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Ear 2 評測:出色的設計掩蓋了主要弱點

Ear (2) 是 Nothing 推出的全新真無線耳機。在第二個版本中,這個英國品牌透過重複第一款車型的成功之處,依靠確定的價值觀。因此,設計始終優先於技術方面。賭注有風險,但賭注成功嗎?

2021 年,科技市場出現了一個新事物:Nothing。貝聿銘創立的品牌發布Nothing Ear(一),主動降噪功能的 True Wireless 耳機售價 99 歐元。無與倫比的品質/價格比。

從,事情發生了。沒有什麼是頂級智慧型手機,電話 (1),還有更實惠的耳機,Ear(棒)。就耳朵(1)而言,有為了對抗通貨膨脹,他們將價格從 99 歐元提高到 150 歐元。意外的增加削弱了產品的興趣。今天,該品牌發布了 Ear (2)。

這些耳朵 (2) 是 (1) 的改進,直接售價 149 歐元。設計再次凸顯,但聲音也不容忽視。我們的承諾很簡單:提供一款真正不同於競爭對手的產品。 Ear (2) 值得投資嗎?他們能跟上市場上的高階耳機嗎?這就是我們將在本次測試中確定的內容。

價格和供貨情況

The Ear (2) 已在 Nothing 網站提供。我們說過,它們的售價為 149 歐元。該價格與製造商最初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其目的是改變市場規則。

另請閱讀——Nothing Ear 1 測試:只針對您的耳朵

2021 年,Ear (1) 的售價為 99 歐元,此後價格不斷上漲。這並不代表我們的耳機不好,但我們還必須說服更多人。

技術特性接近第一款車型

對於這些 Ear (2),Nothing 以 2021 年的第一款耳機為基礎,我們擁有 4.5 克耳機(比 1 輕 0.2 克),配備 11.6 毫米動圈驅動器和三個麥克風。主動降噪,最高可達40分貝,也存在。

在連接方面,我們發現藍牙 5.2 可將其與您的智慧型手機或 PC 配對。每個耳塞均配備 33 mAh 電池機殼配有 485 mAh 電池。沒有什麼能保證 36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不含 ANC)。

始終堅持原創設計

耳朵(2)自我介紹就像普通的真無線耳機一樣。我們有一個方形外殼(僅限白色),可容納兩個耳機。也許我們會喜歡像耳朵(棒)這樣的原始格式的形式更加瘋狂,但我們不能責怪Nothing沒有提供破壞代碼的產品。

沒有什麼不會重新發明輪子。它的設計與耳朵相同 (1)同時進行了一些細微的修改,特別是在紋理和尺寸方面。錶殼尺寸為 55 x 55 x 22 毫米,比上一款略小,重量為 65 克。

產品的特殊性當然在於它的視覺效果。外殼巧妙地將塑膠和鋁材混合在一起,同時強調透明度。因為透明度是 Nothing 的標誌,耳朵 (2) 也不例外。

外殼的質感和重量沒有什麼樂趣,這使得它處理起來非常愉快。製造商甚至對中間的這個小空腔進行了惡作劇。非常適合將拇指放在上面並在手指之間旋轉它,幾乎就像手動旋轉器一樣。 Ear (2) 不僅是耳機,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小壓力緩解器。

在側面,我們找到了傳統的 USB Type-C 連接埠以及配對按鈕。這似乎很好地嵌入到底盤中夠謹慎,很快就會被遺忘。錶殼由非常有效的磁鐵系統封閉,類似於耳朵 (1)。知道這些產品在發布兩年後仍然可行,因此在這個級別上不存在磨損問題。

耳機也被磁化到外殼上,並自然地​​放置在為此目的而提供的空腔中。為了區分左右,沒有任何東西再次選擇顏色代碼:右側為紅色,左側為白色。一開始有點令人困惑,而且效果不如老式的 R 和 L,但你會習慣的。

耳機本身很有效。每個4.5克,它們的鞋面也採用了這種透明設計,讓您可以看到一些組件,而不會給人留下雜亂的印象。這就是 Nothing 的天賦:它確切地知道要向我們展示什麼,並精心設計其內部和外部設計。入耳部分是完美的白色,末端有一個矽膠尖端。和往常一樣,使用者可以選擇三種尺寸以便完美地適應他的耳朵。所有這些都保證了良好的支持,我們將在下面看到。

簡而言之,Nothing 在設計方面再次提供了良好的文案。這個英國品牌繼承了 Ear (1) 的成功經驗,再次取得了成功交付一款視覺效果強烈、操作舒適、實用且有時有些惡作劇的產品。設計不錯,但這些耳機日常使用舒適嗎?

始終保持最佳舒適度

雖然耳朵(棒)在舒適度方面讓我們有些失望,它的耳朵沒有什麼說服力的(2)。我們的耳機非常悅耳、舒適且具有出色的支撐性。與耳朵 (1) 相比,進行了一些調整,特別是在尖端。即使在跑步時,它們也能保持良好的附著力。一個真正的優勢。

沒有什麼很大程度上依賴這種舒適和支持來誘惑。該品牌甚至在 Nothing X 應用程式中包含了一個有趣的小工具:耳塞貼合測試。幾秒鐘內,應用程式就能告訴您耳機是否正確放置以及耳塞是否合適。如果她覺得它們有點鬆,她會指導您選擇較大的尖端。非常實用。為了保持卓越新增IP54認證。因此,耳機可以防水、防塵。所有這些結合起來,成為即使在雨中也能進行運動的理想產品。桿的存在也使得抓握它們變得容易。

