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G7 ThinQ 評測:一切都令人滿意,除了價格

在我們的測試發布後,LG 聯繫我們並告訴我們,我們的測試型號不是最終型號。缺少更新。因此,我們將更新我們的測試,特別是在照片部分和自主性方面。

LG G7 ThinQ 於 2018 年 5 月初推出,是韓國的新款高階智慧型手機。從外觀上看,這款新旗艦與 2017 年底推出的 LG V30 相比就像兩滴水。至少在紙面上,沒有任何標準是偶然的。錦上添花的是 LG G7 ThinQ 還配備了人工智慧。如果理論上 LG 的新頂級產品具備與市場上最好的產品競爭的一切,那麼它實際上是什麼呢?我們可以使用 LG G7 ThinQ 幾天。了解我們的完整測試。

LG 知道如何製造出色的智慧型手機。該品牌知道如何大膽(LG G5)和創新(LG G6 和 LG V30 是真正的技術瑰寶)。不幸的是,韓國語很難吸引大眾。產品的品質是沒有問題的。消費者對 LG 智慧型手機不再抱持興趣的原因在於其定價、缺乏行銷以及糟糕的時機。 MWC 2018 期間,製造商向我們透露了其在法國的新行銷策略重新贏回用戶的心。而 LG G7 ThinQ 將承擔起旗手角色的艱鉅任務。

從表面上看,韓國最新的高階智慧型手機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對智慧型手機的所有元素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設計、技術表、螢幕、音訊、相機、自主性,沒有任何偶然因素。 LG 聲稱一直在努力提供一款毫不妥協的智慧型手機。但LG G7 ThinQ繼競爭對手後再次上市(三星 Galaxy S9、Sony Xperia XZ2、華為 P20 Pro、OnePlus 6 等)。 Qui plus est,其 849 歐元的價格可能會讓不只一個人感到寒心。鈰LG G7 ThinQ 比競爭對手好嗎?它的價格合理嗎?我們對 LG 的最新產品進行了幾天的測試。這是我們的完整測試。

技術表

LG G7 ThinQ 技術表
方面153.2×71.9×7.9毫米
重量162克
螢幕6.1 吋液晶螢幕 19.5:9 寬高比
定義3120 x 1440(564ppi)
照片後:雙感測器 16 MP f/1.6 + 16 MP f/1.9 / 前:8MP 光電感測器光圈 f/1.9
作業系統安卓8.0奧利奧
記憶體64/128GB
微型SD卡奧伊
連接性Wi-Fi 802.11 a、b、g、n、ac / 藍牙 5.0 BLE / NFC /
近場通訊奧伊
系統驍龍845
記憶體4/6 去
指紋感應器/臉部識別是的 是的
耐水性IP68
電池3000毫安培時
充電口USB Type-C 2.0
快速充電快充3.0
無線 Qi 充電奧伊
顏色極光黑、鉑金灰、摩洛哥藍、摩洛哥藍(霧面)和覆盆子粉。
大獎賽849歐元

設計

LG G7 ThinkQ 的外觀與其前身 LG V30 完全相同。韓國公司採用了該系列最新頂級產品的設計並對其進行了改進。LG G7 ThinQ 更緊湊但它的線條是相同的,總是圓形的。因此,我們在背面和正面發現了這個美麗的玻璃外殼,其邊緣具有最美麗的效果。比V30更薄,G7 ThinQ 握在手中更舒適。即使玻璃上留下了很多指紋(所有製造商都一致),它也不會從手中滑落。此外,當您將 LG G7 ThinQ 放在平面或沙發上時,它也不會散開。如果他不小心掉進水里,不要驚慌,它已通過 IP68 認證。

在背面,雙光電感測器垂直放置在中央。它與船體完美契合。此模組下方裝有指紋辨識器。這次它不是充當開/關按鈕的實體按鈕。 LG 回歸經典,並將此開/關按鈕整合在右側邊緣,方便左撇子和右手用戶輕鬆操作。指紋辨識器速度非常快(不是市面上最快的)。地理位置優越,非常容易到達。 LG 在該閱讀器下標明「G7 ThinQ」。底部是LG標誌。

與 LG V30 相比的其他變化包括音量鍵的新佈局。他們現在位於左側邊界。正下方出現一個新按鈕。這是一個Google Assistant 專用鍵。即使螢幕鎖定,只需按一下即可啟動助理(在其他智慧型手機上不可能)。雙擊可直接存取 Google Lens,長按可啟動對講機。

