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ROG Ally測試:一款忘記讓你夢想的好遊戲機

ROG Ally 是華碩的隨身遊戲機。這採用了 Steam Deck 推出的 PC/遊牧控制台格式,並依賴可靠的技術表及其多功能性。理論上,我們擁有終極遊戲終端,但製造商是否已經改造了測試?

更多優惠

透過 Steam Deck,Valve 為行動遊戲玩家推出了一種新格式:將 PC 轉變為便攜式遊戲機。此後,多家製造商紛紛介入,現在輪到華碩提供其副本了:ROG 盟友。

ROG Ally 接管 Valve 機器的格式目標很簡單:在所有方面都做得更好。更好的螢幕、更有效率的處理器和卓越的舒適度,華碩希望大力吸引遊戲玩家。錦上添花的是它在 Windows 11 上運行,而不是在專有作業系統上運行。因此它不僅限於 Steam 遊戲。

ROG Ally 擁有成為終極遊戲機的所有優勢,是一款讓人們在小屋中夢想的遊戲機,但是使用中還是需要誘惑的。產品的實際功效如何?它的自主權?從它的人體工學甚至螢幕上看?我們在這次測試中必須回答許多問題。

價格和供貨情況

ROG Ally 已於 6 月 13 日上市。

該主機最高配置售價 799 歐元,因此採用 Z1 Extreme 處理器。當我們看技術表時,這個價格是一致的,我們敢說合理。然而,你必須現實一點:它很昂貴,對於遊戲機來說非常昂貴。另一個版本的 ROG,採用經典的 Ryzen Z1 處理器,售價也便宜一些,因為顯示價格為 699 歐元。這些價格不包括華碩承諾的各種折扣。

一份讓您想要的技術表

在技​​術方面,華碩希望提供市場上最高效的便攜式遊戲機。它配備了 7 吋 IPS 液晶大螢幕。解析度為 1920 x 1080 像素,刷新率為 120 Hz。

華碩 ROG Ally
螢幕觸控式 IPS LCD,7 塊 1920 × 1080 像素,120 Hz
處理器AMD 銳龍 Z1 至尊 Zen 4
可擴充記憶體奧伊
記憶體512 轉 eMMC/SSD
內存容量16 去
圖形架構基因組DNA 3
作業系統視窗11
電池45瓦時
方面280 x 111 x 21.2 毫米
重量608克
大獎賽799 歐元

在裡面我們發現採用 4 nm 製程雕刻的客製化 AMD Ryzen Z1 Extreme 處理器(Zen 4、RDNA 3 架構、8 核心和 16 個執行緒)具有 16 GB RAM 和 512 GB M2-2230 SSD 儲存。理論上,我們的產品功能是 Steam Deck 的兩倍。 Z1版本在首次發布幾個月後上市,擁有經典的AMD Ryzen Z1處理器(5奈米製程),效率稍低,但仍高於Valve的機器。在自主性方面,華碩提供了 45 Wh 電池。盒子裡面有一個65瓦的充電器。一隻美麗的野獸。

注重舒適度的多功能設計

華碩並沒有透過 ROG Ally 重新發明輪子。她繼續這種格式在便攜式視訊遊戲領域已經很流行:中央螢幕周圍有按鈕。這個秘訣已經有效了幾十年,從遊戲和手錶到遊戲裝備再到轉變蒸氣甲板。所以我們謹慎行事。

拉機採用尺寸為 280 x 111 x 21.2 毫米,重量為 608 克。這使得它比 Switch 更引人注目(多了 200 克),但小於 Steam Deck(668 克)。當你的手肘放在桌子上或膝蓋上(因此處於自然位置)玩耍時,這種重量不會造成殘疾。提著一臂遠地玩機器,確實很少見。

注意事項Ally 不提供手提箱,就像 Steam Deck 的情況一樣。對於一台定義為便攜式的機器來說有點遺憾,尤其是在這個價格上。要從中受益,您必須在製造商的網站上單獨購買。

ROG Ally 沒有 Steam Deck 那麼雄偉

華碩依靠白色塑膠外殼為其機器提供視覺識別。小心,由於其顆粒狀紋理,觸感舒適。我們欣賞那些完美貼合手掌並保證良好抓握力的小凸起。手上,控制台很舒適,即使在玩了幾個小時之後,我們也沒有像 Switch 上那樣在長時間的遊戲後出現手指上的小螞蟻。很棒的工作。錦上添花的是盟友有振動。