不幸的是,一切都被「無」的一個有點奇怪的選擇毀了。該品牌放棄了耳朵的觸控 (1),轉而採用壓力控制系統。這意味著,要在佩戴時與耳機進行交互,您必須捏住耳機的側面,那裡有一條小鋁線。捏一下即可暫停,捏兩下即可移至下一首歌曲…這些操作可在應用程式中自訂。然而,這個系統遠非實用,只能發揮三分之一的作用。令人氣憤。

更,音量管理是一個真正的障礙課程。儘管可以透過捏住閥桿兩次並按住(在選項中啟動)來實現,但增加或減少聲音只能起到十分之一的作用。如果我們一開始嘗試以這種方式控制耳機,我們很快就會放棄這個想法並回到智慧型手機上的按鈕。這仍然是一種恥辱。

最後,我們要指出的是雙連接首次在這款耳塞 (2) 上亮相。這樣您就可以在兩個不同的終端上配對耳機,並在一個終端和另一個終端之間切換。對於那些在電腦上工作並想要專注於智慧型手機的人來說非常實用。一切都運作良好,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

優質音質,但完美

現在我們來談談產品的核心:聲音。 Ear (2) 的主要品質是它具有主動降噪 (ANC) 功能。這意味著耳機可將周圍的聲音抑制至 40 分貝即使在最吵雜的環境中也能確保清晰的聽力。

在使用過程中,該技術有效地將我們與外界隔離。即使在聽音樂時,也可以使用麥克風誇大周圍的噪音。例如,即使使用電爆破,在街上聽到汽車到達的聲音也很有用。在這一點上,我們在市場上看到了更好的結果,例如 Galaxy Buds Pro,但我們正在開發一款非常有效的產品。

另請閱讀——Galaxy Buds Pro 評測:三星為 Android 提供最好的真無線耳機

Ear (2) 引進了一項新功能:個性化的噪音消除。目標是根據您的環境自動調整 ANC。例如,當噪音變得越來越多時,減少變得越來越有效。不幸的是,我們不相信這個功能,我們認為這不是重點。她其實很難適應外面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我們每次啟動它時都必須對其進行校準。

就聲音本身而言,Nothing 提供了正確的副本,但並非沒有缺陷。儘管我們欣賞當前的低音和平衡的聲音,但我們仍然注意到高音量時的強烈失真。當您放開音量時,這使得聆聽具有攻擊性的音樂(例如金屬)變得不太愉快。我們認為鈸對耳朵來說是非常有毒的。

對於其餘部分,耳朵 (2) 表現良好,但不一定會發光。無論是聽古典樂、電子樂還是爵士樂,我們都能得到令人滿意的拷貝和非常平衡的聲音。聲音部分是Nothing's work的症狀:擁有技術上正確的產​​品,遠非令人難以置信,而是具有強大而實用的設計。

一個令人愉快的應用程序,雖然有點輕

對於 Ear (2),Nothing 正在徹底審查其 Nothing X 應用程序,後者提供了更多功能來控制其耳機。然而,我們仍然停留在表面。這個新版本仍然允許您調整噪音控制(ANC,透明模式),以及歸因於按下控制的操作。此外,能夠獨立調整兩個耳機是一個真正的優勢,即使按下控制使用起來很糟糕。

沒有什麼增加了受歡迎的情緒智商。這提供了四種不同的音訊設定檔之間的選擇,所有這些都非常明顯,以及自訂模式,允許透過簡單的圖表調整所有聲音方面。後者很容易使用,即使對於那些不太了解音訊奧秘的人來說也是如此,但對於想要深入了解的用戶來說它可能非常有限。

配置檔案的差異足以適應所有風格的音樂,根據正在播放的歌曲快速修改它們並不罕見。請注意,還有一個適合您聽力的設定檔。要使用它,您必須經過簡短的五分鐘測試。如果紙上談兵是個好主意結果沒有達到預期,有時會給予不合適的聲音部分。因此,我們將堅持手動控制。

自主權低於預期

從自主性的角度來看,Ear (2) 比 Ear (1) 落後了一步,屬於市場上表現不佳的產品之一。每個耳機電池容量為 33 mAh,外殼電池容量為 485 mAh。

透過打開 ANC 並以合理的音量聽音樂,我們發現Ear (2) 在 3 小時 30 分左右電量耗盡。充電盒最多可為耳機充電 5 次,我們的音樂播放時間只有 15 小時多一點,這並不多。透過停用 ANC,您可以長達 30 小時,這是更好的,但同樣處於市場的低範圍內。

耳盒 (2) 中不提供充電器,但有一條小型 USB 電纜,可讓您受益充電 10 分鐘即可播放超過一個半小時​​的音樂。將外殼從 0% 充電到 100% 需要一個多小時。

耳朵 (2) 與耳朵 (1) 對齊,耳機的聲音不錯,設計堅固而優雅。不幸的是,它們有一些嚴重的缺陷,例如令人痛苦的壓力控製或非常平均的電池壽命。我們也對較高的價格感到遺憾,這使得它們與競爭對手相比沒有那麼有趣。仍然是一個掌握的產品,但不再是一個必需品。

我們愛

  • 強大而原創的設計
  • 愉快地處理案件
  • 出色的耳機保持力
  • 比以前更詳細的申請
  • 以這個價格來說是正確的

我們喜歡少一點

  • 按控制鍵,使用起來很恐怖
  • 有點令人困惑的顏色代碼
  • 價格不如第一款車型推出時那麼有吸引力
  • 高音量時失真度高
  • 令人失望的自主權

詢問我們最新的!

  • Google Chat 很快就會讓您在對話中固定重要訊息

    谷歌正準備更新其專業訊息服務。最新版本的 Gmail(版本 2024.11.24.702067492)透露,Google Chat 即將推出新的「Board」功能,讓使用者可以固定重要的訊息和資源。這種新奇、發現…

    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