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1 IV 評測:既然可以讓它變得複雜,為什麼還要保持簡單呢?

繼 Xperia 1 III 取得成功後,索尼攜其自然繼任者 Xperia 1 IV 回歸。如果更加假設超高端定位,那麼索尼提供的體驗就更加激進,將其技術和人體工學選擇推向極限。索尼仍然著眼於 iPhone,在此推出了一款與蘋果產品截然不同的智慧型手機,以至於它瀕臨邊緣化。我們在這個完整的測試中解釋了原因。

十年前,索尼在電話領域還不是精英主義者。這個日本品牌提供從 200 歐元到 1000 歐元以上的所有價位段的產品。Xperia EXperia L代表了其目錄的切入點,提倡手機與其他產品線(包括 Bravia 和 PlayStation)之間的巨大協同作用。它們還充當了通往更昂貴產品系列的跳板,Xperia XXperia Z

另請閱讀——ASUS ROG Phone 6 Pro 評測:無限甚至超越…但不適合所有人

但是,在 2010 年代,索尼不得不面對三個問題。入門級產品損害了其品牌的優質形象。在性價比方面,雄心勃勃的中國競爭對手是不可能效仿的。三星和蘋果繼續壟斷非常高階領域。索尼已經撤退的一個領域,提倡激進且不妥協的體驗,但哪些中國品牌卻虎視眈眈。

那麼索尼做出了什麼決定呢? 100% 承擔其優質和獨特的定位,即使這意味著孤立自己。全景螢幕格式。電影色度設定檔。專業的照片介面。 3.5 毫米插孔端口,帶四路高保真 DAC。 SIM 卡抽屜無需工具即可拆卸。這些只是一些最具象徵意義的例子,顯示人們希望脫穎而出。然而,在虛張聲勢的背後,索尼也從 iPhone 中汲取靈感。有時是為了好的。有時不好。而最吊詭的旗艦產品Xperia 1 IV就完全證明了這一點。

我們的影片測試

攝影師的理想之選,一般人難以企及的-Sony Xperia 1 IV 評測。

技術表

索尼 Xperia 1 III
方面165 x 71 x 8.2 毫米
重量185克
螢幕6.5英寸
來自 OLED
格式21:9
清晰度 3,840 x 1,644 像素 (643 ppi)
刷新:120赫茲
取樣:240赫茲
HDR、BT.2020
康寧大猩猩飲食
晶片組驍龍 8 第一代(4 奈米)
作業系統Android 12 + Xperia 使用者介面
記憶體12 去
貯存256 去
微型SD卡奧伊
主感應器主:12 MP 感光元件,鏡頭孔徑為 f/1.7,像素尺寸:1.8μm,雙像素自動對焦,光學穩定器

長焦鏡頭:12 MP 感光元件,鏡頭光圈為 f/2.3-f/2.8,雙像素自動對焦,3.5x-5.2x 連續光學變焦,光學穩定器

全景:12 MP 感光元件、f/2.2 開口鏡頭、124° 視角、雙像素自動對焦

0.3 MP ToF 相機
光學元件採用卡爾蔡司認證塗層
4K 影片 @ 120 fps

輔助感測器自拍:12 MP 感光元件,鏡頭光圈 f/2.0
電池5000毫安培時
快速充電 30 瓦
無菲爾充電
5G奧伊
連接性近場通訊
無線網路6
藍牙5.2
聲音的插孔 3.5 毫米
雙前置揚聲器
杜比音訊、LDAC、360 度真實音訊、DSEE Ultimate
生物辨識技術邊緣指紋掃描儀
耐水性防護等級68

價格和供貨日期

第一款超高階元素 Xperia 1 IV 是 Xperia 1s 中最昂貴的(我們不包括 Xperia Pro 和 Xperia Pro-I 等非典型產品)。它的售價為1399歐元。該產品只有一個版本,配備 12 GB RAM 和 256 GB 儲存空間。 Xperia 1 IV 已經上市。您可以在 SFR、亞馬遜、Fnac、Darty 和 Boulanger 上找到它。

