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吋MacBook Pro也配備了M3家族,並進入了第三代。搭載M2 Pro的機型在2023年2月(2023年11月)剛發布,MacBook Pro 14吋已經發布。
常規型號僅配備M2 Pro / M2 Max上位版本晶片。MacBook Pro 14 吋(2023 年 11 月)標準版 M3 也已添加到產品陣容中,您現在可以從三種不同性能的晶片中進行選擇:M3 Pro 和 M3 Max。
搭載M3晶片的機型仍支援120Hz ProMotion技術,但擁有更大的電池容量,給你最佳的續航力。
不過價格便宜一點,所以很多時候我覺得配備 M3 晶片的 MacBook Pro 14 吋就夠了。
在本文中:M3 MacBook Pro 14 吋設計、尺寸、效能與電池壽命評測我做到了。我已經寫下了每個產品的優點和缺點,請參考。
MacBook Pro 14 吋 (M3) 的優勢
- 14.2吋大屏,工作效率高
- 精美螢幕,Mini LED背光
- 120Hz 更新率,顯示流暢
- M3在性能和功效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
- 內建揚聲器的音質非常好
- 大容量電池,續航力好
- HDMI、SD卡插槽(UHS-Ⅱ)可用
MacBook Pro 14 吋 (M3) 缺點
- 外殼右側沒有 USB-C 端口
- 最多 1 個外部監視器輸出
- M3款沒有太空黑
*這次評測使用的MacBook Pro 14吋(M3)是我自費從蘋果官網購買的,機身顏色為深空灰。
MacBook Pro 14 吋 (M3) 功能

M3系列MacBook Pro 14吋的規格如下。
M3 MBP14系列
系統 | M3 | M3專業版 | M3最大 |
---|---|---|---|
尺寸 | 14.2英寸 | ||
控制板 | 3,024 x 1,964,ProMotion 技術(高達 120Hz) | ||
螢幕亮度 | SDR:500 尼特,XDR:1000-1600 尼特 | ||
系統 | M3 | M3專業版 | M3最大 |
中央處理器 | 8核(4+4) | 11核(5+6) 12核(6+6) | 14核(10+4) 16核(10+6) |
圖形處理器 | 10核 | 14核 18核 | 30核 40核 |
記憶 | 8GB / 16GB / 24GB | 18GB / 36GB | 36GB / 64GB / 96GB / 128GB |
貯存 | 512GB~2TB | 512GB~4TB | 512GB~8TB |
無線上網 | 無線網路6E | ||
藍牙 | 藍牙5.3 | ||
港口 | USB-C × 2(TB 3) HDMI 連接埠、SDXC 卡插槽、MagSafe 3 | USB-C × 3(TB 4) HDMI 連接埠、SDXC 卡插槽、MagSafe 3 | |
外接顯示器 | 1台(6K/60Hz) | 2台(6K/60Hz) 2台(6K/60Hz + 4K/240Hz) | 3台(6K/60Hz)+ 1台(4K/240Hz) |
生物辨識認證 | Touch ID(指紋) | ||
相機內 | 1080p FaceTime 高畫質相機 | ||
聲音的 | 支援杜比全景聲 (Dolby Atmos) 的 6 揚聲器音響系統、錄音室品質的 3 麥克風陣列和高阻抗耳機 3.5 毫米耳機插孔 | ||
電池 | 70瓦時 | 72.4瓦時 | |
尺寸 | 1.55×31.26×22.12毫米 | ||
重量 | 1.55公斤 | 1.61公斤 | |
機身顏色 | 太空灰、銀色 | 太空黑、銀色 | |
價格 | 248,800日圓起 | 328,800 日圓起 | 510,800日圓起 |
我這次評測的是一台比M3便宜的14吋MacBook Pro,記憶體我自訂為16GB。即使有 8GB,M3 也能很好地工作,但由於我要編輯 4K 視頻,所以我認為 8GB 空間不夠。

