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
Nexus 6 終於來了。經過幾個月的希望、猜測、懷疑,它以一個 6 英寸的怪物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有些人不願意相信,但谷歌做到了,進入了龐大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那些抵制這種格式的人將不得不求助於 Nexus 5,該產品將不再銷售很長時間,而且除了 Android Lollipop 更新之外,它沒有任何發展,新版本的作業系統也將在同一時間推出。時間是摩托羅拉製造的Nexus 6。
因此,最新的Nexus 智慧型手機完善了該系列,在螢幕對角線方面高於其前輩,而低於新的Nexus 9 平板電腦。注目以外的手機。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表和全新版本的 Android 是否足以使其成為新的基準並說服最不願意的人?這就是我們將在 Nexus 6 評測中回答的問題!
- 螢幕:Super AMOLED 5.96 吋四倍高清解析度 2560 x 1440 像素(493 ppi)
- 處理器:四核心高通 Snapdragon 805,主頻 2.7 GHz
- 圖形處理器: 腎上腺素 420
- 記憶: 3 進入內存
- 貯存:32/64 GB 內存
- 微型SD卡:非
- 相機:Sony IMX 214 Exmor RS 1300 萬像素,f/2.0 光圈,附 OIS 光學影像穩定器、HDR+ 和雙 LED 閃光燈。
- 前置鏡頭:200萬畫素
- 多媒體:前置立體聲揚聲器
- 連接性:802.11 a/b/g/n/ac、Buetooth 4.1 低功耗、GPS GLONASS、NFC、4G LTE(頻段 700/800/850/900/1800/2100/2600。
- 連接:microUSB 2.0、3.5mm 耳機插孔、nano SIM
- 感應器:加速度計、指南針、氣壓計、陀螺儀、亮度、接近度
- 電池:3220毫安培時
- 作業系統:安卓5.0棒棒糖
- 方面: 159, 26 x 82,98 x 10,06 毫米
- 重量:184克
- 防水防塵:非
- 顏色:午夜藍、雲白
我們從技術特徵開始,這些特徵與目前最好的手機沒有什麼好羨慕的。最新一代Snapdragon 805處理器、3 GB RAM、3220 mAh 電池,甚至 1300 萬像素索尼照片感測器。 6 吋螢幕採用 Super AMOLED,這是 Galaxy Note 4 或 Moto X 2014 等裝置上採用的技術。 Quad HD 清晰度也在那裡,彷彿標誌著這款新 Nexus 6 的非常高端的定位。
設計靈感來自 Moto X 2014,但更大!
盒子裡有與 Nexus 9 相同的設計,頂部有“浮雕”數字,全部為完美的白色。快速入門指南存放在一個紅色小紙板箱中,其尖端用於打開 Nano SIM 艙口。摩托羅拉的入耳式耳機、微型 USB 2.0 線和「快速充電」電源插座可在幾分鐘內為大部分電池充電,我們將在自主部分中回到這一點。
在關注設計之前,我們先來談談操控性。 Nexus 6 體積龐大、沉重且體積龐大。對於 6 英寸來說,這是可以預料到的,但摩托羅拉並沒有在技巧上做出巨大的努力。我們發現曲線與摩托X 2014。如果圓邊非常適合手掌,我們就不會反對更多的技巧來使 6 英寸格式更易於管理。
如果你把他放在口袋裡(如果可以的話),只要你想坐下來,他很快就會成為經理。單手使用非常困難,您通常會依靠另一隻手來獲得舒適感。
正面的螢幕邊框相當薄。上部稍大一些,可容納前置鏡頭、各種感應器和一個揚聲器。第二個揚聲器的下部較薄。另一方面,它的直接競爭對手 Ascend Mate 7 在這一點上做得更好。 。
