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ROG Ally 與 Steam Deck:選擇哪一款隨身遊戲機?

使用便攜式遊戲機在移動中玩電腦遊戲比使用筆記型電腦及其控制器或鍵盤和滑鼠組合實用得多。目前,優質的便攜式遊戲機正在為遊牧民族提供服務,陪伴他們的日常生活。華碩 ROG Ally 與 Steam Deck 競爭兩種非常漂亮的方案之間的風格對比。

便攜式遊戲機正在興起。成功後蒸汽甲板閥門,輪到華碩進入這個市場了ROG盟友。這兩個提議非常不同,並且針對不同的需求,但是這兩種設備都有在本地運行遊戲的特殊性,這與羅技 G 雲專注於雲端遊戲和PlayStation 專案 Q它充當平板電腦,可以從您的設備串流遊戲PS5。 Steam Deck 和華碩 ROG Ally 的目標顯然是高階體驗。哪一款適合您?我們透過比較幫助您進行選擇。

華碩 ROG Ally蒸氣甲板
螢幕觸控式 IPS LCD,7 塊,1920 × 1080p,120 Hz觸控式 IPS LCD,7 塊,1280 x 800p,60 Hz
處理器AMD 銳龍 Z1 至尊 Zen 4AMD 梵谷 Zen 2
可擴充記憶體奧伊奧伊
記憶體512在SSD上64 去eMMC
256在SSD上
512在SSD上
內存容量16 去16 去
圖形架構基因組DNA 3重組DNA 2
作業系統視窗11蒸汽作業系統
電池40瓦時40瓦時
方面280 x 113 x 39 毫米298 x 117 x 49 毫米
重量608克669克
大獎賽799 歐元419 歐元
549 歐元
679 歐元

設計:不同的理念

如果從遠處看,這兩款便攜式遊戲機可能看起來很相似,我們看到它們在設計方面的許多方面都採取了不同的方向。華碩 ROG Ally 的尺寸為 280 x 113 x 39 毫米,重量為 608 克,比 Steam Deck 更緊湊、更輕,尺寸為 298 x 117 x 49 毫米,重量為 669 克。 ROG Ally 的運輸和操作更加舒適。

華碩和 Valve 都選擇了傳統設計。中央螢幕的左側和右側都有控件,就像將控制器分成兩部分一樣。在這兩種情況下,我們都在每一側都找到了一個操縱桿,兩個型號之間的第一個區別是尺寸:Steam Deck 依賴位於設備頂部的一對對稱操縱桿,而ROG Ally則依賴位於設備頂部的操縱桿。兩個不對稱的模擬搖桿,如 Xbox 控制器。主要的 ABXY 操作按鈕一如既往地位於右上角,提供與 Xbox 上接近的觸感。

R 和 L 觸發器在兩者上都很好地集成,並且玩家在控制台背面有額外的控制。在 ROG Ally 上,我們受益於兩個可配置的按鍵,它們位置良好,並且可以用無名指輕鬆觸及。 Steam Deck 更慷慨,整合了背面有四個可配置按鈕。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按鈕似乎比華碩 ROG Ally 上的按鍵更難操作。

我們認為華碩在此類硬體方面比 Valve 更有經驗,允許玩家在選項中調整觸發器和操縱桿的靈敏度。也可以為後者配置死區。另一方面,只有 Steam Deck 提供兩個觸控板用於導航。它們非常有效地取代了滑鼠,特別是在管理和策略遊戲中,這些遊戲通常不適合操縱桿控制。這是 ROG Ally 的一個重大缺陷,觸控螢幕的存在並不能完全彌補這一點。

方向鍵位於 Steam Deck 上的左上方、操縱桿旁邊,而在 ROG Ally 上則位於操縱桿的下方和右側。 Valve在這裡提供了一個簡單的老式十字架,而華碩則更現代,十字架鑲嵌在一個圓圈中。兩款設備都提供了四個選單按鈕,用於暫停遊戲、存取設定和其他快速訪問,可以說在 ROG Ally 上更容易訪問。

從材質上來說,Steam Deck 並沒有給人一種高級機器的印象。它的黑色塑膠品質有問題,既不美觀也不觸感舒適。 ROG Ally的白色外殼,雖然也是塑膠材質,但顆粒感十足,給人更好的視覺和觸覺感受。其激進的線條讓人想起華碩在其遊戲產品(無論是筆記型電腦還是 ROG Phone 系列智慧型手機)上採用的設計。按鈕的形狀更加精緻,顏色對比影響不大,而Steam Deck的全黑顏色讓它更加冷靜,甚至平淡。的RGB燈其顏色、亮度和節奏都可以個性化,最終增強了華碩便攜式遊戲機的遊戲功能。

