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已正式登陸歐洲,多款新型掃地機器人將佔據中國品牌的入門和中端市場。我們邀請您與我們一起探索機器人吸塵器 S12,售價為 299.99 歐元。這個價格自然可以與我們測試的美的m9相媲美。
測試由 Emmanuel Armanet 進行
通常情況下(或並非總是如此),技術產品最初會到達該範圍的高端,然後逐漸下降到更實惠的價格層。機器人吸塵器也不例外,因此如今可以找到價格低於 300 歐元的吸塵和清洗地板設備,而 3 年前此類產品的價格必須超過 1000 歐元。
這小米掃地機器人S12因此,它是一種價格低廉的二合一產品,這主要是因為缺乏某些技術,例如地毯經過時抬起拖把,甚至是多功能站。在這種情況下,它只會用於為機器人充電。
價格和供貨情況
小米掃地機器人S12現已上市,售價為299,90 歐元。它可以在該品牌通常的經銷商處找到,也可以直接在小米線上商店上找到。本產品僅有白色可供選擇,並附有用於集塵盒的第二個過濾器和清潔工具的配件。
最近才正式發布,該模型尚未有專門介紹其消耗品的特定頁面的榮譽。不過,它似乎接受某些Roborocks或4年前推出的小米機器人1S的拖把。
簡單有效的設計
與幾乎所有此類產品一樣,掃地機器人 S12 採用圓形格式和白色。白色的選擇似乎不一定像預期的那樣,因為經典的罐式吸塵器有權有更大膽的色彩變化。該設備尺寸為 350 x 350 毫米傳統砲塔上方裝有用於導航的雷射測距儀。
小米對於這款設備的技術資訊並不吝嗇。我們了解到,它可以以極高的精度進行 360° 掃描,距離可達 8 m,因為它的偏差僅為 2.5%。該配件比一般配件稍微不那麼突出,因此掃地機器人的整體高度僅為 94.5 毫米。這比 2 毫米小美的M9: 差異可能看起來很小,但當涉及到家具下面時可以發揮作用。這些塑料製作精良,具有啞光效果,不像更昂貴的競爭對手那樣有光澤。這使得外觀稍微顯遜色,但在使用上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區別。機器的前部裝有堅固的保險桿以及一些附加感測器。
大部分頂部都會升起,以便進入容量為 320 毫升的集塵盒結合水箱有效容積為170毫升。防塵方面比美的好,但防水方面稍差一些。小米有個好主意,隱藏在這個引擎蓋下清潔工具的外殼以及如何使用 Robot Vacuum S12 上的兩個按鈕的說明。第一個啟動機器或關閉機器,第二個將機器送回其工作站。因此,我們不需要局部清潔功能。
現在讓我們把吸塵器翻過來。我們在那裡也發現了一個相當常見的組織,有兩條行駛道路和一個方向輪。中央刷由尼龍刷毛和軟橡膠芯組成。掃地機器人 S12 配備邊刷,無需工具即可安裝到位。它的尼龍刷毛比平常更遠,因此會收集更遠的灰塵。在後面,一個大的超細纖維墊安裝在振動支架上其中,小米不會傳達振動頻率或施加在清洗表面上的壓力。吸塵器的底部裝有真空感測器,可防止接近樓梯時跌倒。
吸力好,但電池小
機器人吸塵器 S12 有一個能夠提供它的電機吸力4000Pa。這個價格範圍內的數字完全正確。這和美的M9的動力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提醒一下,Roborock S7 的上限為 2500 Pa。小米宣布平均運行時間為130分鐘。從理論上講,這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應該足夠了。美的 M9 配備 5200 mAh 電池,可提供 50 分鐘的額外續航時間。
超緊湊站
這裡的充電站僅用於為機器人充電。因此,它非常緊湊:152 x 74.6 x 99.5 毫米。因此,它很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它沒有管理電源線長度的系統。我們對從充電站向掃地機器人 S12 傳輸電力的接觸點感到驚訝。在車站一側,我們沒有面向我們的兩個與吸塵器相對的小金屬區域。小米選擇了兩條寬彈簧式錶帶。這有助於避免時常遇到的問題:機器人無法將自己完美地定位在工作站上,因此無法充電。這裡,即使他不完全相反,他也能加油。那麼這是一個聰明的系統。
易於實施
非常緊湊的紙板隱藏了您需要的一切,幾分鐘後機器人吸塵器 S12 即可運作。裝滿水後,我們將集塵盒放回原位。車站的定位需要幾分鐘的思考。事實上,它非常輕,因此必須完美定位,尤其是在後部,因為機器人的重量和功率可能會導致其輕微移動。順便請注意,它不包括電源,因此屬於電纜。如果您像我們一樣使用擴充件,那麼「掛在地上」的白色塑膠塊就不太美觀了。這個缺陷在牆壁插座上顯然不太明顯。
一旦邊刷就位並移除了各種運輸塊,我們將掃地機器人 S12 放置在其工作站上,並透過小米之家應用程式開始安裝,該應用程式匯集了該品牌的整個互聯生態系統。
完整的申請
如果您有其他小米手機,請注意這是管理一切的同一個應用程序,無論是 LED 燈泡、踏板車甚至警報器。該介面可能會讓您有些困惑。花一點時間來組織它,例如使用您最喜歡的設備的快捷方式。例如,燈泡不需要頻繁幹預,最終可能會離開主螢幕。也要記得按房屋內的房間整理設備。
