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憑藉 Mate 9 重返平板手機市場。但華為Mate 9兌現了所有承諾嗎?我們在完整的測試中立即看到了這一點。
讓我們從華為 Mate 9 的技術表開始,與在這一點上已經非常紮實的 Mate 8 相比,它呈現出平滑的演進。我們發現一塊5.9吋的IPS螢幕,具有全高清清晰度,華為認為沒有必要更高,因為這樣可以提高自主性。
搭載全新的麒麟960八核心處理器,配備據稱比上一代效率提升180%的Mali-G71 MP8 GPU,以及4GB RAM。我們將看看這在實踐中會帶來什麼。
在照片方面,華為正在續簽與徠卡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自然發現了雙照片感應器,就像在華為 P9 上一樣。因此,Mate 9 配備了 2000 萬像素單色(黑白)感測器和 1200 萬像素 RGB(彩色)感測器。
再加上 64 GB 內部儲存、microSD 連接埠、4G 12 類相容性、4000 mAh 電池和帶有新版 EMUI 5.0 的 Android Nougat,您將擁有 2016 年底的最佳技術水平。
華為伴侶9 | 華為伴侶8 | |
螢幕 | 5.9 吋 NEO IPS LCD 全高清 1920 x 1080 像素 (373 ppi),螢幕佔比 77.5% | 6 吋 NEO IPS LCD 全高清 1920 x 1080 像素 (367 ppi),78% 螢幕尺寸比例 |
處理器 | 8 核(4 x 2.4 GHz A73+ 4 x 1.8 GHz A53)Kirin 960,主頻為 2.4 Ghz | 8 個麒麟 950 核心,主頻 2.3 GHz |
圖形晶片(GPU) | 馬裡-G71 MP8 | 馬裡-T880 MP4 |
記憶體 | 4GB | 3GB |
貯存 | 64 去 | 32 去 |
微型SD卡 | 是的,高達 256 GB | 是的,高達 128 GB |
後置攝像頭 | 20 MP 單色 + 12 MP RGB (徠卡),序曲f/2.2、OIS、4 個自動對焦系統、雙 LED 閃光燈、2 倍混合變焦。 4K 影片 @30 FPS | 1600 萬畫素,光圈f/2.0,相位偵測自動對焦,雙LED閃光燈,光學穩定器。影片 1080p@60 FPS |
前置鏡頭 | 800萬畫素,光圈f/1.9 | 800萬畫素,光圈f/2.4 |
網路 | 4G+ 貓。 12(高達 600 / 150 Mbits/s),相容於所有法國 4G 頻段 | 4G+ 貓。 6(高達 300 / 50 Mbits/s),相容於所有法國 4G 頻段 |
連接性 | Wi-Fi 802.11 a/g/b/n/ac(2.4 和 5 Ghz)、藍牙 4.2 LE、A-GPS、GLONASS、NFC、紅外線 | Wi-Fi 802.11 a/g/b/n/ac(2.4 和 5 Ghz)、藍牙 4.2 LE、A-GPS、GLONASS、NFC |
連接 | 雙 nanoSIM 或 nanoSIM + microSD、3.5mm 耳機插孔、USB Type-C 1.0、指紋辨識器 | 雙 nanoSIM 或 nanoSIM + microSD、3.5mm 耳機插孔、micro USB 2.0、指紋辨識器 |
聲音的 | 揚聲器位於右下邊緣 | Hi Silicon Hi6402音訊晶片,揚聲器位於右下邊緣 |
顏色 | 法國銀色或灰色 –(金色、摩卡色、白色、黑色) | 銀色、灰色、金色、香檳色 |
方面 | 156.9 x 78.9 x 7.9 毫米 | 157.1 x 80.6 x 7.9 毫米 |
重量 | 190克 | 185克 |
作業系統 | Android 7.0牛軋糖+情感UI 5.0 | Android 6.0 棉花糖 + 情緒 UI 4.0 |
電池 | 4000mAh 不可拆卸 | 4000mAh 不可拆卸 |
大獎賽 | 699 歐元 | 599 歐元 |
華為 Mate 9:包裝盒內
