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OpenWear Stereo评测:​​这些耳机的价格并不是他们唯一的优势

自从远程办公广泛使用以来,开放式耳机一直很流行。继索尼、华为、Bose、JBL之后,小米也推出了OpenWear Stereo,一款不遮挡用户耳朵的TWS耳机。小米如何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在这个完整的测试中回答。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出现了新趋势,尤其是远程办公。尽管健康限制早已取消,许多员工仍每周有几天在家工作。从这种趋势中诞生了一种需求:在家里舒适地装备自己,以便在最好的条件下工作。

另请阅读——Bose QC Ultra 耳机评测:顶级耳机

电脑。办公椅。光纤互联网连接。当然还有用于拨打和接听电话、参加虚拟会议和听音乐的音频硬件。自 2020 年以来,专业品牌一直在竞相争夺创意,为远程办公爱好者以及其他人提供可以“全天”使用的头戴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这一概念意味着极大的自主性、舒适性和适应性。

开放格式正是出于这种需求而诞生:提供日常舒适度和良好的音频质量,而无需入耳式耳机固有的隔离。我们在专栏中测试了几个,是否索尼 Linkbuds, 这FreeClips 华为甚至是QuietComfort Open Ultra de Bose。这开放式立体声这是小米的回应。这些开放式耳机的优点是什么?他们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该测试将回答所有这些问题……以及更多。

价格和供货情况

OpenWear Stereo 的建议零售价为100 欧元(精确到最接近的分)。因此,它们通常比我们之前提到的直接竞争对手便宜。尤其是在索尼还是华为。由于经常进行促销活动,这些耳机的价格通常低于 80 欧元。这是经典耳机通常要求的数量。

小米的 OpenWear 已在法国上市。您可以在该品牌的在线商店以及一些经销商处找到它们。它们有两种颜色可供选择:米色和灰色。我们的测试单位穿着第二个。盒子里有耳机、充电盒和 USB-A 转 USB-C 线缆。后者很短并且不太实用。

设计

因此,OpenWears 是“非侵入式”TWS 耳机。与市场上的大多数耳机不同,它们不会阻塞耳道。我们谈论的不仅仅是苹果 AirPods Pro 2 等入耳式耳机的人体工程学设计索尼 XM5s, 例如。我们还包括适合耳道入口的标准无绝缘设计,例如Apple 的 AirPods 4

乍一看,与其他更低调、更轻的型号相比,OpenWears 是一款大型耳机。每个耳塞重 9.6 克。这么一说,好像也没什么。但使用一天后,确实感受到了重量。时不时把它们摘下来真是太好了。

每个耳机都由两个刚性部件组成,由第三个相当灵活的部件连接,使耳机能够适应用户耳朵的生理机能。该导管内部为镍钛合金,外部为硅胶。即使您进行运动,它也不会滑动并牢固地保持在原位。另请注意,关于运动,耳机具有防溅保护(IP54 认证)。

第一部分形状像管子,里面装有电池。而且,乍一看,这款电池似乎比其他耳机更笨重。我们将在本测试的专门部分中检查这一点。耳机的第二端包含所有智能功能:传感器、麦克风、环境传感器、充电连接器等。您会注意到这部分有三个声音输出和两个麦克风。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它们都有其用途。耳机的外部是触摸敏感的。

OpenWear“放置”在耳朵顶部,电池位于亭部后面,耳机位于前面,靠近耳道,但没有完全覆盖它。您需要围绕耳朵稍微旋转听筒,找到能够为您提供最佳音质的正确位置,同时又不会将您与直接环境隔离。一旦第一次采取了这一步,就很容易重复。

耳机配有一个充电盒,其外壳由纹理塑料制成。外壳比其他 TWS 耳机大得多。而且相当重(带耳机88克)。外壳是扁平的,顶部打开。在内部,您会发现两个位置,中间有两个连接器,用于为 OpenWear 充电。两个插槽之间是用于配对的硬件按钮。在外部,您有一个 USB-C 端口用于为保护壳的电池充电,还有一个通知 LED。