Xperia 1 IV 比 Xperia 1 IV 貴 100 歐元Xperia 1 III在其推出時。這是自初代 Xperia 1 以來的最低增幅。事實上,與各自的前代產品相比,Xperia 1 II 和 Xperia 1 III 的價格上漲了 150 歐元。我們將在“附件”部分看到為什麼這種增長被顯著遏制。

Xperia 1 IV 的售價為 1,399 歐元,是除可折疊螢幕智慧型手機之外的高階市場中最貴的。因此它超過了尋找X5 Pro(1299 歐元),iPhone 13 Pro 最大(256 Go 版本 1379 歐元),你Vivo X80 Pro(1299 歐元),銀河 S22 Ultra(12+256 Go版本1299歐元),你榮耀Magic4 Pro(1099 歐元)或小米12 Pro(1099 歐元)。

提供配件

在我們的測試中,我們很少專門介紹配件。我們通常在遊戲智慧型手機上這樣做,例如 ROG Phone 或 Legion Duel。我們花時間在這裡做這件事是為了譴責一種做法這在蘋果和三星看來已經被濫用了,而在索尼,它正在尋找新的生命。

您會注意到,Xperia 1 IV 的機身比 Xperia 1 III 薄得多。這是最明顯的恥辱索尼新的全球「生態」政策。這個盒子比較薄,可以節省紙板。然而,您會在這個盒子中找到同樣多的紙張:快速入門指南、保固指南、法律傳單、資訊傳單等。

較小的盒子也意味著內容較少。就索尼而言,我們甚至可以說是斯巴達式的,因為智慧型手機沒有附帶任何配件。沒有耳機。沒有充電器。沒有外殼。沒有 USB 連接線。即使三星和蘋果這兩家並不以慷慨著稱的公司也提供了後者。因此,索尼受到這些競爭對手的啟發,進一步推動了這個概念。我們很失望。

從官方角度來看,做出這項決定是為了限制電子影響。但我們不要被愚弄了:索尼在這裡節省了大量資金,並迫使消費者為完成體驗而付費,有點像汽車領域的特斯拉。這就是 Xperia 1 IV 的第一個悖論:透過移除所有配件,索尼惡化使用者體驗(我們將在本次測試的自主和充電部分尤其看到這一點),而這款手機則被視為非常高階的典範。

設計

經歷了這個關鍵的插曲之後,讓我們真正開始對 Xperia 1 IV 的設計進行測試。毫不奇怪,我們發現了索尼非常特殊的代碼,具有直線和有角度的底盤。面孔在大猩猩飲食它們是完全平坦的。還有拉絲鋁片是直的。我們經常將 Xperia 與單體進行比較。第四代 Xperia 1 也不例外。與這些前輩相比,它很大程度上依賴 2021 年 Xperia 1 III 所做的改進。

最引人注目的細節是礦物玻璃背面,保留了霧面效果。 Xperia 1 II 的表現非常出色(但也很混亂)。自從Xperia 1 III之後,背面就不再有難看的指紋了,這一點非常好。不太明顯的細節,但同樣有症狀:Xperia 1 IV 的尺寸與 Xperia 1 III 完全相同。沒有十分之一毫米的變化。就尺寸而言,Xperia 1 IV 更輕……僅輕一克。由此可見,身體的變化是「耀眼」的!

Xperia 1 III 和 Xperia 1 IV 之間仍有兩個顯著差異。首先,SIM 卡抽屜已移動。它以前位於左切片的上部。它現在位於主麥克風旁邊的下緣。更經典的選擇。請注意,索尼繼續提供無需使用工具即可打開的 SIM 卡托盤。這確實非常實用。

右邊緣的第二個變化:專用於 Google Assistant 的按鈕消失了。我們對 Xperia 1 III 的硬體風格提出了批評,因為無法為其分配其他功能。由於也可以使用其他 Android 快捷方式呼叫 Google Assistant,因此我們發現此鍵是多餘的。太沒用了。歷史將證明我們是對的:這個按鈕的最終使用壽命相當短,因為您只能在 Xperia 5 II、Xperia 1 III、Xperia 10 III 和 Xperia 5 III 中找到它。

對於其餘的,我們找到了 Xperia 設計語言。這機械觸發器。好主意。特別是它的紋理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撐。並且它允許分兩個階段觸發(第一階段用於對焦,第二階段用於攝影)。這個按鈕不僅實用(因為它是打開照片應用程式的快捷方式),而且是使用所有專業模式拍照所必需的。我們稍後再討論這一點。