在上緣,LG整合了nanoSIM/microSD連接埠。另一方面,該品牌將揚聲器、USB-C 連接埠和 3.5 毫米插孔組合在一起,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整體而言,LG G7 ThinQ 的設計散發著品質感。飾面堪稱典範,看起來堅固耐用,握在手中非常舒適,最重要的是非常優雅。我們完全愛上了 LG G7 ThinQ 的設計。但這並不奇怪,因為我們已經很喜歡 LG V30 上的這個了。另一方面,LG 做出了可能導致用戶分裂的美學選擇:帶有凹口的螢幕。

螢幕

是的!LG G7 ThinQ 屈服於瀏海的誘惑。這款智慧型手機配備了 19.5/9 格式的 6.1 吋螢幕。螢幕的整合度堪稱典範,邊框非常薄。這種帶有凹口的格式使 LG 能夠在非常緊湊的智慧型手機中提供大螢幕。 LG G7 ThinQ 單手使用非常舒適。對於那些抵制瀏海的人,LG 新增了一項名為「新第二螢幕」的功能。它允許您用黑帶覆蓋凹口的輪廓,以獲得更對稱的外觀。 LG 還提供個人化的螢幕表面,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主題。我們顯然沒有看到這個選項的好處。瀏海的體驗要愉快得多,尤其是在觀看影片時,瀏海不會像 iPhone X 那樣侵占影像。

LG 放棄 OLED(該品牌是 P-OLED 技術的起源)並選擇了具有 QHD+ 全視覺清晰度的 IPS 液晶面板(3120 x 1440 像素)。這不是一個經典的面板,因為 LG 整合了所謂的「超亮顯示器」。這是一項使螢幕極其明亮的技術。由於在 RGB 面板下整合了一層白色像素,LG G7 ThinQ 的亮度可以達到 1000 尼特。

結果是令人驚嘆的鮮明對比、閃閃發光的色彩和深邃的黑色。螢幕的亮度顯然是它的一大優勢。即使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我們也從未遇到過查看智慧型手機螢幕的任何困難。可讀性是無與倫比的。每天,G7 ThinQ 螢幕真的很舒服,特別是在多媒體使用(視訊和遊戲)。 LG 放棄 OLED 轉而採用 LCD 是在冒險。賭注得到了回報。

LG G7 ThinQ 的效能

LG已經從錯誤中學到教訓了。雖然 LG G6 整合了發布前一年的處理器,LG G7 ThinQ 整合了高通最新處理器 Snapdragon 845。 LG G7 ThinQ 配備 4 GB RAM 和 64 GB 內存,可透過 microSD 擴充至 128 GB。這些基準測試與配備最新高通處理器的其他智慧型手機相當。有些人可能認為 4 GB RAM 不夠。毫無疑問,無論何種用途,LG G7 在日常工作中都快速、流暢且高效。

連接最頻繁的人將能夠瞬間從一個應用程式切換到另一個應用程式。即使是最挑剔的玩家也會找到適合他們的東西。對於要求最嚴苛的遊戲,即使在高圖形配置下,LG G7 也能表現出完美的流暢性和反應能力。我們以最高的圖形品質測試了《PUBG》,LG G7 ThinQ 毫不猶豫。請注意,除非長時間玩遊戲,否則它絕對不會發熱。

介面

雖然我已經被 LG 智慧型手機迷住了一段時間,但我仍然很難適應它的介面。像三星一樣,LG Overlay 是一座真正的天然氣工廠儘管它正在改善。一段時間以來,它變得更輕,但仍然不是很直觀,菜單很容易讓人迷失。遺憾的是LG在某些方面做了努力。該品牌顯著減少了與Google重複的臃腫軟體和內部應用程式的數量。不乏自訂選項,許多功能改善了日常體驗。 LG 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減輕菜單的重量並讓一切變得更輕無疑將使 LG Overlay 成為市場上最好的產品之一。那就多一點耐心吧。

對於其餘的LG G7 ThinQ 搭載 Android 8.0 Oreo。對於年中推出的機型,我們希望找到最新版本的 Android 8.1。這只是一個細節,因為兩個版本之間的差異很小。但原則上這會更好。特別是因為 LG 並不是專門追蹤更新的參考。韓國人選擇給谷歌助理一個重要的位置。該品牌在手機的右邊緣整合了一個專用按鈕。單擊即可存取助理。它可以從螢幕外訪問,而通常需要有一部活躍的智慧型手機。雙擊即可啟動 Google 鏡頭。長按會啟動對講機,您必須鬆開它才能停止它。起初我們覺得它有點花哨,但最後我們再也離不開這種神奇的感覺了。