体验音频

将耳机牢固地安装在每只耳朵上后,就可以启动播放列表并评估 OpenWear 的音质。每个耳机均配备一个尺寸为 12 x 17 毫米的主驱动器。对于此类设备来说,它的范围相当广泛。这有两个优点。首先,声音功率相当高。无需将音量调至 50% 以上即可听清。

然后,由于这个尺寸不错的驱动器,中频并不是唯一受益于众多细节的驱动器。我们也在高音和低音中感知到它。 OpenWear 提供的功能比华为的 FreeClips 或索尼原创的 Linkbuds 等一些竞争对手要多。另一方面,Bose QuietComfort Open Ultra 的音频细节仍然更好。幸运的是,考虑到价格差异......

与所有“开放式”耳机一样,OpenWear 提供的聆听质量对环境很敏感。如果你在家的话,体验非常好。在户外,尽管扬声器的功率很大,但它会很快恶化,因为你会失去技巧。在运输过程中,您必须调高音量才能听到内容。小米表示,这个想法并不是将用户与其环境隔离。然而,结果却恶化了。

主换能器配有两个小型侧高音扬声器:一个朝下,一个朝上。他们的目标是消除音频泄漏,以确保对话的机密性。为此,这两款耳机使用通常的主动降噪技术,发出与主扬声器产生的频率相反的频率。这是一个有趣的选择,但只有当您在安静的地方但与其他人一起使用耳机时,才会感兴趣。这减少了可能性。

OpenWears 与蓝牙 5.3 和多种音频编解码器兼容:一如既往的 AAC 和 SBC,还有高分辨率 LHDC 编解码器。您可以在 Oppo、小米、OnePlus 甚至 Realme 的许多高端手机中找到此编解码器。最大采样率可达 96 kHz,这对于大多数音频流服务来说已经足够了。

每个听筒都配有两个麦克风,用于电话交谈。一个捕获用户的声音,另一个减少环境噪音,以便通讯员更清晰地进行交流。而且效果很好。我们记录了零点几秒的延迟。没什么异常,但这种现象会困扰游戏玩家和视听内容的粉丝。

互动性

现在我们来谈谈耳机的交互性。让我们从相对初级的控件开始。每个耳塞都有一个“触摸”表面,您可以长按或短按一到三次。对于每个耳机,您有四种可能的操作。最多有八种不同的动作。可用的操作面板比较齐全:音量控制、播放、暂停、语音助手等。定制非常简单,尽管并非所有组合都可用。如果您有运行 HyperOS 的智能手机,则可以分配远程照片控制。这并非小事。

默认情况下,音量控制未分配给触摸控制。相反,小米更喜欢激活一个交互选项:自适应音量,它会根据周围的噪音提高或降低音量。这种方法效果相对较好,但存在两个风险。首先,如果噪音很大,音量就会相应增大,有太大的风险。然后,不规则的音量会降低体验,因为功率会任意变化。

耳机上没有距离传感器。如果没有此设备,OpenWear 无法检测它们何时佩戴或未佩戴。如果您取下一只耳塞(或两只耳塞),智能手机将不会暂停当前播放的内容。音乐(或电影)将继续播放,直到播放列表结束……或者直到耳机或手机的电池耗尽。这是一个耻辱。

OpenWear 兼容快速配对。如果您的帐户连接了两台 Android 设备,第二台设备上会出现一条通知,邀请您将耳机与其配对。它们还兼容双对,可轻松从一台设备切换到另一台设备。音频源一如既往地在配套应用程序中进行管理(除非您使用两台运行 HyperOS 的小米设备)。如果您有两对 OpenWear,您还可以将它们连接到同一部智能手机来共享音乐。这适用于某些小米型号和其他品牌的某些手机。但并非所有...