由於我們談論的是智慧型手機的側面,鋁製框架散發出堅固性,薄薄的部分保留在塑膠中,彷彿是為了在螢幕和框架之間建立連接處。右側裝有電源按鈕,該按鈕具有細小的紋理線條,可很好地用手指握住。正下方的音量控制鍵則不然,好像是為了區分。
Nexus 6的上半部清楚地展示了手機的弧形設計,我們找到了nano SIM連接埠以及3.5毫米耳機插孔。下緣較薄,只有 micro USB 2.0 插座。最後,左側邊緣沒有按鈕或連接,只是讓您欣賞手機的曲線。
手機背面採用了略滑的磨砂質感,午夜藍版本幾乎不留指紋。相機周圍環繞著環形雙 LED 閃光燈。正下方是摩托羅拉徽標,當您使用 Nexus 6 通話時,該徽標中空,可容納您的手指。
你會明白,製造品質和堅固的感覺是存在的,但智慧型手機仍然很重、很氣勢而且很寬,這並不容易握持。同級中華為Ascend Mate 7的握感更順手。
Super AMOLED 螢幕無法達到標準
憑藉5.96 英寸和260 x 1440 像素的四倍高清分辨率,Nexus 6 顯示493 ppi,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顯示分辨率,與競爭對手一樣,與由此產生的缺點相比,它帶來的優勢很少,無論是在能源方面消耗或性能。然而,大螢幕及其清晰度在瀏覽網頁或播放影片時是一種樂趣。
螢幕技術為Super AMOLED,就像 Galaxy Note 4 上的那樣和摩托
Nexus 6 vs 華為 Ascend Mate 7,巨人對決
與華為 Ascend Mate 7 及其 IPS-NEO 螢幕的比較是顯而易見的,有機會將兩個面板面對面。首先,就對比度而言,兩者是相等的,但在白人身上情況並非如此,Nexus 6 在這一方面並不是最好的。事實上,當您降低亮度時,白色的亮度較低,並且會稍微偏黃。
預設顯色性也過於飽和,這在 AMOLED 螢幕上很常見。如果這是可調整的,那麼該缺陷就會不那麼煩人,但不幸的是事實並非如此。因此不可能透過校準獲得更準確的顏色。你的照片的渲染必然會因為這個惱人的缺陷而扭曲。
從絕對值來看,Nexus 6 的螢幕並不是災難,但我們有權利對一款定位高階的智慧型手機提出要求,尤其是在 Galaxy Note 4 或華為 Ascend Mate 等直接競爭對手的細分市場中7 票價好多了。
驍龍805,確保卓越性能
Nexus 6 的性能得到了強大的 Snapdragon 805 四核心處理器的保證,主頻為 2.7 GHz,搭配 Adreno 420,在圖形處理能力方面提供了明顯的提升,這並不會過多地補償 Quad HD清晰度,比全高清要求更高。最終,我們得到了更強大的 SoC,但螢幕資源更密集,從而平衡了力量。
在安兔兔基準測試中,Nexus 6 的得分為 49682,這遠高於 Nexus 5(幸運的是),但也高於配備全高清螢幕和 Snapdragon 801 SoC 的 Ascend Mate 7(Basemark 得分為 1457)。 OS II 以及PC Mark 上的4540 證實了最新Nexus 智慧型手機的強大原始功能。網頁瀏覽也是如此,在 HTML5、Metal 和多核心中都取得了出色的結果。
在圖形效能方面,Adreno 420表現非常出色。只有 Nvidia Tegra K1 做得更好,但代價是能耗更高。我們也注意到,在進行 30 分鐘的遊戲後,Nexus 6 的發熱並沒有太大,因此散熱良好。回到基準測試,Basemark X 與 3Dmark 一樣凸顯了手機的原始效能。
Epic Citadel 在本機清晰度和超高清模式下的平均幀速率為 51.6 FPS。實際上,當您玩要求最高的遊戲時,它可能會低一些。然後,《Asphalt 8 Airborne》或《Nova 3》遊戲的平均幀率大約是 30 FPS。
Android Lollipop,它的改良與缺點