Mate 9 配備了保護殼、耳機、USB Type-C 線、相容於「華為 SuperCharge」快速充電的電源充電器以及 microUSB 轉 USB Type-C 轉接器。
華為Mate 9:簡單但無可挑剔的設計
Mate 9 的尺寸與 Mate 8 幾乎相同。儘管其尺寸螢幕佔比高達 77.5%,但其 5.9 吋的對角線並不能讓其單手舒適使用。
憑藉其鋁製外殼,這款智慧型手機顯然處於該系列的頂端,並且沒有什麼值得競爭對手羨慕的地方。 2.5D螢幕和斜角邊緣讓Mate 9在做工方面成為無可挑剔的產品。我們測試的灰色版本完全沒有指紋痕跡,背面的兩條塑膠條與整體設計完美契合。
與徠卡共同開發的雙感測器居中,兩側各有雙 LED 閃光燈和自動對焦雷射。下面是多功能指紋辨識器,速度還是一樣快。
上緣是3.5毫米耳機插孔和紅外線連接埠。下面是 USB Type-C 插孔,每側有兩個格柵,其中只有一個裝有揚聲器。右側是電源和音量調節按鈕,左側是裝有 nanoSIM 和 microSD 連接埠的艙口。
就設計而言,我們對華為 Mate 9 沒有太多可抱怨的地方,除了它的尺寸和沒有實體攝影按鈕,這在它與徠卡合作的背景下是有意義的。
華為Mate 9:非常好的全高清IPS螢幕
5.9 吋螢幕上的 1080p 清晰度,您可能會認為華為 Mate 9 與一些競爭對手及其 1440p 面板相比相形見絀,但事實並非如此。 373 ppi 的解析度足以實現良好的顯示精細度,並且可視化角度無可挑剔。
最大亮度也非常出色,即使在陽光直射下也足以舒適地使用 Mate 9 的大螢幕。 IPS NEO 螢幕的對比度是我們見過的最好的之一,即使 AMOLED 螢幕仍然是這一點的基準。
注意,也可以透過設定來改變溫度,還可以啟動減少藍光的「護眼舒適」模式,以免早上起床或晚上睡前灼傷眼睛。因此華為Mate 9擁有非常不錯的IPS螢幕,並合理選擇全高清清晰度,減少螢幕對續航的影響。
華為Mate 9:麒麟960的卓越性能
憑藉全新的麒麟960 SoC,華為宣布CPU效能較上一代提升18%。對於 GPU 部分,這個數字上升到 180%。各種基準確實顯示出很高的理論分數,但在大多數測試中總體上低於其直接競爭對手 Snapdragon 820 和 Exynos 8890。
但這還不包括新的 Mali-G71 MP8 GPU,它在理論和實踐性能方面都為競爭對手提供了真正的教訓。在我們的《Real Racing 3》遊戲內測試中,Gamebench 軟體在 23 分鐘的遊戲過程中平均幀速率為 60 FPS。我們注意到幀速率有時會下降,但從未低於 53 FPS。最重要的是,手機發熱很少。
在日常使用中,我們沒有註意到任何放緩,智慧型手機反應非常靈敏。華為宣布,它正在使用“機器學習”,使Mate 9 能夠自動學習您的使用情況,然後確定任務的優先級,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穩定的性能,“即使在18 個月後”,製造商宣布。因此,到時候我們還有機會再討論這個問題。
華為Mate 9:介面 EMUI 5.0
華為Mate 9直接在Android 7.0 Nougat下發布,新版本的EMUI 5.0帶來了一定的改進。最引人注目的之一無疑是添加應用程式抽屜的可能性,這是華為介面的新功能,到目前為止,華為介面直接在桌面上顯示所有圖示。所以現在你有一個選擇。
EMUI 5.0 也徹底修改了通知,現在以更傳統的方式顯示,更接近原生 Android。多工顯示也是如此,應用程式現在以一組卡片的形式顯示,不再像以前版本的介面那樣彼此相鄰。
我們還注意到設定更加清晰,當您已經處於設定中時,可以透過從左到右的移動來顯示主選單。另一個重要的細節是,只有華為應用程式有圓形圖標,Google應用程式和從 Play 商店下載的應用程式將不再像以前那樣進行修改。
巨螢幕的需求,EMUI 5.0提供了一些讓單手使用更輕鬆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發現導航按鈕的調整,例如更簡單地降低通知列。浮動選單也是將按鈕直接放在拇指下方的方法。最後,縮小螢幕顯示仍然存在,以模擬較小的螢幕。