對於按鈕,華碩使用了幾乎所有 PC 遊戲玩家都知道並欣賞的模式:Xbox 控制器的那個。因此,我們擁有這些不對稱的搖桿,雖然有點敏感但有效(可以在 Armoury Crate 軟體中調整死區)以及 ABXY 正面按鈕(如有必要可重新映射)。它們提供與 Microsoft 控制器相同的感覺,但一開始可能會令人不安,因為它們的顏色不同。這是一個有點奇怪的決定,你必須習慣...

就其本身而言,觸發因素是正確的,但並不令人難以置信。如果我們欣賞它們的凹口紋理,我們會希望有更多的深度和阻力。我們也注意到存在後面有兩個按鈕。它們非常謹慎但易於訪問,在需要更多控制的遊戲(例如 MMO)中非常有用。我們想到 FF14 或 TESO。忘記魔獸世界吧,但是,沒有控制器控制(是的,我們嘗試過)。

在螢幕周圍,我們注意到四個小而非常謹慎的白色按鈕。上面的按鈕充當「開始」和「選擇」按鈕,而另外兩個按鈕則用於存取 Armoury Crate SE 選單,該軟體可讓您導航機器。右邊的按鈕帶我們進入主選單,而左邊的按鈕打開一個非常實用的上下文選單,我們稍後會回到這個選單。必須說的是,馴服這些粉刺需要一點時間。我們常常感到困惑我們不再真正知道哪一個是用來做什麼的。幾天後就會消失的陷阱。

與蒸汽甲板不同,ROG Ally 正面沒有觸控板。這項選擇的原因是希望縮小機器的尺寸,同時也因為觸控螢幕的存在。然而,他們不會對需要老鼠的遊戲(Ally 上的搖桿實現此功能)投入太多,因為他們在 Valve 控制台上展示了​​其有效性。這稍微限制了控制台的操作範圍,並使管理遊戲或 RTS 中的導航變得困難。

我們注意到,棍子被小圈 LED 包圍。我們正在開發一款遊戲產品,與華碩簽約,而且:LED 幾乎是必要的。它們可以透過板載軟體完全客製化。

如果使用者願意,他可以選擇固定燈光、設定效果、顏色循環或將 LED 與螢幕上顯示的陰影同步。這些燈很好,但在黑暗中玩耍時可能有點煩人。幸運的是,完全有可能完全停用它們。為設計帶來個性的功能,但這有點花俏。

在機器的背面,我們發現一個刻有侵略性線條的蓋子,讓我們明白我們正在處理的是一款產品克@m3r。我們真的很欣賞在設計上所做的工作,特別是這條漂亮的鋁線對角線穿過控制台,而且還有通風格柵。其中之一採用了該系列徽標的形式。聰明的。我們將在專門討論性能的部分中回顧它們的有效性。

在上邊緣,我們找到了其他通風口、連接和實體按鈕。我們有一個音量鍵和一個電源按鈕。後者很有趣。首先,它的工作原理與常規控制台按鈕類似。也就是說,按一下將 Ally 置於待機狀態,長按將其關閉。儘管該產品運行在Windows 11上,但無需透過傳統的開始功能表將其關閉。第二,它有一個透過 Windows Hello 工作的指紋感應器。對於保護您的電腦或在兩個帳戶之間共用它非常實用。

關於連結性,華碩已經盡可能簡單。我們已經擁有專門用於 ROG XG Mobile 的巨大專有端口。這是我們已經用於測試的外部顯示卡ROG Flow Z 13。它使您有可能將您的盟友轉變為具有“真實”顯示卡和更完整連接的戰爭機器。這個巨大的端口內部有一個小型 Thunderbolt 4 端口,專為充電或設備連接而設計。位置優越,您可以在不打擾播放器的情況下為機器充電。最後,我們找到了一個總是有用的 3.5 毫米插孔端口,以及一個微型 SD 讀卡器。由於ROG Ally只有512GB SSD且無法打開,因此添加microSD是有意義的。完整的連接性,因此,即使我們可能想要一個 HDMI 端口,以便更輕鬆地將其連接到外部螢幕,例如 Switch。或者為什麼不是碼頭?對於此用途,您將需要使用第三方連接器。