吸塵器控制螢幕具有以下主要特點:小米掃地機器人X10+最近我們進行了測試,但選擇較少,因為我們在這裡處理的是不太高端的產品。
專用於擴充座的部分邏輯上消失了,因為它僅用於此處充電。主頁顯示工作區地圖(繪製完成後),機器人吸塵器 S12 能夠區分所述空間中的零件。因此,可以告訴它只處理我們範例中發現的三個區域中的一個區域。
對於每個房間,使用者可以採用不同的設定。您必須選擇單獨吸塵或清洗或兩者結合。吸力四檔可調:靜音、標準、大聲和渦輪。對於洗滌,我們談論水位。這是先驗地註入的水量,而不是拖把的振動強度。在那裡,提供三個級別:低、中和高。
在設置中,我們發現當機器人吸塵器在多個房間或樓層使用時,可以建立多個卡片管理。卡片可以修改:可以將自動識別的部分細分或命名。該應用程式還允許您在幾秒鐘內設置虛擬牆或限制區域。這對於避開地毯非常有用,因為提醒一下掃地機器人 S12 沒有拖把升降系統。然後我們找到一個清理程式設計工具。 「邊緣真空」功能負責對卡片邊緣進行吸力,「二次清潔」功能可讓您進行第二次進階清潔。
吸力到位,但洗滌有限
在我們的經典測試區域首次啟動,作為提醒,走廊和入口總表面積為 22 平方米,舖有瓷磚、兩條短地毯和一些家具,允許機器人建立地圖。
我們立刻讚賞相當精準的導航,儘管與家具的底座和底部接觸相當頻繁。因此,機器人會毫不猶豫地盡可能靠近。然後,我們使用中間參數(吸塵正常,清洗介質)啟動第一次清潔/清洗。因此,工作區域被很好地覆蓋,幾乎沒有被遺忘的空間。機器人吸塵器 S12 平均需要 16 分鐘才能在 13 平方公尺的處理面積上完成工作。與競爭對手相比的平均時間。
10加,但形狀不好的榕樹葉子還在那裡。另一方面,狗的毛髮和帶回地毯上的污垢都消失了。集塵盒很快就裝滿了每兩到三次就需要清空一次。我們透過將吸力調至「強」來重複該操作:葉子仍然在那裡,但知道它們可以抵抗更強大的競爭對手。
第一次洗滌讓我們感到困惑,因為地面看起來幾乎乾燥。我們檢查了超細纖維墊:確實是濕的,所以可以用,但掃地機器人S12的水量太少,實際上只能除塵,不能真正清洗。在這裡,我們也將用水量推到最大,在沒有完全改變情況的情況下,情況稍微好一點。該設備不應使您不必使用手動拖把。由於該站沒有超細纖維洗滌和乾燥功能,小米建議每次使用後將其取下,在水中運行並在空氣中乾燥,以限制異味的出現。
隱藏的選項會帶來不同嗎?
有一個細節讓我們困擾。我們沒有找到該品牌宣布的之字形和Y導航,只有經典的之字形。因此,我們決定探索應用程式的選單和子選單......賓果。在「設定」然後「機器人吸塵器設定」中,「吸力和清洗模式」這一行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它提供了標準模式和專業模式之間的選擇。透過切換到專業模式,機器人吸塵器 S12 因此採用 zigzag + Y 導航,如螢幕截圖所示。手術時間較長,為16至24分鐘,通道較密,地面較濕。顯然,清潔和洗滌的效率顯著提高。不幸的是,掃地機器人 S12 會產生一些痕跡,因為返回車站時他沒有撿起髒拖把。
然後我們在周圍留下一些障礙物。鞋子很容易被避開,但鞋帶卻不然。另一方面,在我們的各種測試中,它們從未纏繞在刷子上。沒有偵測到背包的帶子,但掃地機器人 S12 卻從背包帶上掃過,沒有造成任何後果。在預設設定下,大邊刷會沿著底板拾取灰塵,但不會與底板接觸。然而,在實踐中,「邊緣真空」功能並沒有真正改變這種情況。
很難精確測量該產品的續航時間,因為電池電量不是以百分比表示,而是簡單地以條形表示。上面提到的專業模式會損失五個格中的一個,或 20% 的電力。因此,這對應於使用約一百分鐘,必須從中取出機器人保留的電池儲備,以確保其安全返回其站點。所以有足夠的自主權。
最後,也是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掃地機器人 S12 噪音相對較大,即使你沒有將其吸力開到最大。
小米掃地機器人S12是一款不錯的掃地機器人,在其價格範圍內面臨激烈的競爭。一旦掌握了它的應用,特別是使用您必須尋找的專業模式,您就可以透過振動清洗來獲得有效的吸力,但對污漬並不能真正有效。低廉的價格顯然意味著基本的充電站和一些缺失的功能,但總的來說,你得到了你所付出的代價。
我們愛
- 有效吸力
- 經典但令人愉悅的設計
- 緊湊且聰明的車站
- 物超所值
- 垃圾箱和水箱容量有限
- 很好地避開了障礙
我們喜歡少一點
- 一個相當吵雜的模型
- 應用程式並不總是容易掌握
- 與其說是真正的洗滌,不如說是除塵
- 頻繁接觸邊境
- 無拖曳升降系統
詢問我們最新的!
來自 CarWoW YouTube 頻道的 Mat Watson 剛剛進行了一項相當獨特的測試。這個想法?駕駛六輛電動 SUV 達到極限,看看哪一輛能跑得最遠。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同一條路線上…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