MacBook Pro 系列最低記憶體配置也到了 16GB 的時候了。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可能是件好事,因為價格高,所以有選擇的餘地。
M3 MacBook Pro 14 吋是搭載標準效能 M3 晶片的機型,因此它實際上是 M2 MacBook Pro 13 吋的後繼產品。
搭載M3晶片和加大的電池容量,繼承了「省電專業」的美譽,同時也支援120Hz刷新率的流暢顯示,帶來更高檔次的操作體驗。
該設備右側缺少 USB-C 連接埠有點不方便,但 HDMI 連接埠和 SD 卡插槽(UHS-II)使其明顯比之前的 13 吋型號更方便。
MacBook Pro 14 吋 (M3) 評測
機身設計及尺寸
搭載M3晶片的MacBook Pro 14英寸,與之前的MacBook Pro 14英寸(M2)採用相同的外殼,機身尺寸相同。

MacBook Pro 14吋(M3)的主體尺寸為(1.55 x 31.26 x 22.12毫米)和13.6吋。外殼比原廠大一號。

重量為1.55公斤,比15吋MacBook Air的1.51公斤重了50克。比之前的1.61kg輕了約60g。
與 MacBook Air 相比,它更大,感覺也重一些,但也比 M3 Pro 等高階機型略輕,使其成為一款易於攜帶的設備。

外殼採用鋁合金一體式設計,整體扁平化設計。
鍵盤部分被漆成黑色,並有一個巨大的壓感觸控板。

觸控板的尺寸為寬度毫米和高度毫米。鍵盤為剪刀式,具有全高功能鍵和氧化鍵。

全尺寸鍵盤,鍵距為 19 毫米(實際測量),打字舒適。按鍵行程為1mm(實測),是一款穩定、彈跳良好的按鍵開關。

當然,它內建背光,即使在黑暗的地方也能清晰工作。按鍵之間的縫隙和漏光很少,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

「MacBook Pro」標誌隨意地刻在設備底部,橡膠腳貼在外殼底部的四個角落。
顯示:miniLED + 120Hz
MacBook Pro 14 吋(M3)配備 14.2 吋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屏,其規格與高階型號 M3 Pro 相同。

解析度相同,均為 3,024 x 1,964 像素 (254ppi),具有 10 億種顏色和寬色域 (P3) 支持,色彩鮮豔。此外,120Hz ProMotion 技術可實現平滑滾動,幾乎沒有殘影,使面板更舒適。
此外,背光配備了mini LED,支援1000級局部調光。在正常情況下,相容 HDR 的內容最多可以以 1,000 尼特的亮度顯示,並且透過相容的應用程序,可以將部分亮度提高到 1,600 尼特。

您可以看到,與具有常規 LED 背光的 MacBook Air 相比,亮度有所不同。 Mini LED背光可以部分增加亮度,不僅讓照片,更讓HDR影片內容更明亮、更生動。
生物辨識認證:配備Touch ID
14 吋 MacBook Pro 配備整合在鍵盤右上角電源按鈕中的指紋驗證感應器 (Touch ID)。

透過註冊指紋(最多 5 個指紋,每個帳戶使用者 3 個),您可以使用手指解鎖螢幕。
音訊: 6 個揚聲器,音質良好
MacBook Pro 14 吋配備原始的 6 揚聲器音響系統和強制消除低音揚聲器。

M3 和 M3 Pro/M3 Max 具有相同的規格,也支援 Dolby Atmos,讓您享受寬敞的聲音以及與 Apple Music 和 Apple TV 空間音訊相容的內容。
由於配備了低音揚聲器,因此可以發出考慮到其尺寸難以想像的強勁聲音,即使沒有無線揚聲器也能享受到非常令人滿意的聲音。
外部連接埠: HDMI,也支援 SD 卡
MacBook Pro 14 吋 (M3) 在主機左側配備了兩個 USB-C (Thunderbolt 3) 連接埠和一個 3.5 公釐耳機插孔。

耳機插孔支援高阻抗,可以使用高阻抗耳機。
HDMI (2.0) 連接埠和 SD 卡安裝在主機右側。

SD卡也相容於UHS-II高速卡,因此可以將RAW和視訊等大量資料快速移動到主機的內部儲存。
高階M3 Pro / M3 Max還在主機右側設有USB-C端口,可直接連接許多周邊設備。
充電:相容MagSafe3
你可能會擔心少了一個 USB-C 端口,但它支援磁性 MagSafe 3 充電。