我們還發現電源按鈕配有指紋辨識器。索尼是第一個為這種生物識別感測器提供此位置的品牌。而且效果很好。索尼的另一項收購:連接埠插孔 3.5 毫米。它被放置在上邊緣,不是一個非常好的位置:我們更喜歡它在下邊緣,以防止耳機線進入螢幕。但我們更喜歡有它而不是沒有它。

智慧型手機也受益於雙前置揚聲器為該品牌的粉絲所熟知。您會注意到底部元素比頂部元素寬得多:事實上,揚聲器是向右偏離中心的。但為了給人一種對稱設計的錯覺,索尼創造了一個更寬的凹口。這對組件的音訊效能沒有影響。

設計的最後一點一如既往地保持防水:照片模組始終非常狹窄,始終垂直,始終位於同一位置,始終被閃光燈和用於白平衡的亮度感測器忽略。您可以在模組上閱讀“蔡司T*»,這證實了 Vivo X80 Pro 的光學器件經過蔡司「認證」。這並不意味著光學元件是由蔡司設計的,而是德國眼鏡商已經驗證了索尼對鏡頭及其塗層的選擇,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反射和偽影。我們將看看是否有結論。

螢幕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Xperia 1 IV 的螢幕。自 Xperia 1 III 以來,該螢幕在技術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因此我們發現了一大塊6.5英寸其比例達21/9。這個選擇並非無足輕重,因為索尼接手了電影院的電影放映比例。目標是在移動中提供適合您客廳的視訊體驗。

此外,電視和電話之間的關係在索尼進一步加深,以至於 Xperia 的特性越來越接近 Bravia。來自 OLED,而大多數高階智慧型手機螢幕都是AMOLED。 HDR 相容性。最重要的是4K清晰度……或者幾乎。事實上,Xperia 1 IV 與其前身一樣,受益於略低於 4K 的清晰度。

如果高度的像素數對應於 4K 螢幕的像素數 (3840),則寬度的像素數則並非如此 (1644 而不是 2180)。但這仍然讓 Xperia 1 IV 能夠像前幾年一樣提供智慧型手機中的最佳解析度:每英吋 643 像素。請注意,智慧型手機不會持續顯示 4K 影像。恰恰相反:對於大多數用途,清晰度僅略高於全高清:高度為 2560 像素,寬度為 1096 像素。目標是節省電池。

刷新率方面也是如此。您可以設定啟動最高費率,120赫茲,或保持標準 (60 Hz)。但僅此而已。無法根據用途或需求來調整頻率。沒有動態速率。沒有中間立場。除了透過將螢幕限制在 40 Hz 的省電模式之外,沒有更低的設定。不過請放心:此設定不會對自主性產生太大影響(正如我們將在本次測試的電池專用部分中看到的那樣)。取樣頻率達到240赫茲

索尼希望將電視螢幕放入您的口袋中。因此,在影像品質和選項方面期望具有相同的屬性幾乎是合乎邏輯的。情況幾乎就是這樣。例如,索尼提供將螢幕白平衡微調,這在電話中非常罕見。我們不是在談論一個簡單的滑塊來平衡稍微冷的面板。我們正在談論一種可以獨立強調每種原色的工具。

另一個相似之處是,索尼受益於基於X1處理器布拉維亞隊的。後者旨在提高影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最後,你有一個“設計師”時尚,相容於 BT.2020 並提供擴展的顏色範圍(顯示超過十億種顏色)。預設不會啟動此創建者模式,但如果顯示相容內容,系統可以自動啟動。與創作者模式相容的預裝應用程式有 Bravia Core、Netflix、Photo Pro 和 Video Pro。

因此,Xperia 1 IV 中有兩種顏色顯示模式:標準模式和著名的創作者模式。後者是最受尊敬的顏色,但也是最明亮的。平均 Delta E 為 2.1。平均氣溫6815°。最大手動亮度為628 cd/平方米。所以這些都是不錯的數字。他們並不出色,但也很平均。標準模式較不精確:Delta E 為 3.1,平均溫度為 7484°。另一方面,亮度仍然非常好:581 cd/m2。