Android 5.0 Lollipop 終於來了,Nexus 6 和 Nexus 9 是最早受益的。這是 Android 最大的更新之一,它帶來了 Material Design 的美學變化,同時也帶來了從 Dalvik 虛擬機器到 ART 的過渡以及 64 位元支援的技術變化。這將帶來更好的性能,同時也帶來更好的自主性。我們也將回到自治部分中節能模式的出現。
讓我們從通知開始,這些通知現在直接顯示在鎖定螢幕上,但當您拿起 Nexus 6 時也會彈出,然後它們會在您眼前短暫顯示,並且是黑白的,這樣您就不必轉動手機完全顯示在螢幕上,從而節省電池電量。
進入鎖定畫面後,通知將顯示在時間下方。然後向下移動以顯示所有它們,但也可以向上調出鍵以立即將它們全部關閉。如果再次向下移動,則會顯示 WiFi、手電筒甚至飛行模式等快速捷徑。只需雙擊通知即可打開相關應用程序,然後向一側滑動即可將其關閉,簡單直觀。
通知的顯示是完全可自訂的。例如,您可以選擇不顯示內容,以免被窺探。您也可以完全停用它們,即使剝奪 Nexus 6 最大的新軟體功能之一是一種恥辱。
括號中的Andoid 5 Lollipop 的一大缺點例如,按住電源按鈕時無法將智慧型手機切換到飛航模式,或預設顯示電池百分比,需要進行操作才能顯示。今天所有製造商的介面都提供它,我們想知道為什麼谷歌不能提供它。
介面的其餘部分讓我們欣賞了Material Design,它的特點是以疊加卡片的形式呈現,所有顏色都根據應用程式定義明確的顏色,以及新的非常成功的過渡效果,給Android 帶來了真正的年輕氣息。我們還注意到可以將五個應用程式圖標並排放置,這很實用,可以讓您充分利用 6 吋螢幕及其巨大的清晰度。
現在讓我們繼續討論新的多工處理,它改變了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式的呈現方式。正如您所看到的,這是一個卡片視圖,有一個有趣的選項,螢幕固定。此選項允許您阻止螢幕上的應用程序,這非常有用,例如,當您必須進行演示時。
YouTube 應用程式最近轉向了 Material Design,這是一個看到豐富多彩且非常乾淨的選單介面的機會。我們獲得了閱讀舒適度和可讀性,每個 Google 應用程式都有很強的標識,並以不同的顏色進行標記。
Andoid Lollipop 也提供了使用者帳號管理功能。因此,您可以新增用戶,然後該用戶必須重新配置其個人空間或存取設定。另一種類型的個人資料是訪客,對敏感功能的存取受到限制,僅顯示您想要的內容,例如,如果您的孩子玩智慧型手機,這很實用。
安全性也是 Lollipop 的核心,預設情況下資料加密,至少在 Nexus 產品上是如此。事實上,在接收新作業系統更新的終端機上,資料不會被加密。還整合了 Android 裝置管理器,以便您在手機遺失或被盜時解鎖手機或刪除其資料。實際的。
音質好,4G
語音通話品質好,聲音清晰,網路連線良好。由於 6 類調變解調器,4G+ 的速度為 300 Mb/s,這使您可以從超高速行動網路中受益,儘管該網路尚未廣泛普及。
這個網路可能還不是很普及,但是當你以這個價格購買 Nexus 6 時,你有權要求它處於網路連線的頂端,但這裡的情況不一定如此。 GPS連線完成沒有問題,第一次定位在12秒內,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Nexus 6 的音訊部分由兩個前置揚聲器提供,即使推得很遠,它們也非常強大並且提供清晰的聲音。對於那些想要額外的小型揚聲器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點。
3.5毫米耳機介面以及包裝盒內附贈的入耳式耳機也表現不錯,我沒有發現這方面有什麼毛病。音訊部分非常出色,但 Galaxy Note 4 的揚聲器位於背面,在這方面稍顯不足。
令人信服的相機
