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中的人工智慧:具體來說,它的用途是什麼?

越來越多的智慧型手機配備了人工智慧 (AI),預計這一趨勢將在 2018 年持續下去。手機,或至少為什麼你的下一部智慧型手機的SoC 如此重要......特別是因為我們目前可用的用途似乎有限。但他們真的是這樣嗎?智慧型手機中的人工智慧,它的用途是什麼?

人工智慧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越來越多的空間,而我們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它已成為一個真正的主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時也讓我們夢想成真。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它有望實現迄今為止為人類保留的任務的自動化:人臉辨識、智慧圖像編輯、自動駕駛、語音合成,還有藝術表達……只是可能用途的一小部分。

人們也相信,當這項技術真正成熟時,最終將導致大量工作機會的消失。似乎是為了支持這項運動,主要智慧型手機製造商現在都在提供配備人工智慧的旗艦產品,這要歸功於新的 SoC,其中包括專門用於神經網路的特殊飛地。那麼它真的有用嗎?對消費者有什麼好處?

什麼是人工智慧?

我們正在談論人工智慧虛弱的當機器能夠模擬人類智慧和人工智慧時長處當後者能夠體驗到真正的自我意識的印象。 2018年,當我們談論人工智慧時,我們談論的是第一種情況——目前還沒有創造出能夠真正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因此,為了避免與人工智慧的假定風險相關的任何混亂或幻想,“將有能力消滅人類」(我們是在強調這一點),我們將談論人工智慧虛弱的:正如您將在智慧型手機中看到的那樣,人工智慧的類型。

弱人工智慧源自於務實需求。我們知道如何自動化許多重複性任務,但有些人拒絕這樣做——以至於它們不能或直到最近還不能委託給電腦。這已經改變了很多,感謝機器學習或機器學習,即開發允許電腦透過系統化方法學習如何正確執行給定任務的方法。這機器學習在眾多成為頭條新聞的測試和比賽中脫穎而出。

比如說當人工智慧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時,眾所周知模擬起來非常複雜的遊戲。但人工智慧不再只是一個好奇的對象。例如,律師事務所用它在短短幾秒鐘內檢查數十萬份合約的法律有效性。或者英國公共當局偶爾會透過分析視訊監視攝影機網路的圖像來識別倫敦地鐵上的搭便車者並處以罰款…

現在人工智慧正在進入我們的智慧型手機!實際上,在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提供配備專門用於人工智慧的飛地的 SoC 之前,它就已經存在了。例如,透過 Google Assistant、Siri 或 Cortana 發送的請求每次都會由人工智慧處理,從而提高語音辨識能力,並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提供更多相關內容。真正的區別在於這些飛地現在允許執行某些操作本地,即不向伺服器發送請求。

理論上已經可以使用舊版 SoC 中的 GPU。但飛地的存在使得優化必要的計算成為可能,以防止電池過快耗盡。那麼,2018年,搭載人工智慧的SoC以及搭載人工智慧的智慧型手機都有哪些呢?首先是麒麟970 SoC華為Mate 10 Pro與榮耀View 10。兒子神經處理單元有助於提高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同時提供 Google Assistant 資源和 API 供開發人員利用。

還有驍龍835Google像素2銀河 Note 8。據高通稱,六角DSP為什麼選擇SoC 使用另一種方​​法——它被保留用於機器學習並且可以提高某些任務(例如語音辨識)的效能 - 如有必要,SoC 的 GPU 還可用於其他同步任務最後是 iPhone 8 的神秘 A11 仿生晶片和Face ID 臉部辨識設備,以及改進照片和影片。然而,人們對其實際工作原理知之甚少。

最後,正如我們的一位讀者指出的那樣豐滿,還有 Mediatek Helio X20 和然而,這裡我們關注的不是專用飛地,而是其 10 個核心及其相機 ISP 的優化運行,該相機也可用於人工智慧。 API 和 SDK 允許開發人員利用這些可能性。例如,我們在小米紅米 Note 4 中找到了 X20,在魅族 Pro 7 中找到了 X30。