最后就可以找到耳机的位置了。您无法使用“查找我的设备”(在 Android 上)或“查找我的设备”(在 iOS 上)。您必须使用 OpenWear 配套应用程序。其中的一项功能允许您同时在一个或两个耳机上触发警报。另一方面,与 AirPods 和 iPhone 不同,我们无法知道 OpenWears 隐藏的位置。

智能手机应用

OpenWears 兼容 Android 和 iOS。只需按住充电盒中的按钮 3 秒钟,耳机即可通过蓝牙协议与您的智能手机配对。默认情况下,系统允许您以标准质量聆听音乐或电影原声带。但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你必须下载该应用程序“小米耳机»,可在 Play 商店或 AppStore 上获取。另请注意,该应用程序在两个系统上几乎相同。

在此应用程序中,您可以访问此测试中前面提到的所有设置。  控制耳机的手势。管理双连接。耳机的位置。与小米账户关联。每个耳机(和充电盒)的电量可视化。您还可以重命名耳机并更新它们。但是,您无法重置它们:此过程是手动完成的。当然,小米耳机显示的选项取决于耳机型号。

该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非常轻的均衡器,称为“音频平衡”。它存储在“音频效果”中。该均衡器仅提供标准配置文件(默认)、增强人声的配置文件(例如,用于电影或音频对话)和增强高音的配置文件。然而,没有什么可以增强低音。也没有什么可以根据音乐风格来选择配置文件。没有任何东西与完整的均衡器有丝毫相似之处。这是一个耻辱。

电池

让我们用电池来完成这个测试。在本产品中,您会发现三块电池:每个耳机中各一颗,最后一颗位于充电盒中。耳机电池的容量为60毫安时,低于我们的预期。三星的 Gaalxy Buds 2 提供相同的容量。 Pixels Buds Pro 2 超越了它们,每个耳塞的电量为 100 mAh。不过,60mAh的电池还是很舒服的。

这些耳机的续航时间在 8 到 9 小时之间。事实上,我们每小时的听力损失略多于 10%。音量设置为 30%,音频流为标准 (SBC)。对邻居的主动降噪也被禁用。根据我们的估算,实际续航时间高于小米承诺的一次充电 7.5 小时。当然,如果您选择高清内容,自主时间就会更少,应该在 5 小时到 6 小时之间。

一旦耳机电量耗尽,您可以使用充电盒再次为其充电。盒子里有一块电池788毫安时,处于良好的市场平均水平,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此案如此引人注目。耳机充满电会消耗充电盒电池 25% 的电量。因此,计算充电盒充满电的次数几乎为 4 次(但由于近似值、白天充电盒放电缓慢等原因,不完全是 4 次)。

耳机充满电大约需要 45 分钟。如果你没有时间等那么久,你可以在 10 分钟内恢复 30%,在 30 分钟内恢复 85%。使用任何充电器,充电盒充电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因为它只接受 5 瓦的慢速充电。

那么,我们应该买吗?

小米的OpenWear Stereo并不是市场上最原始的耳机,甚至不是最完整或最优质的。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有关设计、交互性、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甚至音频质量的小障碍。然而,所提供的体验总体上还是令人满意的。它依赖于两个重要的品质:自主性和健全的力量。对于其他方面来说,它永远不会与竞争对手完全脱节。 OpenWears 的价格低于其他品牌的价格,甚至很划算。当然,它们并不能完全满足挑剔的音乐爱好者。但这也不是他们的野心。

注意测试结局:小米 OpenWear Stereo

如果它们不适合经验丰富的音乐爱好者,并且某些功能的质量比某些竞争对手稍差,那么考虑到价格(不到 100 欧元),小米的 OpenWear Stereo 可以提供良好的体验。无需抢劫银行即可利用这些开放式耳机,其功能和自主权是两个主要资产。

我们爱

  • 即使在体育活动期间也能提供良好的耳朵支撑
  • 标准音频的高度自主性
  • 声音强度足以满足城市聆听
  • 相当快的充电和外壳的大电池
  • iOS 和 Android 兼容性
  • 价格!

我们喜欢少一点

  • 几个小时后设计有点重
  • 佩戴或摘除时缺乏检测
  • 在交通和交通中享受音乐是不可能的
  • 缺乏完整的均衡器或按音乐类型划分的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