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產品的發布仍在等待中。在推出 Redmi Buds 3 Pro 一年後,這家中國製造商正在以極具吸引力的價格行銷其新版中檔耳機。該品牌是否從先前的缺點中吸取了教訓?把音量調大,就會發送。
小米正在擴大其在消費性電子產品領域的帝國。憑藉著產品的良好性價比,這個年輕的中國品牌在短短幾年內征服了世界。它的智慧型手機很受歡迎,它的耳機很有前途,而且每一代都更有效率。小米 Buds 3 或紅米 Buds 3 Pro 有一些吸引人的東西。中階型號已經提供降噪、透明模式,甚至觸控螢幕管理功能,價格不到 100 歐元。一年後,新款 Redmi Buds 4 Pro 更加精緻。應用程式介面和電子設備中都有新功能。但公價也大幅上漲。
價格和供貨情況
小米 Redmi Buds 4 Pro 在製造商網站及其商店中的建議零售價為 99.99 歐元。在這個價格上,這些耳機直接與華為Freebud Pro或者沒有耳朵1。在100 歐元的象徵性價格之下,這些True 無線耳機也與同一製造商的「舊」Buds 3 競爭......後者現在更重,自主性較差(帶盒可使用32 小時) ,效率較低(藍牙5.2)且效率較低(缺少 LDAC 設定檔)比新一代。在小米來說,Buds 4 Pro肯定比Buds 3更好。
技術表
小米紅米耳機 4 Pro | |
---|---|
顏色 | 白色、黑色 |
方面 | 博蒂埃:63 x 45.2 x 25 毫米 耳機:27 x 20 x 16 毫米 |
重量 | 耳機:5 克(x 2) 錶殼:36克 |
電池 | 電池容量:590mAh(2.28Wh) 耳機:54mAh(0.2Wh)/耳機 |
音訊編解碼器 | SBC、AAC、LDAC |
連接 | USB-C、藍牙 5.3,附 HFP、A2DP、AVRCP 設定檔 快速無線充電 |
認證 | IP54 |
配件 | 38 公分 USB-C 線,3 種尺寸的矽膠頭 |
案例設計
外觀方面,紅米Buds 4 Pro採用了經典的外殼設計。AirPods 3。換句話說,盒子是一個帶有圓角的塊,縱向有一個翻蓋。它完全是塑膠的,白色版本覆蓋有光澤塗層,黑色版本覆蓋有緞面塗層。這次的結束是完美的。微型磁鐵可確保外殼的防水性以及意外跌倒時耳機的固定力。仔細觀察,我們注意到前面有一個微小的發光二極管,就在蓋子下方,用於指示配對。鉸鏈看起來足夠堅固,可以重複打開和關閉翻蓋。我們還發現 USB C 型連接埠位於中心,垂直位於配對按鈕旁邊,與外殼表面齊平。錶殼重量 36 克,略高於標準AirPods 3e世代。
耳機設計
就耳機設計而言,這家中國製造商的靈感來自於先鋒和暢銷的蘋果Airpods。簡而言之,這些是配有支架的入耳式耳機,可垂直插入充電盒。閃亮的銀色邊框周圍環繞著另一個啞光邊框,突出了塑膠鏡腿。我們也注意到一些特殊性。底端有兩個充電接觸器。在它旁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專用於通話麥克風的小孔。另一個針頭大小的孔位於揚聲器底部,被矽膠尖端隱藏。與之前的開場一樣,麥克風測量環境噪音。
第三個麥克風位於耳機的突出主體上,位於頂部的分支延伸部分。由於它直接暴露在自然環境中(灰塵、雨、雪等),因此它受到一塊打有百分之幾毫米孔的金屬板的保護。此外,耳機還通過了 IP54 認證。更實用的是,它們具有良好的防塵或防水潑水性能。但禁止淋浴、沐浴和游泳。 Redmi Buds 4 Pro 甚至禁止熱水或長時間流汗。回到麥克風孔,它們的共同作用導致了周圍噪音的散發,因為有必要清楚地感知幹擾聲音以透過數位方式消除它們。
在耳機的心室電位部分,向內,一旦設備被引入耳道,就可以看到更細長的聽力(大約2毫米),其檢測到耳朵的插入。每個耳機僅重 5 克。因此我們略高於標準AirPods 3e世代對於耳機盒來說。
耳機人體工學
Redmi Buds 4 Pro的耳尖非常靈活。提供三種尺寸,幾乎適合整個人群。請記住,有一項功能會檢查耳塞是否正確貼合。這些耳機的重量輕,保證了耳道內良好的穩定性。然而,如果發生劇烈且重複的運動,插入就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耳機的柄部「指向」嘴部,因此確保了高品質的電話通訊。
介面清晰且非常完整,當耳機盒合上後,介面就會停用。小部件可以讓您從主要訊息中受益:太棒了!
