC 會是什麼樣子?

最後,觸控板運作良好,即使你很快就需要連接滑鼠來玩遊戲,它與 Surface Pro 非常相似。

總之,華碩對這款 ROG Flow Z13 的押注成功了,即以極為緊湊的格式提供遊戲配置。我們非常欣賞它的靈活性、整體外觀、移動性以及該產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來非常愉快的事實。在視覺效果上,華碩顯然選擇了明顯的「遊戲玩家」身份,但又小心翼翼地保持清醒。這會讓粉絲們高興,而其他人則會急於關閉 LED。總的來說,這是成功的。

完美的螢幕,適應所有情況

ROG Flow Z13 配備13.4吋IPS液晶面板。最高階版本提供 4K 60 Hz,但四分之三的型號配備解析度為 1920 x 1200 像素、刷新率為 120 Hz 的螢幕。顯示120 幀。辦公室的感覺真好但尤其是對於電玩遊戲。讓我們向外行人指出,如果 Flow Z13 上的遊戲在軟體中可以超過每秒 120 幀,那麼它在螢幕上的幀率不會更高。但是,透過連線更新率更高的外部螢幕,可以突破此限制。

顯然,我們使用探針分析了該板,結果很明確:華碩做得非常出色。雖然螢幕是 IPS,但平均對比度遠超過 10,000:1,這非常出色(在筆記型電腦上甚至非常出色),可以呈現深邃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對顏色的尊重也是存在的(平均 Delta E 為 1,低於 3 就已經很完美了),沒有一個被背叛。溫度無可挑剔,為 6500K:顯示器不會偏藍或偏紅。最後,對PC來說亮度很高,達到475 cd/m²。因此,可以放心地在戶外玩耍。

另請閱讀——ASUS Rog Flow X13 評測:超完美的超便攜筆記本

完美校準這體現了華碩在這一點上的用心。簡而言之,是處理照片或影片的理想電腦。這些測量是在預設螢幕設定檔中進行的。在預先安裝的 Armory Crate 軟體中,可以選擇其他七個(影片、FPS、RPG 等)。華碩有個好主意來描述這些模式對顯示器的影響,而不是讓不知情的用戶蒙在鼓裡。即使是外行人也能毫無後顧之憂地擺脫它。

我們分析了不同的模式每次都遵守諾言。劇院模式的色彩飽和度很高,在護眼模式下溫度下降時,影像更具衝擊力。每種模式都非常適合其使用。非常好的工作。錦上添花:可以調整每個設定檔的色溫。足以說服那些想要完全控制自己的電腦的人。最終,ROG Flow Z13 取得巨大成功在其板的水平上。如果一開始我們對沒有看到 OLED 面板感到有點失望(華碩最近使用了很多這種面板),那麼無可挑剔的校準很快就讓我們放心了。面板確實令人賞心悅目,並且根據所使用的遊戲,不同的模式可提供額外的舒適度。

在音訊方面,華碩也以強大的揚聲器和均衡的聲音履行了合約。我們只會注意到在高音量時相當明顯的失真,但沒有什麼戲劇性的。這對於遊戲來說已經足夠了但玩家可能更喜歡戴頭盔還有一個原因,我們將在下一部分中看到。

ROG Flow Z13 有多種配置可供選擇。我們的測試模型具有 12 個 Intel Core i7-12700H 處理器(14 核心、20 個執行緒、最大時脈頻率為 4.7 Ghz)e一代,配備雙通道 16 GB RAM 以及 M2 格式的 512 GB NVMe SSD 對於 GPU 部分,我們有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4 GB)。事實上,也因此中檔遊戲筆記型電腦配置。

顯然,我們在這款 ROG Flow Z13 上運行了一系列基準測試,從邏輯上講,我們面對的是一台功能強大的個人電腦。處理器在全力以赴時顯示出穩定的節奏,可以輕鬆地進行照片或視訊處理,而無需太多麻煩。關於發熱和噪音的管理,CPU在工作時溫度升至70度,我們測得嘶嘶聲為45分貝(在視訊處理中)。這是很多,但這種情況只會在某些情況下發生。當PC僅用於上網瀏覽或文字處理時,不超過40分貝。好多了,但還是有點聽不見。

我們在這裡感興趣的是,這是遊戲部分。我們在「效能」模式下對多款遊戲進行了測試,解析度為 1080p,圖形設定為最大(相容遊戲中沒有光線追蹤)。以下是我們玩一小時後獲得的平均結果:

  • 天國降臨 拯救:每秒 51 幀
  • 控制:每秒 44 幀
  • 死亡擱淺:每秒 47 幀
  • 賽博朋克:每秒 27 幀

我們有結果與建議的配置一致。因此,您可以在良好的條件下享受最新的大型比賽。然而,對於性能愛好者來說,您將需要在圖形設定中進行一些調整。例如,在《Cyber​​punk》中,我們平均每秒超過 60 幀,而且標題仍然非常漂亮。

關於加熱和噪音的管理,製造商根據平板電腦的規格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從後面吸入空氣,然後向上排出。因此,即使呼吸很強大(確實如此),使用者也不會受到任何干擾。 Flow Z13 仍然是一款遊戲電腦,因此噪音較大。平均而言,我們有在比賽中測得噪音為 48 分貝。很多。雖然這不會打擾戴著耳機的玩家,但可能會惹惱周圍的人。

至於熱量,它會擴散到整個底盤。與任何遊戲配置一樣,它的配置非常高,以至於在啟動遊戲時觸摸電腦時手指會被燙傷。這還不算太煩人,鑑於該終端不打算在遊戲期間被操縱。不包含任何組件的鍵盤在邏輯上是不會受熱的。因此,演奏者的手指下感覺不到任何東西。內部,GPU和CPU升至86度,相對較高,但也不驚人。

這些測量是在性能模式下進行的,這是一種專門用於遊戲的智慧模式,用戶可以選擇切換到渦輪模式,也就是說,將風扇推向極限。透過這樣做,電腦噪音達50分貝,但作為回報,CPU 溫度降至 80 度以下。就機殼熱量而言,並沒有真正的變化。每個人都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通氣模式。

最終,Flow Z13 讓您可以正確地玩遊戲,而不必太擔心圖形上的偷工減料。我們可以把矛頭指向發熱和噪音污染,但對於這樣的產品,很難做其他的事情(所有其他超薄遊戲電腦也是如此)。因此,我們的產品固然不完美,但在工程方面卻很出色。

一點點自主權

自主性從來都不是遊戲電腦的強項。對於這種注重移動性的形式,我們希望在這一點上有所改善。但我們不要抱持幻想,ROG Flow Z13 仍然是一款純粹的遊戲 PC 終端機。電池只能持續一個多小時,這是非常少的。並且有充分的理由:它被設計為在遊戲過程中插入,就像它的同類產品一樣。那麼沒什麼好擔心的。對於工作來說,電池的續航力會長一些。

在辦公室使用中,透過停用鍵盤和背面的 RGB、將螢幕亮度降低至 200 cd/m² 並將電腦切換到節能模式,我們能夠保持五個多小時一點。這足以完成一個漫長的下午的工作,但僅此而已。相比之下,Surface Pro 8 在螢幕設定為 60 Hz 的情況下可持續使用超過 8 小時,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即使微軟的平板電腦不是專門用於遊戲,它也採用相同的格式。

因此,一天工作時不可能將充電器留在家裡。這個的優點是體積小,就像經典的超便攜式充電器。因此,它能夠毫無問題地在包中找到位置。

一個非常有用的軟體

與所有 ROG PC 一樣,我們發現 Flow Z13 上預先安裝了軟體。當然,我們有通常的MyAsus,還有軍械庫箱子,專門用於遊戲的應用程式絕非無用。

Armoury Crate 充當您的電腦的集線器,並且像所有同類應用程式一樣,允許查看CPU溫度,查看 RAM 使用情況或管理風扇功率。對於那些想要在熱量和噪音之間找到完美平衡的人來說非常有用。更重要的是,這個應用程式是更改螢幕設定檔的基本方法。正如我們在上面看到的,所有這些都具有無可挑剔的校準。

軍械庫箱提供了可能性個性化鍵盤和後窗 LED 的顏色。更重要的是,可以選擇動畫。例如,LED 可以根據 CPU 溫度從綠色變成紅色。另一個軟體 Aura Creator 甚至可以讓使用者創造自己的效果。

蛋糕上的櫻桃,這個中心也可以作為一個庫,匯集您所有的遊戲,對於那些不喜歡在啟動器之間切換的人。簡而言之,這裡的應用程式遠遠不是一個小工具,因為它將支援用戶管理 ROG Flow Z13。在測試週期間,我們自己每天都會打開它,儘管我們通常不是此類嵌入式軟體的客戶。

