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 Mate 20 和 Mate 20 Pro 發布前幾週,製造商向我們介紹了華為 Mate 20 Lite。 Mate 20 系列的「最輕」版本售價 399 歐元,專注於設計、螢幕、照片和自主性。該製造商希望讓盡可能多的人能夠接觸到其先進的技術。從紙面上看,華為 Mate 20 Lite 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但它面臨激烈的中國競爭。他們的肩膀夠寬以承受壓力嗎?我們有機會預覽了華為Mate 20 Lite。這是我們的印象。
2018年10月16日,華為將發表新款高階智慧型手機華為Mate 20和Mate 20 Pro。彷彿要讓你流口水,品牌推出 Mate 20 Lite,下一代旗艦產品的更輕版本。此型號的特點:它集成了 Mate 系列的所有標準,價格實惠:399 歐元。如果它的設計忠於製造商的習慣,那麼華為 Mate 20 Lite 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他地方:它的自主性有望令人驚嘆,並且配備了兩個雙照片感測器,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後面。與 Mate 系列一樣,螢幕尺寸為 6.3 英寸,令人印象深刻。但由於採用了 19.5:9 格式(因此也有瀏海),Mate 20 Lite 的尺寸仍然正確。
如果承諾是好的,華為必須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 2017 年缺席市場的玩家在中階市場尤其激進:小米、Pocophone 和 OnePlus 等。華為Mate 20 Lite有能力對抗這支競爭對手大軍嗎?我們預覽了智慧型手機幾個小時。看看我們的第一印象。
我們的第一次視訊測試
技術表
華為 Mate 20 Lite 技術資料 | |
---|---|
方面 | 158.3 x 75.3 x 7.6 毫米 |
重量 | 172克 |
螢幕 | 6.3吋液晶屏 |
定義 | 2340×1080 |
照片 | 20+2 MP 雙後置光電感測器 雙 24+2 MP 前置光電感測器 |
作業系統 | 安卓8.1奧利奧 |
記憶體 | 64Go |
微型SD卡 | 是的,高達 256 GB |
連接性 | 藍牙 4.2 相容 aptX HD、LDAC 和 LHDC 4G Cat.18 高達 1.2 Gbp (4x4 MIMO) |
近場通訊 | 數控 |
系統 | 麒麟710 |
記憶體 | 4Go |
指紋感應器/臉部識別 | 是的 是的 |
耐水性 | 非 |
電池 | 3,750毫安時 |
充電口 | USB-C |
快速充電 | 歐伊 |
無線 Qi 充電 | 非 |
顏色 | 黑色、藍色和金色 |
大獎賽 | 399 歐元 |
設計
當你打開盒子的那一刻,華為 Mate 20 Lite 彰顯品質。與Mate 10 Lite相比,飛躍是顯而易見的。新產品採用了新的、更優質的材料。閃亮的玻璃外殼看起來特別漂亮。在某些條件下,我們的黑色測試模型甚至傾向於充當鏡子。硬幣的另一面是玻璃上留下了許多指紋。智慧型手機的背面特別優雅。雙光電感測器垂直放置在中央。就在下面,圓形指紋辨識器完美落在手指下方。下面寫著「雙鏡頭」這個詞。整件事情由一小條條紋構成靈感來自華為 P20 保時捷版。整件事情特別成功。智慧型手機的圓潤曲線和精緻終於令人信服。唯一的小抱怨:光電感測器稍微突出。平放時,Mate 20 Lite 略微搖晃。那些給它穿上貝殼的人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在前面,與 Mate 10 Lite 最大的區別在於瀏海。Mate 20 Lite 也不例外。有些人會發現它有點寬。無論如何,比 P20 和 P20 Pro 都要多得多,但這是由於整合了雙前置感測器。對於這個價位的智慧型手機來說,螢幕的整合度特別好。黑色邊框非常細,下巴也很謹慎。揚聲器、3.5mm 插孔和 USB-C 連接埠集中在底部邊框上。其餘部分則非常經典:開/關和音量按鈕位於右側邊緣,SIM/microSD(或 SIM/SIM)插槽位於對面。
拿在手裡,華為Mate 20 Lite非常賞心悅目。儘管螢幕很大,但看起來相對緊湊。另一方面,它相當細長(158.3 x 75.3 x 7.6 毫米)。即使手很大,雙手使用也是不可或缺的。更建議這樣做,因為圓形邊緣即使很舒服,也會導致跌倒。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肥皂性質和輕微的重量(172 克),我們擁有每兩個月維修一次螢幕的完美組合。外殼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螢幕
Mate系列是針對喜歡大螢幕的使用者。不出所料,Mate 20 Lite 配備 6.3 吋螢幕。但19.5:9格式(稱為FullView)的選擇讓華為優化了尺寸/螢幕比例:81%。製造商選擇了IPS LCD 面板,解析度為 2340 x 1080 像素或 409 ppi。因此,Mate 20 Lite 繼承了著名的凹口,但可以在螢幕的整個寬度上用黑色條覆蓋它,使其消失。
