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決定解決向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提供的公共補貼問題。在他看來,這項援助使北京得以以低成本產品湧入歐洲市場。

儘管法國決心用未來版生態紅利懲罰中美廠商,輪到歐盟委員會表明立場了。事實上,該機構主席 Ursula von der Leyeon 於 2023 年 9 月 13 日星期三宣布開設調查中國對電動車製造商的公共補貼。
據她介紹,北京提供的這項政府援助不僅允許中國汽車製造商(也允許在當地製造汽車的西方品牌)維持不正當競爭狀況。 “全球市場現在充斥著廉價的中國電動車,其價格透過大規模公共補貼人為壓低[……]歐洲對競爭持開放態度。她不贊成逐底競爭。這位經理在斯特拉斯堡向歐盟議會發表年度演講時說道。
歐盟委員會希望調查中國公共補貼
從現在開始,委員會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來確定它是否合適對製造商徵收更高的關稅他們在中國製造汽車。如果這項措施明顯針對中國品牌,那麼它也涉及在香港生產大功率汽車的非中國品牌,如雷諾、特斯拉甚至寶馬。
這項調查是在中國於 2023 年 6 月宣布之際進行的啟動大規模公共補貼計劃對於國內汽車製造商來說660億歐元。據北京方面稱,這項援助將主要用於重振國內銷售……然而,許多人懷疑,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帶頭,這些補貼也為中國汽車的出口提供資金。
由此,中國電動車出口量分別大幅成長2023 年 7 月和 8 月分別為 61% 和 31%如果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可信的話。調查也將重點放在中國工業的能力人為壓低價格,包括與國內電池和其他關鍵零件供應商談判價格。
汽車研究公司 Jato Dynamics 的數據顯示,與非中國車型的價格相比,中國品牌電動車的平均零售價在德國平均低 29%,在英國低 38%,法國低 32%。然而,在VDA汽車協會看來,這項調查存在風險:鼓勵中國採取保護主義措施這可能會損害歐洲工業。
來源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