專為與外部 GPU 搭配使用而設計的 PC

ROG Flow Z13 是一款專為結合超級移動性和遊戲而設計的計算機,但它也不想忽視家庭遊戲。因此,它與 ROG XG Mobile(一個包含外部顯示卡的盒子)相容。

本產品不與 ROG Flow Z13 一起銷售。甚至沒有提供捆綁包。華碩將其作為一個不錯的補充出售給那些想要完整體驗的人,但這不是強制性的。市場上有兩種型號:一種配備 AMD Radeon RX6850M,另一款配備 GeForce RTX 3080(我們用於測試)。第一款售價 1,399 歐元,第二款售價 1,599 歐元。原理很簡單:您將外部 GPU 連接到 ROG Flow Z13,它會自動替換您的內部 GPU。在這裡,我們在一秒鐘內從 3050 升至 3080。該終端並不是為了隨身攜帶(它的重量超過一公斤),它只是搜索提供在家「旅遊」體驗。

我們顯然做了測試,毫不奇怪,上述所有遊戲都突破了每秒 80 幀的大關(《Cyber​​punk》除外,它在啟動光線追蹤的情況下以最高 60 FPS 的速度運行)。在《鬥陣特攻》或《反恐精英》等極具競爭力的遊戲中,我們甚至可以走得更高。畢竟我們有 3080。

更重要的是,此GPU有助於緩解PC的熱量(Z13的CPU在遊戲中降至70度)。不過外殼比ROG噪音大很多,因為我們測得噪音為 57 分貝。它很大,但對於這樣的卡來說是必要的。如果使用者確實想戴上耳機來安心,那麼他周圍的人可能不會欣賞這種呼吸,這幾乎會讓他誤認為是正在工作的吸塵器。

最後這個盒子也可作為具有完全連接性的集線器:4 個 USB 3.0 Type-A 連接埠、1 個 HDMI 2.0 連接埠、1 個 DisplayPort 1.4 連接埠和 1 個乙太網路連接埠。有了這個集線器,就可以連接外部螢幕以受益於更高的刷新率。非常適合配備 4K 螢幕的 Flow Z13 型號,因此僅限於 60 Hz 無需塔式設備!

簡而言之,我們有一個使用起來很有趣的盒子,但就其所提供的功能而言,它仍然非常昂貴。為沒有預算限制的用戶保留。其他人可以不使用它,或者如果他們真的想在家裡時在良好的條件下比賽,可以投資一座塔。

在日常生活中,那是什麼樣子的呢?

使用 ROG Flow Z13 一周多一點後,我們很快就發現了一個觀察結果:它是一款非常令人愉快的產品,完美地履行了其合同,並且很難回去。

我們欣賞該產品因其格式而具有的靈活性。由於自主性有限,我們當然沒有像經典超便攜式那樣便攜的東西(所以你必須隨身攜帶充電器),但在兩個工作會議之間玩《盜賊之海》或《賽博朋克》遊戲很有趣!這種多功能性對於現代玩家來說是一筆真正的財富誰在這裡找到了一台可以做所有事情的機器。

與 XG Mobile 的兼容性也是一個優勢。經過一天的辛苦工作後,回到家並通過插入 GPU 和外部顯示器將 Z13 用作塔式設備真是太好了。對於那些在塔式筆記型電腦和遊戲筆記型電腦之間猶豫不決的人來說,這聽起來可能是一個強有力的論據,但一個重要的方面不應被忽視:價格。即使選擇最便宜的產品,即不含 GPU 的 ROG Flow Z13 和 RX 6850M 的 XG,我們快到3000歐元了。這仍然比具有同等配置的塔式和 Surface Pro 便宜,但仍然如此。將測試配置的價格加起來,我們達到 3500 歐元。開始刺痛了。

因此,Flow Z13 是華碩的成功賭注,它完美地結合了遊戲和移動性。在 Phonandroid,當我們測試 PC 時,我們會將其返回給製造商後繼續前進。停止使用 Flow Z13 真是令人心碎,因為這台 PC 所做的一切都非常有效率。成功了。

我們問自己的最後一個問題是:華碩這款產品的目標客群為何?首先對於有能力投資的遊戲玩家。對於那些尋找全能終端並且不想在超便攜電腦、遊戲電腦和塔式電腦之間進行選擇的人來說,那麼。最後,它也獻給不斷在路上的電玩迷。對他們來說,ROG Flow Z13 就是確定價值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