充電埠隱藏在專有連接埠中

在設計方面,華碩做得很好一款絕對經典但有效的控制台。透過吸取其他地方最好的東西,製造商提供了一種可控且令人愉悅的產品。對於需要長時間操作的遊戲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非常好的工作。

另請閱讀——Nintendo Switch OLED 測試:便攜式遊戲機的新女王

非常好的螢幕

人們可能會認為華碩會為其便攜式遊戲機選擇 OLED 面板。該製造商最近一直嚴重依賴這項技術。但為了降低成本,他選擇了更傳統的IPS液晶面板。我們有7英寸的螢幕解析度為 1920 x 1080 像素,刷新率為 120 Hz(絕對)。當我們將 Ally 與配備 720p 60 Hz 面板的 Steam Deck 進行比較時,這是真正的資產。

顯然,我們使用探針分析了螢幕,得到的結果很好。我們有測得最大對比為 1200:1,這保證了灰色陰影的正確可讀性。對於有些黑暗的遊戲(例如 FPS 或恐怖遊戲)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最大亮度為600 cd/m²,這是非常正確的。這樣一來,就可以在外面安靜地玩耍了,即使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有點困難,但我們也要面對現實。

在顏色方面,製造商也提供了良好的效果。透過 Armory Crate 嵌入式軟體,可以選擇最適合您需求的色彩設定檔。預設設定檔已經提供了非常正確的顯示,平均 Delta E 為 2.3(低於 3 非常好),溫度為 7100K,即高於視訊標準的 6500K。具體來說,這意味著白色顯示器上的螢幕稍微偏向藍色,但沒有什麼戲劇性的。幸運的是,透過專用棒將溫度降低幾個檔次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他螢幕設定檔都非常適合承諾的用途,並設法使自己與眾不同。例如,RPG 模式會大幅降低溫度以限制視覺疲勞。非常適合需要花費數小時的遊戲。 FPS 模式將對比度設為最大並突出原色以賦予其更大的影響力(Delta E 為 4)。場景模式則將亮度增加到最大並使顏色飽和以獲得更鮮豔的影像。總共有八種模式,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是華碩的習慣,也是用戶的額外優勢。簡而言之,該品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漂亮的螢幕,並且經過了良好的校準。這款便攜式控制台的真正優點。

關於聲音,這是華碩製作的另一個好副本。Ally 的正面有兩個揚聲器。它們功能強大,提供平衡的聲音以及非常受控的立體聲,這對於視頻遊戲非常重要。我們可能會對高音量下的一些失真感到遺憾,但這不會影響體驗,聲音很少調到最大音量。很棒的工作。

讓您在良好條件下玩耍的處理器

現在是時候解決這個測試的​​一個重要部分:效能部分。因為是的,一款專門用於電玩遊戲的遊戲機必須有引擎蓋。該品牌提供兩種型號的機器。第一個也是最強大的,配備了AMD Ryzen Z1 Extreme 處理器採用4 nm 製程(Zen 4 架構、RDNA 3、8 核心和16 執行緒),而第二個處理器採用經典AMD Ryzen Z1,採用5 nm 製程(6 核心、12 執行緒),效能下降約20% 。16 GB RAM 和 512 GB M2-2230 SSD 儲存支援一切。請記住,該記憶體可透過 microSD 擴充。

在這樣的機器上,運行「經典」基準測試實際上沒有意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直接轉向華碩的遊戲部分。能夠在良好的條件下玩大型AAA遊戲,也就是說至少在 1080p 和每秒 30 幀的情況下。至少在極限型號上是如此。 Z1 型號尋求更多吸引要求不高的獨立遊戲的粉絲。

我們首先測試配備 Z1 Extreme 處理器的頂級機型。 1080p 並將遊戲設為中等(FSR 已激活,光線追蹤明顯被移除)我們得到了非常正確的結果。因此,幾乎我們所有的面板每秒都超過 30 張影像。最大的驚喜甚至來自極限競速地平線 5,它的幀率超過了每秒 60 幀。唯一的壞學生叫博德之門3,就資源而言,這是一個地獄般的客戶。 1080p 的時候根本沒辦法玩。