透過使用 MagSafe 3,您不僅可以在不使用 USB-C 連接埠的情況下充電,即使您用腳夾住電源線,也可以降低裝置被吹走的風險。

如果您有孩子,磁性充電適配器確實很有幫助。
順便說一下,MacBook Pro 14 吋(M3)配備了 Apple USB-C 70W 電源轉接器。

我測量了充電時間,看看使用70W電源轉接器+MagSafe3實際上可以充電多快。
MBP 14(M3)充電時間
- 10:30→11:00:0%→46%(增加46%)
- 11:00→11:30:46%→83%(增加37%)
充電1小時即可充至83%,因此使用70W電源轉接器僅需1小時30分鐘即可充滿。如果您想要更快的充電速度,可以在購買時自訂 Apple USB-C 96W 電源供應器。
外接顯示器:最多 1 個
MacBook Pro 14 吋 (M3) 最多可連接一台外接顯示器 (6K/60Hz),用作擴充顯示器。

高階的 M3 Pro 最多可連接 2 台外接顯示器,M3 Max 最多可連接 4 台外接顯示器,但 M3 型號即使使用相同的 14 吋 MacBook Pro 也僅限於 1 台。
如果透過 HDMI 連接埠連接外部顯示器,並將另一台顯示器連接到 USB-C 連接埠,則該顯示器將不會顯示。

實際上(USB-C 連接埠 →)和(HDMI連接埠→4K顯示器)同時連接,先連接的顯示器優先顯示。
如果在輸出到外接顯示器時關閉 MacBook Pro 14 吋螢幕,則可以在翻蓋模式下運作,僅顯示外接顯示器上的螢幕。

如果您有支援 USB-C 的外接顯示器,則可以使用單一電纜提供和輸出電源,從而創造一個沒有雜亂電纜的整潔環境。
性能:M3晶片的基本性能較高。
標準 MacBook Pro 14 吋型號配備了蘋果第三代矽 M3 晶片。內建8核心CPU(高效能4+高效率4)、10核心GPU、16核神經引擎。

採用台積電3nm工藝,由250億個電晶體組成,擁有比上一代M2快15%的高性能核心CPU和同功率等級下快30%的高效核心CPU。
此外,動態快取是一種新架構,可最佳化分配 GPU 效能,改善圖形相關記憶體的使用。

此外,GPU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硬體加速的網格著色和硬體加速的光線追踪,可以在減少負載的同時表達光影。
3D mark 的 Solar Bay 是一款實際上使用光線追蹤進行處理的基準遊戲,儘管 M3 晶片是 M3 系列的標準晶片,但它的成績卻很高。
這是一個比較 M3、M2 Pro、M2 和 M1 的影片。
M1的速率已經下降到肉眼可見的程度。 M2及之後的版本很流暢,我看不出差別,但當我比較分數時,M3(13034)接近M2 Pro(14111)。
(點擊/點擊下面的圖像放大。)
M2 的得分僅比 M2(7290)和 M3(13034)高出約 55%,因此 M3 上是否存在硬體加速光線追蹤可能會影響得分。
此外,在沒有光線追蹤的圖形遊戲進行基準測試時,M3和M2之間的分數差異縮小,而M3和M2 Pro之間的分數差異擴大。
(點擊/點擊圖像放大。)
高端晶片M3 Pro/M3 Max支援硬體光線追踪,就像M3一樣,所以如果你使用相容的應用程序,你應該能夠進一步提高你的分數。
我們使用 GeekBench 6 測量了 CPU 和 GPU 的效能。