圖片來源:閥門

振動和觸覺回饋都在兩個航站樓的節目中。便攜式控制台的上緣容納了開始按鈕(具有支援 Windows Hello 的指紋辨識器,可實現更快的身份驗證)、音量控制以及連接、插孔連接埠和 DisplayPort 相容於 USB-C 插座。我們在 ROG Ally 上有一個 miniSD 卡插槽,而 Steam Deck 選擇 SD 格式(位於下方支架)。華碩機器的特點是 PCIe 接口,華碩 XG 連接器,可讓您連接相容的外部 GPU 以提高效能。

螢幕:對角線相同,但性能不同

兩款手持遊戲機均配備 7 吋 IPS 顯示屏,但相似之處僅止於此。從技術規格來看,ROG Ally的顯示能力遠優於Steam Deck。華碩設備依賴全高清+清晰度1920 x 1080 像素、120 Hz 更新率和 16:9 比例,而華碩機器面板的品質為 1280 x 800 x 800 像素、60 Hz 和 16:10 格式。

理論上,華碩ROG Ally的螢幕也是更亮與 Steam Deck 相比(500 尼特與 400 尼特),但測量值因測試而異,儘管使用了 LCD 技術,但兩個終端在這一點上都表現得非常好。無論如何,ROG Ally 都能提供更豐富的色彩,覆蓋超過 90% 的 sRGB 色彩空間,而 Steam Deck 的色彩空間僅超過 60%。從邏輯上講,華碩機器在數位電影標準 DC-P3 色域上也表現更好,其 Delta E(測量原始顏色與顯示顏色之間的差異)更低。

圖片來源:閥門

華碩遊戲機的另一個優勢,技術相容性AMD FreeSync 高級版,使得GPU計算的每秒影格數與螢幕頻率即時同步,避免影像撕裂效應。

性能:毫無疑問的勝利者

華碩 ROG Ally 的螢幕能夠顯示比 Steam Deck 更流暢、品質更好的圖像,但組件仍然需要能夠運行這些規格的遊戲。在這裡,最新的遊戲機比競爭對手有明顯的優勢。兩家製造商都依賴 AMD 晶片。此外,由於 AMD 已經開始銷售有趣的 APU,製造商正在考慮將其納入此類便攜式遊戲機的設計中。以前,在玩 PC 遊戲時在功耗、冷卻、電池壽命和緊湊性之間找到折衷方案過於複雜。

L'Asus ROG Ally 登陸 APU銳龍 Z1 至尊版雕刻4奈米。其CPU由8核心16執行緒組成,時脈頻率高達5.1GHz,基於AMD最新的Zen 4架構。就其本身而言,12 核心 GPU 的最高主頻為 2.7 GHz,基於 RDNA 3 架構,可提供高達 8.6 TFLOP 的功率。華碩 ROG Ally 的較便宜版本已發布,由 Ryzen Z1 APU 提供動力。這僅限於 4 個 GPU 核心,因此圖形效能要低得多,為 2.8 TFLOPS。該型號目前在法國尚未上市。

Steam Deck 的原始功率並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她APU梵谷可以算是Ryzen Z1系列的前身。它擁有 Zen 2 架構的 CPU,具有 4 個核心 8 個線程,最高主頻為 3.5 GHz。其8核GPU採用RDNA 2架構,顯示時脈高達1.6 GHz,足以開發約1.6 TFLOPs。 Steam Deck 的 APU 運作功率在 5W 到 15W 之間,而 ROG Ally 的 APU 運作功率在 7W 到 30W 之間。

記憶體和儲存:512 GB 可擴展

兩款設備均配備16 條 RAM LPDDR5,這個數量完全足以在良好條件下運行遊戲,因為它們不是為多任務處理而設計的。華碩 ROG Ally 提供512 GB 儲存空間透過 M2-2230 SSD。對於 Steam Deck,Valve 提供三種配置:64 GB eMMC、256 GB NVMe SSD 和 512 GB NVMe SSD。因此,您可以選擇最適合您的預算和需求的解決方案,因為 eMMC 技術比 SSD 慢,但能耗也更少。

圖片來源:閥門

另請注意,華碩 ROG Ally(PCIe 4.0 介面)的 SSD 比 Steam Deck(PCIe 3.0 介面)的 SSD 速度更快,因此可以更快地安裝遊戲,最重要的是,可以減少遊戲中的載入時間。 SD卡來擴充存儲,其效能必然比使用本機儲存低。 ROG Ally 再次憑藉與 UHS-II 標準的兼容性而脫穎而出,該標準允許比 Steam Deck 的 UHS-I 更快的傳輸速率。

電池壽命:您需要經常充電

在便攜式遊戲機上,自主性問題至關重要。華碩和 Valve 宣布推出容量為 40 Wh 的電池2至8小時的自主權。當然,遊戲機的耐用性根據螢幕的亮度和清晰度、運行的軟體、選擇的性能模式以及許多其他參數而有很大差異。您可以希望實現 5-6 小時的電池續航時間來進行簡單的導航,但 Steam Deck 和 ROG Ally 當然不是為這種用途而設計的。運行要求不是太高的小遊戲,螢幕亮度50%的情況下預計續航時間在4小時以內。