介面

智慧型手機打開後,您將到達Xperia使用者介面,索尼智慧型手機的介面,這裡基於安卓12.這是一個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太大變化的介面。它採用並適應了 Android 連續版本所做的更改。但總體而言,介面的外觀保持不變,就像一部永恆的數位作品。一個不應該改變太多的作品:視覺定制選項被減少到嚴格的最低限度:壁紙。

圖示與執行 Android 11 的 Xperia 1 III 的圖示相同。索尼還系統地啟動了透過雙擊右側打開的多任務窗格。此窗格用於在另一個應用程式上方的浮動視窗中開啟應用程序,或透過將顯示空間分成兩等份來開啟兩個應用程式。

至於預裝應用程序,索尼有一個很好的想法:為每個用戶提供應用程式的選擇他希望預先安裝,即使是在交易夥伴中。例如,您可以選擇不安裝 Amazon 和 Booking。索尼套件也是如此:PlayStation App、News Suite、Headphones Connect。同樣,在 Google,某些應用程式是可選的:YouTube Music、Google One、Google Duo、Google Home、Google Drive、Google TV 等。

然而,有些應用程式不是可選的。以下是一些範例。索尼音樂 Pro 和 Bravia Core。第二個是 Bravia 電視上提供的優秀同名視訊串流服務的變體。 Tidal、Netflix、Linkedin 和 Facebook。首次啟動手機時顯示的清單中沒有提供這些選項。另請注意:索尼和摩托羅拉一樣,不提供照片管理器,但更喜歡依賴 Google Photos。這有優點,也有缺點。

最後,我們注意到這款手機提供的應用程式中多媒體占主導地位。系列和電影。電子遊戲。閱讀和音樂製作。照片和影片。即使這意味著做得有點太多。例如,音樂應用程式不再適合「現代」使用:此應用程式連接到行動記憶體或Google Drive播放音樂檔案。誰還在儲存音樂檔案?為什麼選擇 Google 雲端硬碟?

我們要在這裡強調的最後一個細節:遊戲優化器越來越受到華碩在 ROG Phone 系列中提供的功能的啟發。該應用程式可以根據遊戲調整手機的電源設置,並提供遊戲內選單來提供一些選項。遊戲優化器是 2022 年的新增功能,支援視訊擷取卡透過網路直播遊戲。

力量

在 Xperia 1 IV 的引擎蓋下,您會發現驍龍 8 第一代。這並不奇怪。它與 12 GB RAM 相關聯,這是一個相對舒適的空間。索尼在 Xperia 1 III 上也提供了相同的功能。大多數競爭對手都依賴同等的配置。所以沒有什麼真正的驚喜。

Xperia 1 IV 使用基準測試工具獲得的分數也不令人意外。這些數字總體來說不錯,可與 Snapdragon 8 Gen 1 下的所有平台相媲美。

唯一令人失望的是安兔兔得分遠低於競爭對手(Xperia 與其他手機相差近 100,000 分)小米12,Realme GT 2 Pro或 Vivo X80 Pro 為例)。本次測試中 Xperia 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可能是GPU相關。事實上,這款智慧型手機在 3DMark 上獲得的分數不錯,但低於運行 Snapdragon 8 Gen 1 的其他手機。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幸運的是。因為Snapdragon 8 Gen 1,當控制不充分時,就會過熱。儘管整合了眾多保護措施,但 Xperia 1 IV 仍能感覺到發熱。手機溫度升至42°帶有 3D 標記。在局部 CPU 和 GPU 上,我們看到溫度上升到 60° 以上。

拍攝一些照片時有點令人擔憂的資訊...