聲音的

多年來,LG 一直致力於在智慧型手機上提供無與倫比的音訊體驗。我們特別強調了製造商在 LG G6 和 LG V30 上的出色工作。很少有人指出這一點,因為競爭對手常常忽略這個標準。憑藉 LG G7 ThinQ,韓國人仍然忠於自己的價值觀,更新了 Quad DAC 的集成。這項技術可以讓您享受卓越的音質,失真更少,音量高,聲音平衡非常好。音樂愛好者尤其應該找到適合他們的東西,特別是如果他們配備了優質配件。

除了四路 DACLG 整合了 DTS:X 3D 技術,帶來更身臨其境的聲音該品牌向我們承諾,從揚聲器中,這是智慧型手機上從未見過的東西。事實上,聲音並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但它比競爭對手提供的要好得多。從遠處看。音量更強勁,低音更明顯,並且可以根據您的喜好配置均衡器。 LG 還提供了非常合適的 3.5 毫米插孔耳機。因為是的,LG 保留了這個端口,我們喜歡它!藍牙5.0也可用。所有這一切確實很棒,但這還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顯然令我們驚訝的是 LG 的 Boombox 揚聲器。它將智慧型手機的內部空間轉變為共鳴箱。雖然只有一個發言者,LG G7 ThinQ 是迄今為止最好的音訊智慧型手機。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揚聲器發出的音量令人難以置信,低音使表面振動。高音和中音完美平衡。很難相信!在音訊方面,LG ThinQ 提供了智慧型手機上前所未有的體驗

LG G7 ThinQ 相機

LG G7 ThinQ 整合了雙 16+1600 萬像素光電感測器。第一個感測器整合了一個具有 f/1.6 光圈的鏡頭。第二個是廣角感光元件,鏡頭光圈為 f/1.9。包括 OIS 穩定功能。廣角並不常見,因此可以讓您拍攝更廣闊的照片。請注意,與 LG V30 相比,角度有所減小,達到 107 度。但LG在軟體處理方面做出了努力,V30上照片輪廓模糊的現像已經消失。這個廣角對於風景和集體照來說非常實用。除此之外,我們建議使用「普通」感測器。

儘管有這些改進,我們不能說 LG G7 ThinQ 是一款出色的拍照手機。在良好的照明條件下,LG G7 ThinQ 的表現非常出色,沒有什麼值得羨慕的市場上最好的產品。儘管顏色使視網膜更漂亮並且對比度也很好,但照片仍然缺乏細節。注意相機配置:首次啟動時,系統會要求您選擇以 18:9 還是「正常」格式拍攝。不要啟動 18:9,您將獲得品質較差的 10 MP 鏡頭。感覺就像是一張面紗遮住了照片。一般來說,流口水很多。我們在啟動此模式的情況下進行了完整的拍攝,這是一場災難。在 16:9 和 16 MP 鏡頭中,即使沒有達到競爭對手的水平,結果也好得多。

不幸的是,在低光源條件下,LG G7 ThinQ 並沒有創造奇蹟:照片不錯,但並不出色。與競爭對手提供的資訊相比,細節的缺乏非常明顯。 LG 整合了一種名為「超亮模式」的模式。理論上,它可以讓您在太暗的環境中拍攝照片時優化影像品質。與華為 P20 Pro 一樣,該軟體將四個像素合而為一。但最終這個軟體技巧並不令人信服。我們更喜歡在“正常”模式下拍攝的照片。使用「超亮模式」時,清晰度較低,照片較暗淡,雜訊更明顯。

18:9
大角度 (18:9)
18:9
大角度18:9
18:9
人工智慧攝影機 18:9
大角度18:9
16:9 (16MP)
16:9 (16MP)
16:9 (16MP)
16:9 (16MP) 人工智慧攝影機

請注意,照片介面提供了多種拍攝模式。手動模式無疑是最先進的,因為它使用了單眼相機的所有程式碼。對於有一定知識的攝影師來說,這種專業模式提供了非常有趣的視角。對其他人來說,LG 提供人工智慧(著名的 ThinQ),可自動優化設置。此功能稱為 AI Cam,可即時啟用或停用。然後,系統將識別畫面的不同元素並優化設定以獲得最佳的照片。事實上,人工智慧的結果並不總是更好。應用的過濾器有時會給出有點過於人為的最終結果。例如,我們在使用和不使用人工智慧的情況下拍攝了亞眠大教堂。透過人工智慧,建築物呈現偏離現實的黃色色調。

