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事件:ARM為何向白宮屈服?

隨著ARM的倒戈,華為事件出現了新的轉折——該公司設計的架構和核心被市場上所有創始人使用,包括海思(華為的子公司)、聯發科、蘋果、高通甚至三星。然而,ARM並不是一家美國公司,大西洋彼岸的許多公司都依賴其技術。那你為什麼這麼快就向白宮屈服呢?

華為事件強調了幾件事:首先,我們所知道的國際秩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 — 某些建立國際秩序並參與創建世貿組織等機構的國家可能正處於永久將一切納入考慮範圍的邊緣。然後,中國的技術,尤其是華為和海思的技術,實際上依賴美國的專利。但毫無疑問,最終最令人震驚的是,美國的一項法令竟然能在國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準確地說:川普政府的法令適用於谷歌等美國公司——就這樣吧。但該如何看待英日ARM的決定呢?最重要的是為什麼ARM不嘗試對白宮施加更多影響?我們一起來解釋原因。

另請閱讀:華為是否面臨消失、被剝奪Android和ARM的風險?

ARM 擁有 Kirin 和競爭 SoC 所需的關鍵技術

在智慧型手機產業,ARM技術幾乎佔據絕對壟斷地位。首先我們要記住,ARM 並不會直接製造 ARM SoC,而是將其核心設計(著名的 Cortex 和其他 Mali)、MMU、MPU、DSP、FPU 和架構出售給代工廠。

海思與其競爭對手高通、三星、聯發科和蘋果等公司一樣,可以使用 ARM 擁有權利的這些「磚塊」來建造自己的 SoC——只需支付許可費用。然而,如果說ARM具有壟斷地位,那是因為它的架構無論是在能耗還是效能方面都特別高效,以至於業界決定只使用這種架構。更不用說對於創辦人來說,開發自己的架構直到現在才真正有意義。

事實上,這類專案極其昂貴、耗時長且不確定:與競爭的ARM 解決方案相比,5 到10 年後的結果可能會很平庸,或者可能不會吸引其他製造商——冒著孤立該平台並使其成為獨立平台的風險。簡短的,ARM的決定對華為來說非常痛苦尤其是如果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不緩解的話。金子,ARM 能否透過發揮其全部影響力來避免與世界上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之一斷絕關係?

首先,讓我們注意到,做出這項決定的確切條件似乎仍遠不清楚。該資訊最初來自BBC 採納的一份備忘錄。新聞稿由邊緣揭示了導致 ARM 做出這一殘酷決定的幕後真相:「ARM 遵守美國政府發布的最新限制,並與相應的美國政府機構保持聯繫,以確保我們保持合規 [...] 我們的長期合作夥伴海思與 ARM 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我們希望在這個問題上很快就能取得成果。

一方面,ARM 因此解釋說,它是“與適當的美國政府機構聯繫”另一方面,ARM表示重視與海思的關係。最初,ARM 給出的決定的主要原因是其設計包含“源自美國的技術”– 沒有提供細節。然而,該公司實際上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和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開發了部分設計,這實際上將這些子公司的生產直接置於美國法律之下。

ARM 是否回應了美國政府的直接要求?

對於斜坡“與美國機構的聯繫”,該公司明確表示正在與他們核實以確保遵守新規定。然而,這並沒有消除圍繞這件事的一個大問題:為什麼 ARM 沒有採取如此奢侈的預防措施,而是沒有更多地對抗白宮?畢竟,該公司的總部仍然位於美國境外。該公司可以繼續向海思提供設計,但不包括其美國子公司的設計。

它還可能威脅不遵守總統令,敦促美國嚴格執行總統令的後果:蘋果、谷歌和所有基於其技術的美國公司將如何設計他們的 SoC?

當然,事情的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首先,因為我們談論的是一家公司,對於像 ARM 這樣的公司來說,剝奪自己這麼多客戶似乎並不可信——最好犧牲一個客戶,保留所有其他客戶。

ARM有自己的利益

還有一個事實是該公司無疑希望保護在矽谷的長期存在,以及這意味著什麼,例如在進入研究實驗室和高素質人員方面。畢竟,ARM平台的成功也取決於公司招募的人才的專業知識。

最後,因為美國總統的姿態可能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快結束。我們絕不能忘記,這一切都發生在對華貿易戰期間。

這些措施針對的是華為——中國成功的象徵——而不是ARM。此外,5 月 10 日,北京和華盛頓似乎比實際情況更接近達成協議。主要癥結是將協議的部分內容轉錄為中國法律,特別是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因此,ARM完全可以希望局勢能夠自行平靜下來

最後,讓我們注意到,幾位華為官員,特別是任正非,感謝所有美國合作夥伴,據他們說,這些合作夥伴在幕後努力試圖改變唐納德·川普的立場。最終,遊說似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於這種情況你怎麼看?在評論中分享你的意見。


詢問我們最新的!

  • Google Chat 很快就會讓您在對話中固定重要訊息

    谷歌正準備更新其專業訊息服務。最新版本的 Gmail(版本 2024.11.24.702067492)透露,Google Chat 即將推出新的「Board」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固定重要的訊息和資源。這種新奇、發現…

    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