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一輛 Combi 推出已有 72 年的時間,即 1950 年 3 月 8 日,大眾汽車終於推出了這款車型,它將肩負著在電動汽車時代引領房車生活精神上路的艱鉅任務。嗡嗡聲。
此次發布也是在 2001 年底特律車展上推出首款新型 Microbus 概念車 21 年後。但如果當時是使用當時的 Combi T5 平台,那麼今天 ID.Buzz 則是基於德國集團的 MEB 電動平台。
可識別1000之間
即使格柵中央沒有醒目的大眾標誌,我們也肯定會認為 ID.Buzz 是 Combi 系列的後代。事實上,從風格上來說,它比目前的 T6 或其前身 T5 更接近 T1。如果說對標誌性設計進行現代化改造並不容易(這一次,這個術語並沒有被過度使用),那麼大眾風格團隊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功。
當然,ID.Buzz 已經適應了時代並增加了長度(4.72 米,而 T1 為 4.46 m),但其他一切都受到了尊重。
比例、減少的懸垂和玻璃表面很大程度上受到原始設計的啟發。例如,在「民用」版本的側面,有四個窗戶透過通風口延伸出來,與 T1 上的一模一樣。比T6短,它將更容易融入城市交通(其11米的轉彎半徑接近高爾夫),儘管其高度(1.94 m)將使其無法進入大多數地下停車場。
另一方面,在照明方面,ID.Buzz 比 Multivan 更接近大眾乘用車系列,其 LED 燈帶在前部和後部橫跨車輛的寬度。簡而言之,LED 取代了鍍鉻!
車內氛圍:介於 ID 和 Multivan 之間
然而,在乘客艙中,第一款產品的靈感並不那麼重要,但精神仍然存在。如果說當時簡約是主流的話,那麼我們這裡也不真正富裕。儀表板與 ID.3 和 ID.4 的儀表板非常相似,但去掉了多餘的東西。透過倒帶影片,我們甚至可以說,這種方向盤後面帶有迷你螢幕的設計可能最初是為ID.Buzz 設想的,然後在ID.3 和ID.4 中得以恢復,因為它讓人想起小圓形櫃檯T1 的。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對 20 世紀 40 年代末誕生的「少即是多」建築概念的複興,並定期更新,就像採用扁平化設計一樣,大眾汽車標誌是兩年來的主題。
另一方面,在駕駛室的佈局上,大眾並沒有尋求徹底的簡化。 ID.Buzz 的乘用車版本將提供 5 座或 7 座版本。由於使用 MEB 平台,與 Multivan T6 相比,車內空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因為 ID.Buzz 具有相同的軸距,但長度卻少了近 20 公分。儘管如此,由於機上有 7 名乘客,可容納的行李量將減少到零。另一方面,在 5 座配置中,仍可容納較大的裝載空間(高達 1,121 公升),以容納一個小座位,或更肯定的是在露營地放置幾週。相當低的門檻和電動後擋板使裝載變得更加容易。至於進入後座,可透過標配的兩扇滑門進入。
在材料方面,與大多數電動車製造商一樣,大眾汽車依賴合成材料的輕盈性,這些材料具有由回收產品製成的良好品味。退出皮革、天鵝絨和其他高貴材料,這裡我們使用100%由塑膠瓶和從海洋中回收的廢物製成的面料,顯然,大氣受到了影響。大多數表面很難觸摸。例如,在前排座椅中,只有門板上的扶手和麵向乘客的儲物箱底部,提供了最低限度的柔軟度。
讓用電生活更輕鬆
作為標準配置,ID.Buzz 配備了 77 kWh 推進電池,顯然與高階 ID.4 中的電池相同。該品牌表示希望讓整個充電過程變得更加容易,並為此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首先,所有ID.Buzz都將採用雙向技術,不僅可以讓汽車接收電力充電,還可以為家庭或其他車輛供電。在第一種情況下,將向客戶提供特定的 DC BiDi 壁箱。對於日常充電,大眾表示,其即插即用設備將來將可以擺脫笨重的卡錢包,許多電動車用戶有時被迫確保他們可以在所有情況下「加油」。
當然,這需要分發網路採用該協議,但證據表明每個人都應該轉向簡化用戶生活的解決方案。畢竟,大眾汽車是世界上第一家使用 CCS 格式的製造商,該格式已成為標準化,為什麼不再次成功地實施識別和發票標準(基於 ISO 15118 標準)。
當我們的目標是幾年內在歐洲每年銷售 100 萬輛電動車時,我們有一個可以提出此類論點的聲音。大眾汽車也表示,Plug & Charge 很快就會在 Ionity、Aral、BP、Enel、EON、Iberdrola 和 Eviny 網路上提供。
4 級連接和自動駕駛
在車載技術方面,大眾汽車打算為 ID.Buzz 提供毫無保留的先進水準。使用者介面透過10或12吋中央螢幕,讓您分別控制「Ready 2 Discover」或「Discover Pro」系統。只要連接可用,所有系統都會透過 OTA 進行更新。
在交通方面,車輛配備了Car2X和獨立於蜂窩網路的車對車通訊技術。透過這種方式,駕駛輔助技術可以警告駕駛員危險或任何偶然的干擾。這些技術也使得高速公路上的自動變換車道成為可能,並有助於在沒有標記的道路上進行引導。該品牌毫不猶豫地聲稱 ID.Buzz 擁有能夠實現 4 級自動駕駛的技術。
機動化和自主化
如上所述,ID.Buzz 中標配的電池提供 77 kWh 的有用容量(總計 82 kWh)。它基於 400 伏特架構,允許直流充電高達 170 kW,在最好的情況下,足以在大約 30 分鐘內從 5% 充電到 80%。在輔助公共網路使用交流電充電的壁箱上,其車載充電器最多可接受 11 kW 的功率。
與基於相同 MEB 平台的表兄弟 ID.3 和 ID.4 一樣,大眾的電動巴士也是後輪驅動的(實際上就像其古老的祖先 T1 一樣)。 150 kW(200 匹馬力)引擎和 310 Nm 扭力將使機器最高時速達到 145 公里/小時,速度受到電子限制。
至於自主權,品牌尚未傳達標準化數據。我們只能查閱提供給我們的車型的車載電腦,顯示續航里程為 455 公里,電量略高於 90%。因此,我們應該能夠合理地信賴高速公路上 250 公里的自主行駛里程。
價格和供貨情況
如果該系列及其價格僅從 2022 年 5 月開始公佈,同時開放預購,那麼 ID.Buzz 的第一個「乘客」版本的售價應該約為 50,000 歐元,因為知道它還將從行銷之初就以實用版本提供。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第一批交貨將於 2022 年秋季進行!
詢問我們最新的!
谷歌正準備更新其專業訊息服務。最新版本的 Gmail(版本 2024.11.24.702067492)透露,Google Chat 即將推出新的「Board」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固定重要的訊息和資源。這種新奇、發現…
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