18:9
人工智慧攝影機 18:9
大角度18:9
18:9
人工智慧攝影機 18:9

LG G7 ThinQ 標誌著肖像模式的到來。兩台相機和軟體處理的結合使得可以獲得非常漂亮的肖像,但它們還遠非完美。它們無法與Sony Xperia XZ2 或更好的華為 P20 Pro 拍攝的肖像相提並論。有時會發生修剪失敗的情況(例如頭髮輪廓不佳)。這是一種恥辱,但對於第一次嘗試來說,這是相當令人鼓舞的。另請注意,簡單的更新可以改善這一點。 LG,如果你讀過我們的話。韓國改進了其新款智慧型手機的前置感測器。LG G7 ThinQ 包括一個 800 萬像素感測器。是時候解決這個問題了。自拍照更加細緻,色彩表現出色。我們特別歡迎美麗的膚色再現。另請注意,已整合了用於自拍的肖像模式。使用單一感測器的結果必然比主相機差,但品質相當不錯。

感謝手動模式可以製作非常漂亮的影片。OIS 穩定功能非常出色。 LG G7 可以以 60 fps 的速度拍攝 4K,影像非常流暢,能夠很好地適應光線的變化。電影視訊模式又回來了。提醒一下,它允許您快速將效果應用於影片。最後,介紹一下整合到圖像和視訊庫中的新 QTag 系統。與Google照片一樣,人工智慧分析照片並根據不同的主題、人物、環境等進行分類。

在攝影方面,LG G7 ThinQ 還遠遠沒有贏得我們的青睞。我們對照片的品質甚至相當失望。這款智慧型手機顯然沒有達到華為P20 Pro的水平。 Sony XPeria XZ2、三星 Galaxy S9 和 HTC U12 Plus 也好得多。拍照介面、手動模式、前置鏡頭和影片稍微節省了體驗,但總體來說是個冷水澡。

18:9
大角度18:9
18:9
大角度18:9
18:9
大角度18:9
弱光 18:9
16:9 (16MP)
16:9 (16MP) 大角度
16:9 (16MP) 大角度 + AI 相機

自治

如果 LG G7 ThinQ 高效,我們不能說它耐用。儘管配備了 3000mAh 的電池,智慧型手機的自主性很一般。為了完全使用,您需要每天晚上甚至傍晚早些時候為智慧型手機充電。連網程度最高的用戶和遊戲玩家甚至需要在白天為智慧型手機充電。與所有高興地超越自主權的競爭對手相比,自主權令人失望。

幸運的是,LG G7 ThinQ 採用了所有新的充電標準。因此它採用了Quick Charge 4.0快速充電技術。來自高通。電池電量從 0% 升至 50% 需要 30 分鐘。LG G7 ThinQ 也相容於無線充電。對於擁有相容車輛或在辦公室工作的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點。例如,當我們在辦公室工作時,我們在測試過程中沒有遇到任何自治問題。您所要做的就是將智慧型手機放在充電底座上。一整天,LG G7 ThinQ 的電量都超過 80%。當然,在移動中,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外部電池是必不可少的。

LG G7 ThinQ 價格與發售日期

LG G7 ThinQ 現已上市,售價 849 歐元。以這個價格,最新的韓國產品被定位為三星 Galaxy S9、Sony Xperia XZ2 甚至華為 P20 Pro 的直接競爭對手。從技術上講,LG G7 ThinQ 沒有什麼值得競爭對手羨慕的地方。它在很多方面甚至更好。

但 LG 再次面臨眾所周知的問題:它來得太晚了,在撰寫本文時,競爭對手型號的價格已經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LG不具備像三星、華為或蘋果那樣的行銷能力。與 LG 一貫的做法一樣,我們在測試結束時感到非常沮喪:LG G7 ThinQ 取得了真正的成功,但它最終落入許多人手中的可能性很小。

LG G7的最新資訊:

LG G7 ThinQ 擁有一切:設計特別優雅、螢幕華麗、性能出色、相機出色,並提供市場上最佳的音訊體驗。我們很容易原諒它的小缺點(自主性弱、相機可以更好、介面需要審查)。另一方面,我們原諒它的價格較低。 849歐元的價格,LG似乎還沒領會到這個教訓。韓國不再像過去那樣是旗艦製造商。它的高階智慧型手機再次來得太晚了。競爭型號要便宜得多(在撰寫本文時,Galaxy S9 的售價為 650 歐元)。與 LG 一貫的做法一樣,我們對出色的產品最終只落入極少數人手中感到沮喪。真是浪費。

我們愛

  • 其設計非常優雅
  • 其華麗的畫面
  • 其優異的性能
  • 市場上最好的音訊智慧型手機
  • LG 保留 3.5mm 連接埠插孔!
  • 連接埠 microSD
  • 快速充電和無線充電
  • IP68

我們喜歡少一點

  • 照片品質無法與競爭對手相比
  • 介面太複雜
  • 自主權非常一般
  • 它的價格太高了! !

詢問我們最新的!