應用程式和功能
小米不僅提供具有 ANC 功能的真無線耳機。製造商為這款應用使出了渾身解數。當然,小米耳機僅適用於Android,但它非常完整。它的介面看起來也很像 Cupertino 的介面……首先,它以儀表的形式指示自主權(綠色高於 20%,紅色低於),並附有每個耳機和外殼的相對值(百分比)。這是基礎。但這家中國設備製造商提供了一點好處,在通知面板中提供了一個總結基本知識(自主和監聽模式)的面板。無需再搜尋小米耳機應用程序,從頂部垂直滑動即可存取必需品。即使是大品牌(三星等)也不提供此優惠。

行動應用程式也會檢查耳機是否調整良好(使用提供的 3 種矽膠耳塞尺寸之一)。很舒服。該應用程式會自動偵測耳機何時從耳道中取出/插入。它會自動暫停或恢復音樂。這很奢侈。此外,「尋找您的耳機」選項會觸發兩隻耳機或一隻耳機發出鈴聲。非常實用!另外,紅米Buds 4 Pro支援多點連接,在「其他設定」中稱為「雙連接」。

對於中階耳機,小米不能忽視耳機的觸控管理。它存在,甚至豐富,但並非沒有缺口。手勢部分匯集了應用程式中的所有選項。可播放/暫停音樂、減少/增加音量、更改聆聽類型。從紙面上看,這很棒。實際上,這很複雜。因此,該應用程式會限制您的操作。顯然,要增加/減少音量,不能透過按耳機兩次或按住耳機來提供該選項。音量選項僅在按耳機 3 次時可用。扭曲,一個普通的手勢。若要變更聆聽模式(例如,對 ANC 透明),只能透過按住耳機(右或左)來允許該選項。為了什麼 ?神秘。此外,同樣的手勢是為語音助理(又稱Google助理)保留的。
在圖形介面中,我們還找到了從耳機自動接聽電話的選項。不幸的是,無論是否選中該框,實際上,呼叫都需要智慧型手機進行驗證才能接聽(或拒絕)它們。另一個幻滅,一個參數語音指令在其他設定中可見。我們立即說「是的,我可以透過鳴叫 Redmi Buds 4 Pro 來發出命令」。

不過,描述是中文的,字面上的意思!由於不會說普通話或粵語,我們無法驗證此功能。為了完成這個挫折表,應用程式中標題為更新韌體邏輯上應該更新耳機的韌體。理論就講這麼多。為了練習,該應用程式要求您登入小米帳戶。這是不可接受的、最重要的是難以理解的限制。訣竅是卸載並重新安裝該應用程序,以便從最新的韌體中受益。真無聊。
對於聆聽來說,這些功能也沒有被忽略。除了對應「純」聆聽、無需軟體修改(更經濟)的「停用」模式外,還有一種透明模式。與ANC(主動噪音控制)不同,它補償了耳機的被動隔離。一個選項可讓您“增強聲音”。在實踐中,它會突出顯示所有媒體,甚至例如敲擊鍵盤。
令人滿意的主動降噪
使用者可以選擇三種收聽類型:透明、關閉和 ANC。一方面,「噪音消除」模式將透過將反正弦曲線與您正在聽的音樂混合來自動消除環境噪音。這種主動降噪功能可以透過四種不同的方式進行配置。 「輕」(低噪音衰減約 30 dB)、「平衡」(中度衰減 35 dB)甚至「深層」(最大衰減 43 dB)。這些耳機的效率明顯高於同一製造商的「舊」Buds 3(最大 ANC 為 40 dB)或華為Freebud Pro(最大 ANC 為 40 dB)。
被動隔離已經很明顯,但 ANC 效果很好。低強度環境噪音(公共交通噪音、正常音量的聲音等)得到令人滿意的衰減。然而,地鐵吱吱聲等高音調的聲音仍然很容易聽到。奢華的高度,額外的設置可以激活“自適應噪音消除”。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慧會偵測惱人的聲音特徵(風聲、吱吱聲等),並盡可能消除這種重複的噪音。為了方便起見,我們永久啟動了此選項。我們沒有註意到激活或不激活有任何顯著差異。
另一方面,「透明」模式使用外部麥克風來更好地感知外部聲音(並與您的環境互動)。滑桿建議切換到「增強語音」以補償耳機的被動隔離效果。效果是真實的,但是在使用中,音樂還是蓋住了人聲。

聲音強勁,但並不總是忠實
在如此小的聲音設備上,聲學總是很複雜。第一聲音印像是低音量。與大多數其他耳機相比,我們測試中通常使用的 50% 音量可降低聲壓。因此,有必要增加音量(從而消耗更多電力)。對於售價低於 100 歐元的 ANC 耳機,我們本可以期待 Redmi Buds 4 Pro 的表現更好。