當談到玩 AAA 級遊戲時,情況就變得複雜了。在模式 表演,兩個控制台在 1 點 30 分到 2 點之間提供自主權。在 Turbo 模式下,ROG Ally 甚至可能不會超過遊戲時間,從而充分體現其功耗優勢。如果您想真正受益於華碩便攜式遊戲機的規格(1080p 高品質,每秒幀數大於 30),最好將遊戲機插入電源,但這在移動中並不總是可行。平均而言,當您降低清晰度和每秒幀數時,ROG Ally 似乎可以提供比 Steam Deck 更好的自主性,同時獲得相同的體驗。啟用最佳設定後,電池壽命大致相似。

讓我們補充一點,ROG Ally 的充電速度要快一些,這要歸功於它的65W充電器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包裝盒中包含的電池可以在一個多小時內將電池電量從 0% 提高到 100%。 Steam Deck 隨附 45W 充電器。

軟體:SteamOS 與 Windows 11,截然不同的體驗

兩個控制台提供的介面和軟體可能性非常不同,也許許多玩家會在這方面做出決定。 Steam Deck 運行於蒸汽作業系統3.0,一個基於Linux核心的作業系統,更準確地說是Arch發行版。 Valve 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為 Steam 提供 PC 桌面軟體以外的體驗。例如,大圖片選項設計用於在電視上顯示並透過控制器進行控制。憑藉這些專業知識,Valve 成功提供了直覺的使用者介面,無論是使用操縱桿還是觸控板,導航起來都特別舒適。

圖片來源:閥門

Steam Deck 被設計為具有整合控制器的緊湊型便攜式 PC,它的可配置性更高,並且比家用遊戲機(甚至比任天堂 Switch 等)更容易修補,以留在便攜式遊戲機領域。但請注意,Steam Deck 專門適合以下玩家:在 Steam 上玩。儘管 Proton 的存在可以確保與 Windows 遊戲和應用程式的兼容性,但要存取其他啟動器或平台,體驗就不太令人信服。許多測試人員也報告了反覆出現的錯誤和最佳化問題,這些問題已透過更新逐步修正。

華碩 ROG Ally 運行於視窗11,透過修改介面Armoury Crate SE 首頁覆蓋以適應便攜式遊戲機的格式。在某些情況下,您必須使用 Windows 11 桌面來執行某些操作,這並不總是實用,尤其是在觸控螢幕上,因為控制台不提供觸控板。使用華碩設計的UI 時,無論是透過讓人想起Windows 8 的圖塊系統啟動啟動器還是遊戲,導航都更加愉快。更容易。

由於後台運行的是 Windows 11,整體體驗仍然不如 Steam Deck 流暢。但這個缺陷被一個優勢所彌補:使用者可以毫無限製或困難地安裝他們選擇的 Windows 平台和遊戲。因此,您可以本地存取您的目錄Xbox 遊戲通行證以及您的 Steam 庫、Epic Games Store、Blizzard Battle.net、GOG Galaxy、Ubisoft Connect、EA App...

價格:華碩ROG Ally更貴

華碩 ROG Ally 更強大,具有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更精心的設計,從邏輯上講它比 Steam Deck 更貴。它的售價為799 歐元在法國。

由於其三種配置,Steam Deck 具有覆蓋更廣泛預算的優勢:

  • 64 GB eMMC 版本,附便攜包:419 歐元
  • 256GB NVMe SSD 版本,附便攜包和獨家 Steam 社群資料包:549 歐元
  • 512 GB NVMe SSD 版本,附便攜包、獨家 Steam 社群設定檔包、獨家虛擬鍵盤主題和優質防眩光塗層螢幕玻璃:679 歐元

華碩 ROG Ally 與 Steam Deck:該選擇哪一款?

華碩 ROG Ally 比 Steam Deck 更面向高端,如果您習慣玩資源密集型遊戲並且價格不會嚇到您,那麼華碩 ROG Ally 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Steam Deck 是一個更實惠的選擇,但您會失去效能和顯示品質。軟體環境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您只使用 Steam,Steam Deck 是一個在交鑰匙介面中存取遊戲的絕佳工具。要在 Xbox Game Pass 上玩遊戲或暗黑破壞神4,ROG Ally生態系較適合。


詢問我們最新的!

  • 首次盜版IPTV用戶被判入獄

    對盜版的處罰力道不斷增加。在嚴厲譴責非法IPTV服務的管理者之後,正義現在正在攻擊用戶。這項決定標誌著打擊盜版串流媒體的鬥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點。近年來,當局...

    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