整體來說螢幕還是不錯的。明顯的對比,平衡的顏色,即使它稍微傾向於藍色。快速調整設定可以解決問題並稍微預熱顯示器。非常明亮,幾乎可以在任何環境中使用。必須處於極端條件下,反射才會真正令人不安。乍一看,華為Mate 20 Lite的螢幕非常成功。
性能和介面
華為 Mate 20 Lite 預計搭載麒麟710八核心處理器((4xCortex A73,2.2 GHz 和 4xCortex A53,1.7 GHz)於 2018 年 7 月推出。它配備 4 GB RAM 和 64 GB 內存(可通過 microSD 擴展)。圖形部分,華為選擇了 Mali G5晶片(比Mate 10 Lite 提高1.3 倍)。單核心優化,多核心優化 68%。
我們還沒有機會精確驗證這些數據,基準測試將在更完整的測試期間發布。但第一印象非常好。華為似乎對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進行了優化:對於這個價位的智慧型手機來說,流暢、快速,完美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顯然,它還沒有達到高階智慧型手機的水平。我們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一個下午和一個晚上,而且它沒有表現出任何疲軟的跡象。遊戲期間除外。
用最貪婪的遊戲,Mate 20 Lite 有點吃力容易發熱。例如,《PUBG Mobile》就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更令人不安的是,因為過熱發生在照片模組周圍,而我們往往會握住智慧型手機來玩這個區域。對於一款 399 歐元的智慧型手機來說,性能完全可以接受。在其他時候,他們甚至會很出色。但在 2018 年,Mate 20 Lite 與售價 329 歐元的 Pocophone F1 或售價約 450 歐元的 OnePlus 6 相比,受到了影響,兩者都配備了特別強大的 Snapdragon 845 處理器。
該介面為華為智慧型手機用戶所熟知。基於Android 8.1 Oreo的EMUI 8.2是華為軟體的輕進化。我們發現與其他華為和榮耀智慧型手機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相同的圖形章程。除了性能和自主性的優化之外,沒有什麼大的革命。
自治
自主性正是華為Mate系列的主要關注點。該品牌以不讓該領域的客戶失望為榮。華為 Mate 20 Lite 擁有 3750 mAh 的大電池。我們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還不夠長,無法得出明確的意見。但該品牌承諾的兩天自主權很有可能會實現(在標準使用情況下)。我們密集使用了半天,只消耗了35%的電力(大約65%到30%)。有待更深入的測試來驗證。
好消息:華為Mate 20 Pro整合快速充電(不是該品牌高階機種的SuperCharge)。我們再次無法進行深入的測試。但在一小時的火車旅程中(約 70%),使用外部電池(相容於快速充電)充電幾分鐘的結果讓我們感到驚喜。同樣,這些測試還需要進一步調查,但第一印像是有希望的。
相機
華為Mate 20 Lite整合4個光電感測器,兩個在後面,兩個在前面。主相機由 2000 萬像素 (f1.8) 和 200 萬像素感應器組成。前置相機模組由 2400 萬像素 (f/2.0) 和 200 萬像素感測器組成。一切都是由作用於主模組以及前面的雙感測器的人工智慧完成的。華為也增強了人工智慧:它現在可以識別新的場景和物體,例如汽車。
我們無法深入研究智慧型手機的拍照部分,但我們還是在戶外陽光特別明亮的情況下拍了幾張照片。在良好的條件下,照片品質很好,具有大量細節和良好的清晰度。未啟用人工智慧時,顏色更接近現實。後者往往會過度曝光明亮的顏色,以獲得保證的“哇”效果。另一方面,我們發現背光照明存在一些困難,細節損失相當驚人。這種趨勢在縱向模式下的前置感測器上更加明顯。後者也很有希望,具有高品質的自拍照。所有這些都需要進一步測試,特別是在低光源條件下。我們還是跟大家分享幾張照片,讓大家來欣賞這款華為Mate 20 Lite的拍照素質。
價格和發布日期
華為 Mate 20 Lite 已由 Orange 獨家販售。從2018年9月10日起,它將透過所有合作經銷商以399歐元的價格出售。以這個價格,華為Mate 20 Lite正在與其他非常激進的中國製造商競爭:小米或OnePlus因此是強大的對手。但華為擁有不可否認的實力:製造商能夠在所有分銷管道(專賣店、營運商、大型專賣店)上架 Mate 20 Lite。足以吸引仍喜歡智慧型手機+套餐計劃的一般大眾。這約佔市場的 50%。因此,華為擁有繼續前進的所有武器。等待華為 Mate 20 和 Mate 20 Pro,其下一款明星智慧型手機計劃於 2018 年 10 月 16 日推出。
詢問我們最新的!
來自 CarWoW YouTube 頻道的 Mat Watson 剛剛進行了一項相當獨特的測試。這個想法?駕駛六輛電動 SUV 達到極限,看看哪一輛能跑得最遠。所有人都在同一天、同一條路線上…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