極客跑分 6
系統 | M3 | M2 | M1 | M2專業版 |
---|---|---|---|---|
中央處理器 | 8核心:高性能4核心+高效率4核心 | 10核心:高性能6核心+高效率4核心 | ||
圖形處理器 | 10核 | 10核 | 8核 | 16核 |
中央處理器 單核 | 3159 | 2670 | 2379 | 2688 |
中央處理器 多核心 | 11839 | 10062 | 8704 | 12350 |
圖形處理器 金屬 | 47638 | 45952 | 33132 | 74095 |
圖形處理器 奧普內克 | 30446 | 28590 | 20688 | 45965 |
從M2到M3,CPU單核心效能從2670提升到3159,提升了15%左右,多核心效能從10062提升到11839,提升了約20%。
GPU(Metal)的得分從 45952 略有上升至 47638,因此得分沒有重大提升,但使用 3D 標記光線追蹤的圖形性能在 M3 上的幀速率比 M2 更高,從 33fps 提高到 49fps。
M3在GPU上增加了一些硬體加速,這可能會讓實際操作更加流暢,這在圖形遊戲等基準測試中很難看到。
效能:儲存/內存
我們測量了儲存和記憶體效能。 MacBook Pro 14吋(M3)的記憶體從8GB起步,但這次我們將其自訂為16GB。儲存空間為512GB。

M3晶片配備了SoC內建的統一內存,可以順利使用CPU和GPU所需的內存,特點是即使內存量很少也能舒適運行。
主記憶體效能
系統 | M3 | M2 | M1 | M2專業版 |
---|---|---|---|---|
記憶 | 8 / 16GB / 24GB | 16 / 32GB | ||
規格 | LPDDR5 100Gbps | LPDDR4X 64Gbps | LPDDR5 200Gbps | |
序列1 MT8 | 88.9GB/秒 68.8GB/秒 | 64.6GB/秒 66.7GB/秒 | 56.5GB/秒 46.4GB/秒 | 112GB/秒 122GB/秒 |
序列1 MT1 | 64.0GB/秒 67.5GB/秒 | 62.2GB/秒 67.2GB/秒 | 59.2GB/秒 62.2GB/秒 | 57.53GB/秒 62.2GB/秒 |
RND 4KT8 | 36.5GB/秒 30.9GB/秒 | 32.1GB/秒 29.7GB/秒 | 28.7GB/秒 22.3GB/秒 | 39.7GB/秒 34.4GB/秒 |
RND 4KT1 | 11.1GB/秒 11.1GB/秒 | 12.5GB/秒 9.48GB/秒 | 13.1GB/秒 8.9GB/秒 | 11.1GB/秒 9.42GB/秒 |
M3和M2都具有相同的100 Gbps記憶體頻寬,但M3的記憶體速度更快,可能是由於整體效能提升的協同效應。由於從 LPDDR4X 到 LPDDR5 的變化,M1 → M3 速度提高了約 50%。
我們比較了儲存效能和速度。
儲存效能
系統 | M3 | M2 | M1 | M2專業版 | ||
---|---|---|---|---|---|---|
容量 | 512GB | 512GB | 256GB | 512GB | 256GB | 512GB |
寫 | 2917MB/秒 | 2483MB/秒 | 1506MB/秒 | 2673MB/秒 | 2170MB/秒 | 3280MB/秒 |
讀 | 3287MB/秒 | 2970MB/秒 | 1523MB/秒 | 2928MB/秒 | 2102MB/秒 | 2924MB/秒 |
MacBook Pro 14 吋(M3)的最低儲存容量為 512GB,所以擁有 256GB 型號就不錯了,不用擔心儲存速度變慢。
效能:影片編輯/匯出速度
MacBook Pro 14 英寸中安裝的 M3 晶片能夠輕鬆編輯 4K 60fps 視頻,並且通過 Final Cut Pro,您可以將大約一個小時的 4K 視頻數據剪切成大約 30 分鐘,並帶有字幕等。編輯了它,但我能夠輕鬆地工作。

如果使用8GB內存,在剪輯視頻時會發生交換,操作可能會很慢,但是使用16GB內存就可以輕鬆工作。 M2的不過舒服是理所當然的,只不過M3晶片在插入字幕時感覺更加舒適流暢。
我以 H.246 格式導出了一段 15 分鐘長的 4K60fps 視頻,並測量了導出它所需的時間。