在基準測試中,這是正常的。但在使用、玩耍和拍照時也能感受到這種熱度。如果您啟動專業模式(如上圖所示),手機將升溫並顯示警報。今年夏天,情況更糟,手機黑屏。索尼已通知我們,它已意識到該問題,並正在開發更新來修復此缺陷。請注意,溫度對平台穩定性不超過50%。幸運的是,只有在某些條件下才能感覺到這一點。

電池

讓我們繼續討論索尼的另一個敏感話題:自主權。對於之前的 Xperia,我們注意到自主權並不總是存在。今年,該品牌希望糾正這種情況。它表明。首先,我們看到電池容量顯著增加,從 4500 mAh 增加到5000毫安培時。或500毫安培時更好。它是巨大的。由於手機的尺寸一年來沒有改變,這一點更令人印象深刻。

然後,我們注意到自主分數急劇增加。我們擔心 500mAh 只能彌補能耗的增加。但沒有。標準使用的持續自主權就在這裡22小時40分鐘(下午 2:30 從 85% 降至 20%)。因此 Xperia 1 IV 接近三天自治權。非常好。請注意,攝影不再是這裡標準用途的一部分,因為這裡唯一提供的 Photo Pro 應用程式要求非常高。

遊戲中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改善,但結果不太令人印象深刻。 Xperia 1 IV 處於市場平均水平,對於要求非常高的遊戲和遊戲的續航時間為 3 小時優化良好的遊戲 5 小時,如 Genshin Impact(如果保留預設設定)。對於配備 5000 mAh 電池和 Snapdragon 8 Gen 1 的手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分數。

電池放電後,我們將檢查充電盒。這裡有兩個可能的選擇:有線充電,功率為 30 瓦和無線充電(索尼這裡沒有公佈最大功率,但可能接近有線充電)。官方稱,有線充電可以讓您在 30 分鐘內為 Xperia 充電一半。充滿電大約需要 1 小時 15 分鐘,最後 1% 的充電時間最長。

但要利用它,你必須有一個合適的充電器。然而,並非所有充電器(甚至更強大的充電器)都能啟動 Xperia 1 IV 的快速充電功能。例如,我們嘗試使用 Find X3 Pro 充電器(65 瓦),充電速度非常非常慢。有必要3小時即可將手機充滿電。如果晚上充電的話,沒問題。另一方面,如果你趕時間,那就更複雜了:一個小時內,你只充了三分之一的電池!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

當然,我們知道 Xperia 1 IV 提供的體驗可以更好。但它只適用於那些購買可選充電器的人(快速充電技術有待標準化)。對於一款售價 1399 歐元的手機來說,這是不正確的。

最後,請注意 Xperia 1 IV 提供了一些有趣的維護工具。有的是計劃負荷(或夜間收費)。有的是有限負載(佔總容量的 80% 或 90%)。還有就是負載旁路在長時間遊戲過程中為手機供電,而不會過度充電。必須從遊戲優化器啟用此功能。

聲音的

該測試的音訊部分,就像照片或螢幕一樣:自相矛盾。 Xperia 1 IV 為專家提供了絕佳的選擇,幫助他們找到所需的東西。我們正在考慮 360 Reality Audio,它可以在相容的有線或無線耳機上提供空間聲音。我們正在考慮 DSEE Ultimate,這是從高端耳機繼承的技術,可以提高歌曲的品質。我們也考慮杜比音訊與其使用設定檔及其完整均衡器的兼容性。我們正在考慮為無損愛好者提供 LDAC 編解碼器支援。這是非常有品質的。

Xperia 1 IV 也受益於與 Apple Garageband: Music Pro 一樣豐富的音訊擷取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對普通大眾來說興趣不大,但會給專家和專業人士留下深刻的印象。預設情況下,您還可以在 Xperia 1 IV 中找到耳機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式可讓您控制索尼耳機,例如我們最近測試的 Linkbuds。

除了軟體方面之外,Xperia 1 IV 在硬體方面也非常重視音訊。我們有一個 3.5 毫米插孔端口,與高保真 DAC 相關。我們有兩個前置揚聲器,功能強大、平衡良好,聲音清晰。即使將音量調到 50% 以上,這兩個音訊輸出也不會出現爆裂聲,為那些想要與他人一起觀看連續劇的人提供良好的體驗。到目前為止,音訊體驗非常優質。

杜比音訊設定

但也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失誤。我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是用於視訊擷取的輔助麥克風:沒有。 iPhone 13 Pro Max 等定位為視訊專家的智慧型手機就提供了這項功能。重點是帶來空間聲音,在電影中享受更好的音質。在這裡,您必須滿足於使用主麥克風進行錄音,當您水平握住手機時,主麥克風通常會受到阻礙。