當然,對於聲音的恢復,更普遍的是中音的恢復,聲音清晰且細節豐富。然而,對於音樂,尤其是低音,結果卻不那麼令人失望。小米吹捧的「新型雙動態驅動系統,由 10 毫米鋁合金振膜和 6 毫米高頻鈦振膜組成」「聞起來像肥皂」(參考 André Manoukian)。馬庫斯·米勒(Marcus Miller)的低音嚴重缺乏溫暖,戴夫·格羅爾(Dave Grohl)的打擊樂則低沉。高音有點尖叫。
儘管有全新沉浸式音響系統,採用小米HRTF音訊演算法,影片中不存在聲音沉浸感。同價位的耳機表現較好。 Redmi Buds 4 Pro支援LDAC編解碼器,最大傳輸速度為990 kb/s、96kHz/24位元。這就是為什麼高品質的音樂(MP3 320 kb/s 或更高、FLAC 等),這些耳機表現得更好一些。對於普通串流媒體或128kbps MP3,聲音還過得去,仍然很平淡。我們會傾向於增加音量,以真正受益於低音和高音,獲得廣度並使自己沉浸在音樂中。
小米認為不適合提供自動(帶有音樂設定檔)或手動均衡器。因此,您必須使用提供此功能的音樂播放器。音訊效果中有一些設定可以增強低音、高音或人聲,但這種變化幾乎聽不見。具有低音放大、高音放大、動態或簡單正常的配置檔案是最低限度的。
令人滿意的自主權
應用程式功能的豐富性可能會讓人擔心自主性。幸運的是,Redmi Buds 4 Pro 的表現甚至比Buds 3 還要好。 。在實踐中,結果有所不同。在音量為 50% 且未進行降噪的情況下,耳機(每個配備 54 mAh 電池)仍支援連續聆聽 6 小時。這蘋果AirPods 3處於同一水平,而華為 Freebuds Pro 的表現稍好一點(7 小時)。當您啟動 ANC(軟體噪音消除)時,自主時間會降至 3 小時 47 秒。與 4 小時的自主駕駛相比,這是一個出色的結果華為Freebud Pro或 6 小時索尼 Linkbud S定位更高檔。
耳機充滿電大約會消耗充電盒電池電量的 25%。換句話說,充電盒總共可以為耳機充電 4 次。耳機已充滿電後,在啟用降噪功能的情況下,我們的聆聽時間可以達到 19 小時,在不使用 ANC 的情況下,收聽時間甚至可以達到 30 小時。對於售價不到 100 歐元的耳機來說還不錯!為了讓您知道電池即將失效,當電池電量達到 20%、10%、最後 5% 時,會發出蜂鳴聲。然後充電就會很快。 5分鐘約20%,10分鐘約25%,15分鐘約50%,20分鐘約75%,45分鐘充滿。中國製造商宣布“充電 5 分鐘即可播放長達 2 小時的音樂」。因此,在中等音量下,電池續航力更像是 1 小時。自治是非常正確的,因為我們和他們在同一海域蘋果AirPods 3,不提供主動降噪功能。
注意最終測試:Xiaomi Redmi Buds 4 Pro
與 Buds 3 Pro 相比,紅色米 Buds 4 Pro 擁有更多功能,電池續航力更長。一般來說,它們以合理的價格提供高端選項(ANC、觸控管理、插入檢測等)。不幸的是,聲音體驗落後於華為 Freebuds Pro 等同類真無線耳機。對於基本使用,專注於降噪或電話通訊,這些耳機是令人滿意的。另一方面,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高音尤其是低音的挫敗感會很大。儘管支援 LDAC 編解碼器,但聲學效果仍達不到標準。身臨其境的聲音是軼事。同樣的價格,其他耳機的表現更好。小米顯然更重視技術性而不是音樂性。
我們愛
- 完整的應用程式和通知面板
- 豐富的功能
- 邦斯媒介
- 非常好的自主性(ANC)
- 助理主唱
- 從充電盒快速充電
我們喜歡少一點
- 缺乏低音
- 物超所值
- 任意觸摸功能
- 沒有手動均衡器
- iOS 缺少應用程式
- 聽不見的空間化
詢問我們最新的!
谷歌正準備更新其專業訊息服務。最新版本的 Gmail(版本 2024.11.24.702067492)透露,Google Chat 即將推出新的「Board」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固定重要的訊息和資源。這種新奇、發現…
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