讓我們從照片應用程式的測試開始,後者仍然非常簡單,如果我們必須將它與競爭對手可以提供的內容進行比較,那就太簡單了。谷歌可能過於簡單化了,但在控制相機方面我們不會反對更多的設定。你必須忍受它,但這並不能阻止 Nexus 6 拍出非常好的照片。
它是一個 13 兆像素的索尼 IMX214 感測器,用於拍照。他無論白天和黑夜都表現得非常好。這些照片明亮、精確,讓您可以拍出前景為主體、背景為漂亮模糊的漂亮照片。當亮度下降或逆光時,HDR+ 模式確實會發揮作用。然後增強照片的亮度和對比度以獲得令人信服的結果。
該相機可拍攝品質非常好的照片,但觸發速度不如其最佳競爭對手。在這一方面我們更喜歡Note 4,僅舉一例。就夜間照片而言,還不錯。圖像不會像素化太多,並且仍然足夠詳細以區分場景的所有元素。微距照片也非常成功,細節程度非常出色。
在視訊方面,Nexus 6 提供了必需的功能,但在高端方面不如競爭對手。可以以 30 FPS 的 4K 格式拍攝,但在低清晰度(例如全高清)拍攝時不可能增加每秒幀數。因此,您將停留在 30 FPS,這將阻止您製作慢動作視頻,例如在 Timeshift Burst 模式中。索尼 Xperia Z3例如。
如果手動對焦某個物體是小菜一碟,那麼照片應用程式的「對焦效果」模式並不好用,所獲得的效果也值得懷疑。拍攝後,您可以選擇背景模糊的強度,但後者往往會滲入主要主體的邊緣,如照片所示。
平均自主權
Nexus 6 擁有 3220 mAh 電池,與 Galaxy Note 4 容量相同。 Nexus 6的自主性很好,沒有達到我們剛才提到的競爭對手的水平。適度使用的話,可以使用一天半,然後就需要充電了。
如果你想把它推到兩天,你不應該太急,並且要小心使用。另一方面,如果你是我們所說的“密集型用戶”,你一整天都啟動4G,觀看大量影片或運行遊戲,你就無法度過這一天。這是我們在持續幾天的 Nexus 6 測試中觀察到的情況。
為了彌補這幾個弱點,您可以使用兩種工具。第一個是 Lolipop 上預設的省電模式。啟動後,Nexus 6 介面的一部分會變成橘色以告知您。然後,效能會受到限制,網路連線也會受到限制,以盡可能節省電池電量。
第二個工具是與Snapdragon 805處理器相容的Quick Charge 2.0技術,結合充電器,可以在30分鐘內恢復約50%的電量,其餘的充電速度會較慢。完全充電需要不到 2 小時的時間。
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使是那些喜歡 Nexus 智慧型手機的人,對 Nexus 6 的評價也不會一致。透過選擇6吋螢幕,Google顯然打出了XXL手機牌,即使這意味著將其他手機放在一邊。手機笨重且雄偉,很難用一隻手使用。但我認為,這款手機的設計相當成功,而且手機散發出堅固的氣息。
然而,與直接競爭對手不同,螢幕的品質有點令人失望,特別是在白色品質和不可能的校準方面。另一方面,有些人會喜歡螢幕的舒適度,這會讓您遠離平板電腦,甚至在某些用途上遠離電腦。
Android Lollipop 帶來了許多先前版本所缺少的新鮮感和軟體功能。但與提供更多應用程式的競爭對手相比,這並不一定使它非常完整,有時非常實用,有些人不想在 Play 商店中搜尋這些應用程式。 Note 4 及其手寫筆在功能方面顯然領先一步。
除此之外,Nexus 6 是一款非常平衡的手機,具有出色的性能、令人信服的相機、非常好的音訊和不錯的電池壽命。
詢問我們最新的!
太陽系中行星的略微傾斜和偏心的軌道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科學家的興趣。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理論:來自另一個恆星系統的巨大物體會破壞其最初的組織。太陽系…
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