「雙胞胎應用程式」功能也是新功能。對於在同一個應用程式上同時連接兩個不同的帳戶非常實用。例如,這適用於 Facebook 和 WhatsApp。運動控制仍然存在。例如,它允許您透過翻轉手機來靜音或畫一個字母來打開預先定義的應用程式。
華為 Mate 9:音質
如果華為Mate 9的音頻部分不算特別出色的話,它已經提供了必需品。與下部的兩個格柵所暗示的相反,右側只有一個揚聲器。它非常強大,並且在達到極限時不會飽和太多。
包裝盒中提供的耳機相當時尚,但並不是真正的人體工學典範。一旦插入 3.5 毫米插孔,它們仍然可以提供不錯的聲音。華為選擇了巨屏,難上加難像中興 Axon 7 一樣整合前置揚聲器例如,HTC 10 仍然是音訊領域的基準。
華為 Mate 9:網路與 GPS
Mate 9 相容於 4G+ 12 類,理論速度高達 600/150 Mbit/s。這樣的速度顯然取決於您的運營商和您的位置。就我們而言,我們在網路連接方面沒有遇到任何特殊問題。
您可以在 Mate 9 中放置兩張 SIM 卡,或一張 SIM 卡和一張 microSD 卡,將儲存記憶體擴充至 256 GB。 EMUI 上精心設計的介面促進了雙 SIM 卡的使用。
Wi-Fi+ 是一項受歡迎的功能,可讓您根據最強的網路訊號自動在 Wi-Fi 和行動數據之間切換。 GPS 抓地力也很好,首次定位僅需 6 秒,精確度約 16 公尺。
華為 Mate 9:雙感應相機
看到華為 Mate 9 配備雙照片感應器,我們並不感到驚訝。與 P9 一樣,感測器是與徠卡合作開發的。這裡的變化是單色感光元件達到 2000 萬像素,而華為 P9 上的像素為 1200 萬像素。 RGB(彩色)感光元件保持在 1200 萬像素。
除此之外,還有f/2.2 光圈、光學穩定性(P9 上沒有)、27 毫米焦距、四重自動對焦(雷射、相位偵測、對比度和影像平面,這要歸功於兩個感測器)、2倍混合變焦、而且你有一台很有前途的相機。
雙光電感測器如何運作?
第一個 RGB 感應器拍攝彩色照片。第二個拍攝單色照片(黑白),因為它沒有拜耳濾鏡。後者的優點是感光點能夠捕捉整個光譜。因此,理論上,兩者的結合可以拍出更明亮的彩色照片。
擁有兩個具有不同定義的感測器的好處
單色為 2000 萬像素,RGB 為 1200 萬像素,當解析度設定為 1200 萬像素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您可以享受混合變焦與無損影像。 iPhone 7 上採用的一項技術,華為顯然正在尋求與之競爭。
實際上,情況顯然並不完美。如果使用2000 萬像素感測器在單色模式下拍攝的照片能夠提供出色的對比度和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灰階照片(尤其是在夜間),那麼最終色彩渲染所拍攝的兩張照片的組合顯然達不到最好的拍照手機的水平。
我們在不同情況下拍攝了照片,並將結果與 2016 年的照片基準之一三星 Galaxy S7 進行了比較。 Mate 9 的雙感應器在夜間照片方面遠遠無法與競爭對手相媲美。與 Galaxy S7 上的 f/1.7 光圈相比,單色感光元件捕捉的光線無法補償較低的 f/2.2 光圈。
良好光線條件下的照片品質不錯,但仍落後於競爭對手。關於對焦和拍攝的同樣觀察,絕對速度很快,但略低於三星透過雙像素提供的功能。
Mate 9 的拍照部分最讓我們喜歡的無疑是它的單色感應器,能夠拍攝出令人難以置信的照片。在這一點上,與徠卡的合作確實是其他品牌所沒有的。大光圈模式也很有效,我們很高興能夠在拍攝照片後修飾散景效果。
混合變焦也非常好,它可以讓您盡可能靠近拍攝對象,同時保持大量細節,而大多數智慧型手機會很快降低影像品質。以下是華為 Mate 9 雙徠卡感測器的優點和缺點:
+ 白天照片
+ 大光圈模式
+ 混合變焦
+ 單色感光元件
– 彩色照片品質不佳
– 夜間照片
– 有時顏色暗淡


華為Mate 9:頂級電池續航力!