4K影片匯出時間
- MacBook Pro 14(M3・16GB):18分21秒
- MacBook Air 15(M2・16GB):18分29秒
- MacBook Pro 14(M2 Pro・16GB):17分43秒
- iMac 24 吋 (M1/16GB):19 分 05 秒
M3的影片匯出時間為18分21秒,M2的影片匯出時間為18分30秒。 (剛發佈時,M3 較慢,但透過更新,現在可以比 M2 更快匯出。)M1 需要 19 分 5 秒,因此匯出時間的差異可能是由於存在或不存在媒體引擎。
不過,即使使用M3,影片匯出時間也沒有太大差異。如果想提高導出速度,請選擇配備M3 Max或M2 Max的機型,支援媒體引擎高速導出。
發熱:即使在負載下也能高效散熱
我們比較了 MacBook Pro 14 吋 (M3)、MacBook Air (M2) 和 MacBook Pro 14 吋 (M2 Pro) 的機殼在運行 3D Mark 的 Solar Bay 壓力測試(20 個循環)時產生的熱量。
MacBook Pro 14 吋有內建風扇,可從顯示器側和鍵盤中心的排氣區域產生熱量。 M3型號從鍵盤左側排氣更強勁,M2 Pro從左右兩側排氣更強。
發燒對比
模型 | MacBook Pro 14(M3) | MacBook Air(M2) | MacBook Pro 14(M2 Pro) |
---|---|---|---|
排氣1 | 40.0℃ | – | 51℃左右 |
排氣2 | – | – | 51.2℃ |
在鍵盤上 | 46.0℃ | 45.6℃ | 47.7℃ |
無風扇 MacBook Air (M2) 的發熱最低,其次是帶有一個風扇的 MacBook Pro 14 吋 (M3) 和兩個風扇的 MacBook Pro 14 吋 (M2 Pro)。
更準確地說,無風扇 MacBook Air 不太可能將熱量傳遞到表面,並且可能會在內部產生更多熱量。配備內建風扇的 MacBook Pro 可有效散熱,防止熱驟降因效能下降。
續航力:高容量電池+M3持久續航
MacBook Pro 14 吋(M3)內建 70Wh 大容量電池。這個容量與M2 Pro的MacBook Pro 14吋容量相同。
當我測量輕度工作(例如寫部落格以及偶爾使用 Illustrator 和 Photoshop)時的電池續航時間時,M3 MacBook Pro 14 吋的電池續航力比 M2 Pro 型號長約 2 小時。
MacBook Pro 14 吋電池續航力
模型 | MacBook Pro 14 | MacBook Air 15 | MacBook Pro 14 | |
---|---|---|---|---|
系統 | M3 風扇×1 | M2 無風扇 | M2專業版 風扇×2 | M1專業版 風扇×2 |
電池容量 | 70.0瓦時 | 66.5瓦時 | 70.0瓦時 | |
0分 | 100% | 100% | 100% | 100% |
1時間 | 92% | 94% | 85% | 91% |
2時間 | 75% | 88% | 74% | 82% |
3時間 | 71% | 80% | 64% | 76% |
4時間 | 61% | 74% | 72% | 72% |
5時間 | 53% | 66% | 41% | 52% |
6時間 | 43% | 55% | 30% | 41% |
7時間 | 34% | 49% | 36% | 45% |
8時間 | 25% | 34% | 9% | 25% |
9時間 | 15% | 25% | 2% | 16% |
10時間 | 8% | 14% | 0% | 6% |
11時間 | 1% | 5% | 0% | 0% |
這大概就是少量核心數的M3晶片+70Wh大容量電池的好處吧。電池壽命比 M2 Pro 型號更好。不過,電池續航力似乎往往比 MacBook Air 15 吋差,可能是因為內建風扇的原因。
使用 Final Cut Pro 進行 4K60fps 影片編輯可持續約 4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
電池壽命比較(4K影片編輯)
模型 | MacBook Pro 14 吋 (M3) | MacBook Air 15 吋 (M2) | MacBook Air 13 吋 (M2) | MacBook Air(M1) |
---|---|---|---|---|
電池容量 | 70瓦時 | 66.5瓦時 | 52.6瓦時 | 49.9瓦時 |
0時間 | 100% | 100% | 100% | 100% |
1時間 | 84% | 85% | 76% | 78% |
2時間 | 65% | 50% | 50% | 47% |
3時間 | 33% | 22% | 19% | 16% |
3.5時間 | 11% | 0% | 0% | 0% |
對於影片編輯,MacBook Pro 14 吋(M3)的成績最好,這可能是由於 M3 的 GPU 效能提升所致。
順便說一句,M2 Pro 型號的電池電量在大約 3 小時後會降至不到 10%,因此,如果您在室外編輯視頻,MacBook Pro 14 英寸(M3)將增加您能夠編輯的機會即使沒有力量,也可能走到最後。
MacBook Pro 14 吋 (M3) 評測:總結

