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瀏海的智慧型手機:既不贊成也不反對,恰恰相反

2017年,智慧型手機配備了一個名為「瀏海」或「瀏海」的小突起。這個美學上的小細節一直備受爭議,有時受到讚揚,有時受到批評。第一個模型被認為是不明飛行物,然後獨眼巨人的眼睛成為標準。這個缺口仍然有它的粉絲和批評者。正如已故的科盧什所說,在編輯部,我們「既不支持也不反對,恰恰相反」。

經過幾年沒有重大美學變化後,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做出了一些改變。目標:以緊湊的形式提供大螢幕表面。2017年初,18:9螢幕格式成為標準,邊框更薄,視覺舒適度更高,抓握力更好。為了更進一步,兩家製造商突破了極限,採用了 19:9 或 19.5:9 格式。安迪魯賓 (Andy Rubin) 的 Essential Phone 開啟了這一趨勢:第一款有瀏海的智慧型手機誕生了。很快,這個突起就引起了用戶的爭論。Apple 在 iPhone 上採用了這種格式公眾肯定分裂了,有粉絲,也有批評者。被嘲笑、被批評,瀏海在 2018 年成為標準,關於它的爭論從未停止過。在編輯部,這種激情的釋放常常讓我們發笑,但也讓我們著迷。因為最終,這種美學細節每天不會有太大變化。缺口與否,誰在乎,對吧?

iPhone X 或美學革命

放下你的槍,我們並不是說 iPhone X 是發明瀏海的智慧型手機。 Essential Phone 確實是第一款具有這種美學細節的智慧型手機。但誰知道 Essential?發起者、極客,新技術愛好者。不管喜歡與否,正是 iPhone X 讓這個著名的瀏海被盡可能多的人知道。 2017 年是第一部 iPhone 誕生 10 週年。蘋果希望紀念這一時刻,並在經過多年的小規模發展後徹底改變其智慧型手機的設計。

透過 iPhone X,蘋果品牌希望提供史上最好的 iPhone。為此,請改變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方式。為了滿足市場標準,必須整合一個幾乎覆蓋終端整個前表面的螢幕。問題:「主頁」按鈕。自 iPhone 誕生以來,它一直是智慧型手機導航的核心部分。但為了覆蓋前表面,必須將其移至後部(這對公司來說是不可想像的),或將其滑到螢幕下方(技術達不到要求),或尋找替代方案。蘋果因此開發了FaceID並重新設計了 iPhone 上 iOS 的人體工學設計

FaceID 是一種臉部辨識技術,可讓您解鎖 iPhone X。但該模組並沒有佔據 iPhone 的整個寬度。因此,螢幕圍繞著這個模組,以利用最大的表面積:這就是著名的凹口。蘋果品牌利用這個突起重新思考 iPhone 上的導航方式,並彌補 Home 鍵缺少的問題。從缺口左側捲動可存取通知,從右側捲動可顯示快速設定選單。對於其餘的,螢幕底部的手勢系統可讓您返回、返回主頁或存取多任務處理。這使得蘋果能夠推出一款具有最佳尺寸/螢幕比例的智慧型手機。另一方面,這個缺口立刻引起了爭議

缺口:批評然後複製

“史蒂夫·喬布斯絕對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個設計配不上iPhone”,“蘋果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樣子了”……批評者對 iPhone 的瀏海充滿了批評iPhone X甚至獲得了最醜設計智慧型手機獎2017年,參賽者們毫不吝嗇地發表自己的小評論,有的甚至高興地玩起了噴子。然而,在整個公告中,蘋果的大多數競爭對手也推出了他們的智慧型手機(令人驚訝)。華為、LG、Wiko、榮耀、一加……最後,這個瀏海有這麼難看嗎?

顯然不是。因為不僅蘋果品牌的競爭對手紛紛效仿,他們也沒有理由做出這種美學選擇。有些品牌甚至願意在智慧型手機的設定中隱藏這個凹口。因為對於Android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來說,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證明整合「瀏海」是合理的。蘋果必須做出這種美學選擇才能整合 FaceID。在競爭對手中,FaceID並不存在,指紋辨識器總是位於背面或螢幕下方。那為什麼呢?為什麼會有這個缺口?必須說:要像蘋果那樣做。因為美國人是參考。因為瀏海是 iPhone X 的顯著標誌,一般大眾在 1000 個人中都能認出。透過複製這個凹口,需要惡名的競爭對手不僅刪除了這個獨特的標誌,而且當你從口袋裡拿出智慧型手機時,他們還會給人一種錯覺,它是一部iPhone,我已經數不清我拿出Android 手機的次數了。

新標準

在 MWC 2018 上,我們很快就意識到劉海將成為新標準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不僅僅是高端型號。通常,您必須等待幾個月才能在更實惠的型號上推出新標準。技術通常太昂貴而無法整合到低成本模型中。但到了2018年,這股趨勢迅速席捲了整個市場。沒有瀏海的智慧型手機越來越少見。三星並沒有屈服於這一趨勢,就像索尼或 HTC 一樣。但大部分高階機型都已經涉足其中。

更令人驚訝的是,入門級和中階智慧型手機很快就採用了這個標準。 Honor 和 Wiko 提供價格實惠的智慧型手機。例如,Wiko View 2 的售價為 199 歐元。 2018 年 6 月,有大量配備瀏海螢幕的智慧型手機。有些人對此感到高興,有些人則不那麼高興。但這真的很重要嗎?

有缺口還是沒有缺口:誰在乎?

我們用這個缺口是不是做得太過頭了?這不就是因為害怕改變嗎?難道是因為還沒體驗過瀏海螢幕智慧型手機而難受嗎?無疑。因為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美感細節並沒有任何影響。除了那些沉迷於對稱性的人之外,如果上邊界和下邊界的寬度不完全相同,他們可能會面臨癲癇發作的風險。但這更像是一種病態,而不是真正的使用問題。不 ?

無論如何,我們有機會在編輯部測試幾款配備有凹口螢幕的智慧型手機。我們也能夠處理沒有凹口的模型。體驗完全一樣。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客觀的論點來證明拒絕這一瀏海是合理的。最終,有或沒有,我們根本不在乎。但如果你有有效的論據,我們就會感興趣。對對稱迷戀者的警告:說醜不是爭論!


詢問我們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