另一個失誤是 Xperia 1 IV 不相容今年對遊戲玩家來說最重要的新功能之一:藍牙低延遲。使用TWS耳機播放時有音訊延遲。此功能很大程度上糾正了這種轉變。當然,製造商必須將其整合。事實並非如此。由於某些索尼耳機是相容的,這更加令人遺憾。我們特別關注 Linkbuds。希望更新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應用程式音樂專業版

照片

硬體概覽

最後讓我們來談談索尼的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攝影。為什麼這是一個敏感話題?出於三個原因(但肯定還有其他原因)。首先,Sony擁有 Alpha 系列,品質非常好的反射相機,在很大程度上可與佳能、奧林巴斯或尼康的產品相媲美。然後索尼就有了Exmor,世界知名的感應器。我們繼續讚揚IMX766的優點,這是一款由索尼開發的感測器,並在Oppo、OnePlus、Realme、摩托羅拉、榮耀和華碩使用。最後,照片是說服消費者購買高階智慧型手機的最重要主題。

然而,攝影是索尼經常令人失望的主題。因為照片不討人喜歡。因為操控與直覺的概念是相反的。而且因為在 DxOMark 排名中的前 50 名最佳拍照手機中,沒有一款索尼智慧型手機。 Xperia 1 III 很難排在第 68 位,與 Find 並列Xperia 1 II 排名第 75 位。 Xperia 5 II 與 Pixel 4a 並列第 80 位。

所以索尼內部存在一些矛盾之處。是的,該公司生產的感測器和攝影機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認可。但它無法將一款產品列入最佳拍照手機前 10 名或前 20 名。我們認為 Xperia 1 IV 無法改變這一點。為了什麼 ?因為索尼的理念與市場趨勢完全相反。即使索尼選擇的設備是最好的​​,但使用方式卻過於正統,以至於失去了登上頒獎台的機會。

然而,索尼今年的技術主張是 2022 年高端市場上最嚴肅、最連貫、最有成就的技術主張之一。

  • 主要:1200 萬像素感測器、24 毫米鏡頭光圈 f/1.7、1.8 微米像素、雙像素自動對焦、光學穩定器
  • 全景:1200 萬像素感應器、16 毫米鏡頭光圈 f/2.2、124° 視角、雙像素自動對焦
  • 變焦:1200 萬像素感應器、85-125 毫米鏡頭光圈(f/2.3-2.8)、光學穩定器、雙像素自動對焦、3.5-5.2 倍連續可變光學變焦
  • 自拍:1200 萬像素感應器,24 毫米鏡頭光圈 f/2.0
  • 飛行時間相機和鏡頭上的蔡司 T* 塗層

今年發生了兩項重要變化。首先,光學變焦是連續的。鏡頭在兩個變焦比之間移動。因此,3.5 倍變焦和 5.2 倍變焦之間不存在混合變焦。然後自拍感應器終於換了。它的像素從 8 到 12 兆像素,從而連接到主模組的感測器。因此,索尼在這裡保留了 iPhone 13 Pro Max 的配置,幾乎相同:4 個 1200 萬像素感測器和一個 ToF 相機。請記住,iPhone 13 Pro Max 在 DxOMark 中排名前 5。

介面照片“基本”

在軟體方面,你擁有一個與 2021 年相同的應用程式。它結合了標準照片介面的優點和舊同名應用程式的所有優點,包括存取專業模式:P、S 和 M(與 Reflex 中的相同)。 M 是手動模式,可完全脫離相機,而 P 模式和 S 模式分別優先考慮光圈和曝光時間。自動模式是基本模式和 P、S 和 M 模式之間的折衷方案,我們認為它是最平衡的。

Pro拍照介面,具有P模式

請注意,在基本模式下,沒有夜間模式。當光線較低時它會自動啟動。也沒有肖像模式。你必須透過介面中的一個小按鈕手動啟動散景:這是 Xperia 1 IV 缺乏直覺性的另一個明顯例子,而索尼顯然不想讓自己的手機變得直觀。另請注意,散景與主感應器和長焦鏡頭(模擬 70mm 鏡頭拍攝人像)相容,但與超廣角不相容。