華為Mate 8已經是自動駕駛領域的冠軍而這次的Mate 9也是如此,保留全高清螢幕和4000mAh電池,華為做出了明智的選擇。再加上比上一代更節能的麒麟960處理器,你就擁有了一款創紀錄續航的平板手機,中等使用情況下續航2天不會有太大困難。
如果您經常玩遊戲和視頻,電池續航時間可以為 1.5 天。在不影響出色亮度的情況下,螢幕保持亮起5小時20分鐘後,手機電量才達到10%。
EMUI 5的節能模式、優化提示、高耗能應用偵測等功能,讓Mate 9成為年度最耐用的智慧型手機之一! 「華為SuperCharge」快速充電也很重要,充電20分鐘或電量約50%即可使用1天。
華為 Mate 9:價格和供貨情況
華為 Mate 9 將於 11 月 15 日起在法國發售兩種顏色(灰色和銀色),建議售價為 699 歐元。它比發布當天的 Mate 8 貴了 100 歐元,但價格應該會一如既往地在幾個月內迅速下降。
我們也為您呈現了保時捷設計版華為 Mate 9它的特點是每側都有一個實體按鈕和兩個觸覺按鈕,以及 6 GB RAM 和 256 GB 儲存空間。全部費用僅為 1,395 歐元。
結論
華為 Mate 9 最終是一次平滑演進,繼承了 Mate 8 的品質,同時在該系列產品上引入了雙光電感測器,增加了 P9 的品質。與它的前身一樣,我們欣賞它大螢幕的舒適性和出色的自主性。
但華為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麒麟 960 處理器就是這種情況,它的速度極快,特別是在 GPU 方面,這將使所有想要在最佳條件下玩遊戲的手機遊戲玩家感到高興。 EMUI 5介面也日趨成熟,增加了歡迎功能,符合使用者的回饋。
它的設計固然經典,但製造品質仍然無可挑剔,整個設備相對緊湊,對角線只有 5.9 英寸。從絕對值來看,智慧型手機仍然很大且難以用一隻手使用。
最後,雙徠卡光電感測器有點令人失望。繼承了 P9 的優點,沒有進行重大改進,並保留了其弱點之一,即低光照片。
華為 Mate 9 是一款出色的智慧型手機,對於最注重性能、大螢幕舒適度和出色電池續航時間的人來說,它是 Galaxy Note 7 的有趣替代品。在照片方面,結果有點複雜。雙感測器有優勢,但沒有達到2016年最佳感測器的水平。
我們愛
- 非常成功的設計
- 品質全高清螢幕
- 麒麟960的頂級性能
- EMUI 5介面日趨成熟
- 終於4K影片了
- 電池續航力 2 天
- 64 GB 儲存空間 + microSD
- 超快速充電
- 良好的光電感測器,尤其是單色…
我們喜歡少一點
- ……但在低光源條件下達不到標準
- 單手操作
- 單一揚聲器
- 比 Mate 8 發佈時貴了 100 歐元
詢問我們最新的!
來自 CarWoW YouTube 頻道的 Mat Watson 剛剛進行了一項相當獨特的測試。這個想法?駕駛六輛電動 SUV 達到極限,看看哪一輛能跑得最遠。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同一條路線上…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