這是因為人工智慧的具體應用正在與智慧型手機相關(攝影、VR、語音辨識、人臉辨識、指紋辨識、虹膜辨識、錄音改進等)不斷發展,而SoC的功耗也隨著高終端智慧型手機全部轉向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讓您的智慧型手機變得更智能,但最重要的是更安全

當然,提到人工智慧,鋼鐵人粉絲肯定會想到賈維斯。不過……不要指望你的語音助理會有巨大的改進。當然,無論是 Google Assistant、Siri 還是 Cortana,它都能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但它仍然有限,SoC 包括著名的 enclave 與否。儘管如此,它對語音的辨識能力越來越好,就 Siri 而言,語音合成的品質也提升了一個檔次。這些進展都足夠小,足以證明購買新智慧型手機是合理的,特別是如果您很少使用語音助理的話!

另一方面,這是一個顯著的優勢:人工智慧允許在本地(即在智慧型手機上)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要返回語音助手,當您在「無人工智慧」智慧型手機上發出請求時,該請求會透過伺服器,由人工智慧處理,然後發送回智慧型手機。在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的時候,這牽涉到隱私風險。

如果沒有直接在 SoC 上使用人工智慧,就不可能提供真正安全的臉部辨識或虹膜設備:在這裡,您的生物辨識資料將不得不離開您的智慧型手機,導致它們面臨不必要的風險。本地處理可能不是智慧型手機人工智慧中最吸引人的進步,但由於其影響,它無疑對用戶來說是最重要的進步之一。

人工智慧,還是太膽小了嗎?

我們是被 Google Lens 在新款 Pixel 2 上的使用所吸引:相機可以快速辨識物件、地點和企業並即時顯示相關資訊。我們可以想像明天這種類型的使用將變得更加廣泛,或至少變得越來越重要。開發人員找到了獨特的方法來利用最新 SoC 的專用 NPU 來提供如此有用且創新的應用程式。唉,我們還是得湊合用谷歌提供的大部分內容,三星(附 Bixby)和蘋果。而這種類型的應用在使用上實際上仍然相當有限。

另一方面,人工智慧還有其他貢獻,雖然當時不太明顯,但卻帶來了真正的優勢。例如照片中的情況就是如此。 Pixel 2 沒有雙感測器,但根據各種測試,擁有市場上最好的影像質量。這是透過什麼魔術實現的呢?在你按下快門按鈕後的幾毫秒內,人工智慧會自動辨識要照亮的區域,人、樹木、植物、風景。並在眨眼間修飾影像。結果:無需考慮太多即可拍出精美的照片。這也被觀察到我們的 iPhone X 相機評測

在不久的將來(透過更新?),可能性可能會變得更加有趣。例如,想像一下,您的智慧型手機知道如何偵測您何時心情不好或需要安靜?或者你實際上可以像托尼史塔克和賈維斯一樣與你的人工智慧聊天(我們不會放棄...)?

結論:人工智慧的用處並不總是顯而易見,但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忘掉行銷吧:人工智慧真的值得改變你的智慧型手機嗎?目前還不行,當然,除非你早期採用者。當然,人工智慧增加了一些真正幫助用戶的額外功能,但其實施仍然過於膽怯,特別是與智慧型手機以外的現實世界相比。在這方面,最新旗艦產品的趨勢看起來更像是第一步,而不是完整的整合。並不是說這完全沒用:但它顯然不應該讓你優先選擇一款智慧型手機而不是另一款。至少現在是這樣。

最重要的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下一代配備人工智慧的智慧型手機無疑必須提供更先進的語音助手,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它帶來了什麼」——一種比當前語音助理更自然的體現它並與人工智慧互動的方式。而你,是否被搭載人工智慧的智慧型手機所吸引呢?您是否發現這比我們在此文件中提出的內容更有用?在評論中與社群分享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