推薦 MacBook Pro 14 吋 (M3) 的用戶
我想很多人都會對 MacBook Air 感到滿意,但有這樣的人應該選擇 MacBook Pro 14 吋(M3)嗎?
推薦 MacBook Pro 14 吋 (M3) 的用戶
- 我想要一個 120Hz 更新率的螢幕。
- 我想讓設計創作和影片編輯變得更加舒適。
- 我想快速移動相機影像數據
- 我想在外面工作,所以我想優先考慮電池壽命。
- 我希望盡可能降低採購成本。
MacBook Air 的顯示器為 60Hz,但所有 MacBook Pro 14 吋機型都配備了 120Hz ProMotion 技術,因此螢幕移動非常流暢,可視性良好,您會獲得更高等級的操作感。
儘管 M3 晶片的性能低於高階 M3 Pro,但您可以輕鬆地使用 Adobe Illustrator 和 Photoshop 進行設計,沒有任何問題。
最低配置16GB內存就足夠了,但如果你想工作更舒適,也可以選擇24GB內存,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就我個人而言,我使用 M3 (16GB/512GB) 使用 Illustrator 進行 4K 影片編輯和設計工作。
MacBook Pro 14 吋擁有比 Air 更大的外殼、更大的電池容量,再加上省電的 M3 晶片,電池續航時間長,非常適合經常在戶外工作的人。
推薦 MacBook Pro 14 吋 (M3 Pro) 的用戶
那麼,搭載M3 Pro而不是M3機型的MacBook Pro 14吋誰是最佳選擇呢?
推薦 MacBook Pro 14 吋 (M3 Pro) 的用戶
- 我想工作得更舒服
- 我想讓設計創作變得更舒服
- 我想要處理大量 RAW 影像
- 我想讓影片編輯變得更舒服
- 我想建構一個多顯示器環境
如果您經常從事創意工作並重視舒適度,則應選擇配備 M3 Pro 或 M3 Max 的 MacBook Pro 14 吋。
M3 Pro 的核心數量比M3 更多,尤其是在處理量較大的情況下,例如當您想要處理大量RAW 影像時,或者當您需要在影片編輯中疊加多個4K 影片時,它應該可以正常工作。
標準記憶體為18GB,可自訂至36GB。您還可以連接多達兩個外部顯示器,因此如果您想建立多顯示器環境,請選擇 M3 Pro 或 M3 Max 14 吋 MacBook Pro。
對於那些推薦翻新 MacBook Pro 14 吋 (M2 Pro) 的人
說實話,即使是過時的 MacBook Pro 14 吋(M2 Pro)也有足夠高的性能,因此我們建議以更便宜的價格購買翻新產品。
推薦 MacBook Pro 14 吋 (M2 Pro) 的用戶
- 我想要一個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型。
- 我想工作得更舒服
- 我想讓設計創作變得更舒服
- 我想要處理大量 RAW 影像
- 我想讓影片編輯變得更舒服
- 我想建構一個多顯示器環境
性能比M3型號更好,並且可以做與M3 Pro型號相同的事情,包括輸出兩個外部顯示器的能力。你可以花 244,800 日元購買 M2 Pro 最低配置型號,這樣你就可以以與 M3 MacBook Pro 14 英寸差不多的價格買到它。
如果您不經常在戶外使用 M2 Pro,因為電池消耗得有點快,而且您不介意隨身攜帶充電器,那麼 M2 Pro 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看詳情
→點這裡
→點這裡
→哪一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