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負責麒麟處理器的工程師關門了

華為繼續墜入地獄。據 Digitimes 網站的同事稱,該製造商海思部門的幾位工程師(特別是負責麒麟晶片生產的工程師)已決定關上大門。由於美國的製裁,這家中國公司無法再在三星或台積電等第三方公司的幫助下繼續製造處理器。

圖片來源:華為

面對宣布的沉船事故,華為多名骨幹員工決定離船。事實上,根據我們的同事從 Digitimes 網站轉發的一份內部報告,華為海思台灣設計團隊多位工程師辭職。這波離開潮發生在美國制裁收緊之後。

自2020年5月以來,美國當局禁止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創始人向華為提供智慧型手機晶片。這就是為什麼華為不再能夠在其長期合作夥伴台積電甚至三星等外部公司的幫助下製造其麒麟處理器。

台積電創始人台積電也宣布尊重美國制裁並且將不再代表中國製造商生產麒麟晶片。這些嚴厲而無情的措施,讓華為陷入了極其微妙的境地。很簡單,華為預計到 9 月 15 日將耗盡其麒麟晶片庫存,由於無法從美國經銷商獲得供應。

45奈米晶片?這些工程師的“不可能的任務”

在拯救家具的最後嘗試中,華為計劃為其下一代智慧型手機生產 45 奈米晶片。 10年雕刻技藝,遠非一般5nm SoC 將於 2021 年推出。據 Digitimes 消息人士透露,正是這項公告導致海思部門工程師離職,絕大多數人確保 45 奈米晶片的生存是“不可能的任務”

儘管目前有製裁措施,據報道,高通開始與川普政府進行談判獲得向華為供應Snapdragon晶片的豁免。然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很難想像美國當局會為這家中國製造商帶來如此新鮮的空氣。

除非最後一刻出現意外,Mate 40 應該是該品牌最後一款配備麒麟晶片的旗艦產品。由於華為在採購處理器方面遇到困難,Mate 40 的基本型號永遠無法在法國上市。該公司可能會青睞 Mate 40 Pro。值得提醒的是,華為已經在 Mate 30 上選擇了類似的策略。伴侶30專業版已在歐洲市場上市。

來源 :數位時代


詢問我們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