此外,在專業模式下,您沒有虛擬快門按鈕:您只能使用專用的實體按鈕拍照。提醒您的是,這裡幾乎不能容忍“傻瓜相機”!最後,自拍感測器只能在基本模式下使用:不能用於自拍的專業用途,因為它不值得。進一步證明索尼的願景與現在的生活習慣之間的差距。

我們的測試結果

此設定提供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您對智慧型手機的參與。您是否打算繼續使用基本模式並像使用 iPhone(或任何其他現代高階智慧型手機)一樣進行「傻瓜式拍攝」?或者你會迷失在專業模式的曲折中,就好像你必須掌握反射?回答這個問題不僅可以確定 Xperia 1 IV 是否能夠充分發揮您的潛力,還可以告訴您是否與這款智慧型手機相容。不多也不少。

主感應器,基本模式
主感應器,基本模式,散景激活
全景感光元件,基本模式

事實上,基本模式提供的結果根據光照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白天,在充足的陽光下,您將受益於相當優質的「傻瓜式拍攝」體驗。細節很多。光線很慷慨。通常具有良好的銳利度。對比度很好。顏色很自然。自動對焦很快。散景效果優雅,人像剪裁精準。無論是主模組還是自拍感應器。

主感應器、基本模式、背光
主感應器,基本模式,散景激活

有些練習在基本模式下不太舒服。第一個是變焦。長焦模組的清晰度並不是最佳,照片也不總是清晰。此外,對比度通常很低。第二個練習是逆光。它們系統地太暗,細節在陰影中丟失。第三個練習是夜間射擊。在基本模式下,它們通常很平坦並且通常太暗,特別是在使用超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時。因此,基本模式下的體驗是……嗯。

主感測器,基本模式(啟用巨集)

讓我們切換到自動模式,這是輔助性最強的專業模式。突然之間,您手中不再擁有相同的設備。即使在晚上,照片也終於有了品質。切換到 P 模式,調整亮度,您將即時看到您的動作在場景中的效果。對於那些想要學習攝影組成部分的人來說,這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且幾乎具有教育意義的。你必須不斷地使用專業模式設定才能獲得真正好的照片,尤其是在晚上。

主感應器,基本模式
主感應器,基本模式

這種控制有時令人興奮。但它並非沒有缺陷。首先,你會失去現場拍攝照片的所有即時性,從而使這一刻永垂不朽。由於即使在自動模式下,您也必須選擇正確的設定(尤其是 ISO),因此您的主體將失去其自然性。這不再是同樣的方法。然後,強制使用實體觸發器會大大增加模糊的風險(因為您對會移動的設備施加壓力,而沒有系統地進行反射來補償)。

自拍感應器,基本模式,有或沒有散景
主感應器,專業模式(自動)

最後一個非常不幸的細節,可能與我們的測試設備有關:光學像差管理不善。在我們的夜間測試中,像差數量異常高,尤其是使用長焦鏡頭時。路燈發出的光創造了光影效果,有些很漂亮,有些則分散注意力。這很可能來自蔡司光學。然而,這些光學元件和塗層通常會針對這種現象(當光線在物鏡中的透鏡之間反射時發生)進行處理。

結論

從紙上看,Xperia 1 IV 是最接近 iPhone 13 Pro Max 的智慧型手機之一。它佔據了超高端的定位。他在照片中模仿他的技術表。它從盒子中取出所有配件。它提供防水玻璃和鋁製底盤。然而,實際上,這兩款手機在高階市場並沒有更大的差異。因為 iPhone 是最直覺的智慧型手機之一,而 Xperia 1 IV 則完全不是。

對於Xperia 1 IV,索尼正在提高使用門檻,聲稱不想聯繫專家。具有螢幕設定的電影專家。擁有無損編解碼器的音樂專家。數位創作專家,其應用程式被標記為“Pro”。具有繼承自 Alpha 系列的實體觸發和模式的攝影專家。

這種頑固的哲學是美麗的(我們向它致敬)。但這種願景太過精英化,以至於 Xperia 1 IV 成為一款超小眾產品,只為一小部分用戶保留。是的,這款手機的主張是獨一無二的。而那些對此敏感的人肯定會被爭取到。但自從 iPhone 出現以來,「每個人」都習慣了更直覺的產品,那又如何呢?對於他們,我們不情願地建議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