在 7 吋螢幕上,為了獲得性能而採用 720p 並不荒謬,差異幾乎難以察覺。在這些條件下(相同的技術設定),我們在面板中的兩款遊戲上每秒爆發 60 幀,而其他遊戲則超過 40 fps,這非常舒適。即使是《博德之門 3》也能在每秒超過 30 幀的速度下享受樂趣。因此,在便攜式模式下,被遺忘國度的冒險是可能的。

在 Z1 型號上,性能必然較低。正如預期的那樣,我們注意到功率損失約 20%。在 1080p 下,只有《死亡擱淺》、《極限競速:地平線》和《蜘蛛人》邁爾斯·莫拉萊斯達到了每秒 30 幀。有些遊戲,例如《死亡空間》或《博德之門 3》,根本無法玩。

即使我們仍然使用一台普通的機器,從邏輯上講,720p 的觀察結果會更好一些。然而,即使降低了圖形要求,我們面板中的兩個小美食家仍然無法播放,低於 30 fps 的嚴格最低設定。事實上,Z1 型號很快就顯示了它的局限性。

請注意,所有這些測試是在 Turbo 模式下進行的,是最耗能源的。在性能模式下,你必須指望損失 15%,而在最經濟的靜音模式下,損失為 30%。這是有道理的。最有經驗的用戶將能夠使用手動模式來調整各個方面,例如 CPU 消耗或風扇速度。

關於加熱管理,華碩一直習慣提供受控和盟友也不例外。在這一點上,兩個模型是相似的。在遊戲中(在 Forza 上進行壓力測試),處理器達到 85 度。很多。幸運的是,熱量釋放非常有效。冷空氣由後面的兩個格柵(兩個風扇)吸入,熱空氣通過上邊緣的格柵排出(不超過55度)。因此,呼吸根本不會打擾用戶。更重要的是,底盤不會在手把處發熱,這意味著即使在玩遊戲時,您也不會意識到釋放的熱量。很棒的工作。

儘管釋放瞭如此多的熱量,但盟友在接受測試時仍然保持著相對安靜的表現。我們測量了41分貝的噪音。這對遊戲機來說並不算多,與 Switch OLED 相當。你必須在一個安靜的房間裡才能聽到風扇運轉的聲音。在靜音模式下,華碩以聽不見的低語信守承諾。

總而言之,華碩將其所有的技術技能應用到了這款產品上,這一點也得到了體現。因此技術上非常出色的機器其格式功能強大。

儘管有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軍械庫,但軟體部分還是有點笨拙

從技術上來說,華碩機器信守諾言,但軟體部分稍微複雜一些Ally 是偽裝的 PC,因此它運行 Windows 11。還是有點搖搖欲墜。

在首次安裝期間,您必須像 Ally 是經典 PC 一樣配置 Windows 11,全部使用觸控螢幕。完成後,華碩將安裝其覆蓋層,這是一個更適合該格式的介面。然而,這仍然是在微軟作業系統上啟動的軟體,你經常需要去辦公室整理一些細節。您想安裝 GOG Galaxy 或 Battle Net 等啟動器嗎?你必須經歷這件事。更重要的是,每次啟動或變更啟動器時,Windows 11 桌面都會短暫顯示。雖然很容易被忽視,但它卻給了有點笨拙的疊加的印象。

Armoury Crate SE 首頁簡單有效,列出已安裝的平台或遊戲。例如,透過啟動 Steam 遊戲,啟動器就會讓位於 Valve 的啟動器。其他人也是如此,這導致了這種沉重的印象。與Steam Deck軟體(Linux下)相比,華碩的軟體看起來仍然像一個煤氣廠。損害。不幸的是,連續的韌體更新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必須欣喜的是,華碩在導航方面確實做出了努力。Armoury Crate SE 除了啟動遊戲外,還允許您透過清晰的基於圖塊的介面調整一系列關鍵功能,例如螢幕設定檔、LED 甚至效能模式。要隨時存取 Armoury Crate SE,只需按下開始鍵下方的專用按鈕即可。

在選擇鍵(或類似鍵)下方,我們注意到另一個按鈕。它允許訪問到疊加在任何活動上而不會中斷它的下拉式選單。這個「命令中心」可以讓您一鍵調整控制模式(滑鼠或搖桿)、效能模式、更新率、分辨率,甚至可以輕鬆截圖。非常實用,特別是因為它是完全可自訂的,用戶可以選擇顯示的命令。類似 Android 上下文選單的系統。

因此華碩提供了正確的接口,但控制台仍然受到背後運行的 Windows 11 的沉重阻礙。有點遺憾,因為這一切並沒有讓機器變得像 Steam Deck 甚至 Switch 那樣非常「用戶友好」。

自治是盟友的一大弱點

ROG Ally 是一款便攜式遊戲機,便攜式遊戲機意味著您可以隨身攜帶的遊戲機。華碩並沒有真正推動這種用途,它更讓人想起家用機器,一種為在家玩而設計的附加產品。那感覺在自主部分。

Ally 配備 40 Wh 電池。在遊戲中(1080p 和 Turbo 模式),主機不支援距離去世僅一個半小時​​。並不多!透過將自己置於績效模式,我們希望能持續兩個小時但這對於便攜式機器來說仍然不算多。令人失望。這幾乎是相同消費模式下 Steam Deck 的一半。要長時間享受它,您必須將其插入電源。

控制台附帶一個 65 瓦充電器。它不比智慧型手機大,可以隨身攜帶。我們測量了只需一個多小時即可將 Ally 從 0% 充電到 100%。這很好,但它很難彌補匱乏的自主權。

Ally在日常生活中意味著什麼?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談論了很多關於性能、電池壽命、螢幕…但使用本身呢?科技並不是一切,否則 Switch 將成為一款糟糕的遊戲機。在這一點上,艾莉設法說服,但不是完全誘惑。

Ally 是一款家用遊戲機。自治沒有幫助,預設不提供攜帶包,我們更有可能在家裡使用它。它實際上是 PC 的理想補充。你是否一整天都坐在辦公桌前?帶 ROG Ally 在床上或沙發上玩耍。電視開著嗎? ROG Ally 隨時為您帶來歡樂。自然的需要? ROG 盟友。

這並不荒謬只在家裡玩你的盟友,始終保持聯繫。就我們而言,我們發現「床」的使用非常相關。對於那些不再有能力在電腦上度過整個晚上的人來說,這是一款理想的機器。旅行時,由於自主性,遊戲會稍微複雜一些。你必須確保你有一個不遠的漁獲物,或最多只有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捕撈。

事實上,與盟友的第一次接觸對我們來說有點粗暴。即使只是因為這個關於自治或軟體的故事,我們並沒有立即被說服。但幾天后,她馴服了我們,我們最終喜歡上了她。辛苦工作一天後在機器上玩遊戲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該控制台直接在 Windows 11 上運行這一事實導致軟體部分有點重,但矛盾的是,這也是它最大的優勢。透過 Ally,您可以使用其他啟動器的遊戲。不再僅限於 Steam 並享受 Game Pass 或戰網遊戲是多麼高興。華碩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賭注,因為購買時即可獲得 3 個月的 Game Pass 訂閱。

另請閱讀——ASUS Zenbook S 13 OLED 2023 評測:不完美的寶石

我們可以使用這兩款 ROG Ally 型號一段時間。如果Z1 Extreme模型非常令人滿意,我們必須承認我們有點難看出Z1型號的意義。售價僅便宜 100 歐元,動力太弱,無法真正令人信服。當然,對於那些想玩小型獨立遊戲或圖形最少的人來說已經足夠了,但對於 699 歐元的價格,目前還不清楚這裡的目標受眾是哪些。因此,最好轉向高端型號,更相關且價格也不會貴很多。

該模型的價格仍然是一個問題。800歐元還是很貴一款更適合家庭而非旅行的機器。華碩正在進軍一個已經很繁忙的領域。首先是 Steam Deck,功能當然不那麼強大,但自主性更高一些,而且更便宜,然後是 Switch。即使它們的產品目錄和技術目標不同,但它的目標市場相同。

為了完成這個測試,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致命的問題:這台機器適合誰?這實際上取決於用戶正在尋找什麼。如果他想要一個終端機在家裡的筆記型電腦上玩他最喜歡的電腦遊戲,並且不介意花很多錢,那麼 Ally 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如果他想要一台超手提遊戲機,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因此,這是一個製作精良的產品,但並沒有帶來預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